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71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5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菌丝际细菌存在于真菌与土壤发生强烈反应的狭小区域。连作导致黄瓜枯萎病菌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Foc)菌丝际细菌种群组成发生变化。本研究根据非连作土(MC)、连作土(SC)中Foc菌丝际细菌类群根瘤菌Rhizobium sp.、无色杆菌Achromobacter sp.、申氏杆菌Shinella sp.和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sp.在种群中的丰度,设计了相应的含有不同比例细菌的组合HB-1(33:8:7:6)和HB-2(41:12:2:1)。采用平板生测法测定了这4个属的菌丝际细菌代表菌株76、77、252和29的比例变化对黄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用非连作土细菌组合HB-1处理的黄瓜幼苗高于连作土细菌组合HB-2处理。采用"V"字型平板共培养法测定菌株间是否存在互作,并在96孔板中测定了菌丝际细菌培养滤液对其他菌株及自身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细菌之间存在互作,菌株76的培养滤液明显促进菌株77的生长,菌株77代谢物抑制其自身生长。在96孔板中测定了4个细菌对黄瓜根分泌物合成培养液中不同碳源的利用能力结果表明,菌株76对各种碳源利用能力最强,菌株252在葡萄糖为主要碳源的根分泌物中生长最好;HB-1组合和HB-2组合在5种不同碳源根分泌物中都能较好生长。对4个菌株产IAA能力的测定结果表明:菌株76的IAA产量较高且持久,最高可达19.4 mg/L,菌株252的IAA产量在60 h达到峰值,最高可达22.1 mg/L;组合HB-1产生IAA能力始终高于组合HB-2。上述结果表明,菌株互作和对黄瓜根分泌物的利用能力是黄瓜枯萎病菌菌丝际细菌种群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菌丝际细菌比例变化影响黄瓜生长,菌株互作产生IAA能力是影响黄瓜生长的重要因子。该研究为维护连作条件下黄瓜健康生长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22.
棉隆与粉红螺旋聚孢霉67-1协同防治黄瓜枯萎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温室大棚试验,开展了设施栽培条件下土壤熏蒸剂棉隆与生防真菌粉红螺旋聚孢霉Clonostachys rosea 67-1协同防治黄瓜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FOC)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棉隆熏蒸土壤(1‰,W:W)结合生防菌剂拌土(106孢子/g土),可以有效降低土壤中枯萎病菌对直播黄瓜种子和幼苗的侵染,30 d黄瓜死苗率为0,而单一使用棉隆或菌株67-1菌剂,死苗率分别为13.3%和44.5%。田间大棚试验表明,采用25 g/m2剂量的棉隆熏蒸土壤,并在移苗时穴施107孢子/穴生防菌液,对黄瓜枯萎病防效达到98.5%,显著高于单独使用棉隆(88.8%)和菌株67-1菌剂(62.2%),黄瓜产量增加48.5%。布里斯模型分析表明,棉隆与菌株67-1菌剂结合使用具有增效作用。对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监测表明,二者联合处理可有效降低土壤中尖孢镰刀菌种群数量,提高生防菌在根际的定殖水平,并且有利于被病原菌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本研究为土传病害的有效防治和生防菌剂的高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3.
葡聚烯糖和Harpin蛋白对两种番茄病害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葡聚烯糖是一种在寄主 病原互作过程中来自病原菌的可诱导植物抗病性的激发子[1],具有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增强抗病性等功能。迄今已知寡糖类制剂可提高芹菜对萎蔫病、黄瓜对猝倒病、大豆对根腐病等的抗性,对采后病害如辣椒和草莓烂果也有显著的防病效果。Harpin蛋白是植物病原菌hrp基因编码的非特异性激发子,已证明多数病原Harpin蛋白能诱导烟草、马铃薯、番茄、大豆、黄瓜及拟南芥产生过敏反应[2]。该蛋白已于2000年在美国注册并商品化生产,主要用于防治烟草黑胫病、葡萄灰霉病、马铃薯叶斑病等多种病害。番茄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4.
贝莱斯芽胞杆菌B006是一株高效生防菌株,但其在不同水肥条件下的防病促生效果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盆栽试验测定了不同土壤含水量和施肥条件下B006菌剂对娃娃菜生长及对软腐病防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含水量为14%、施肥量为3.57 g/kg土的条件下,播种时沟施5 g B006菌剂(菌含量为1×107 CFU/g),出...  相似文献   
125.
研究了多种细胞壁降解酶的种类和浓度、酶解时间、菌龄,以及渗透压稳定剂等因素对粉红粘帚霉67-1菌株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红粘帚霉67-1菌株原生质体形成的适宜条件为:使用溶壁酶(3mg/ml)、蜗牛酶(3mg/ml)、纤维素酶(2mg/ml)的组合酶液酶解时间为2h,菌龄为14h,稳渗剂为NaCl(0·5mol/ml)。在上述条件下,原生质体产量达到9·25×106/ml。将原生质体涂布于含KCl(0·5mol/ml)的再生培养基上,再生率最高。显微观察表明,粉红粘帚霉67-1菌株主要通过顶端和侧位释放原生质体。  相似文献   
126.
2株桃树根际细菌Alcaligenes faecalis对根癌病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拮抗根癌病的生防细菌,为根癌病的生物防治提供材料。【方法】采用平板拮抗法测定桃树根际、茎和土壤中细菌对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的拮抗活性;以向日葵和番茄为感病植物,测定拮抗菌的防病效果;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 DNA序列分析,明确高效生防菌的分类地位。【结果】利用平板拮抗法从125株桃根际细菌中,筛选出2株可在YEB培养基平板上产生抑菌圈的拮抗菌株51-A和51-B和5株没有抑菌圈但长势良好的菌株。将浓度为106cfu·m L-1的待测菌的菌悬液和A.tumefaciens菌悬液以10∶1的比例混和接种向日葵7 d后,菌株51-A和51-B可显著抑制根癌瘤的形成,防效分别为98.0%和97.0%;提前接种拮抗菌菌悬液,第2天接种病原菌菌悬液,可明显抑制番茄根癌瘤的形成,防效分别为91.9%和86.5%。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 DNA序列分析,将51-A和51-B归为粪产碱菌A.faecalis。【结论】粪产碱菌A.faecalis 51-A和51-B对A.tumefaciens引起的根癌病具有强烈抑制作用,可用于根癌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27.
退耕还林重点工程县立地分类定量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根据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实际需要,该文采取植被因子与环境因子相结合的综合多因子途径,以Matlab为平台,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系统聚类分析法(HCM),对6 105个小班进行了全面调查,共获取原始数据40 000多个.以内蒙古凉城县为例,对退耕还林重点工程县进行了定量化立地分类.结果表明,该县划分为5个立地类型组、19个立地类型,同时,建立了退耕还林立地分类体系和定量化方法,为促进退耕还林工程实现生态、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8.
 枯萎病菌致病力的变化可能是连作条件下甘蓝枯萎病严重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在建立适度感染的人工病圃的基础上连续种植甘蓝5茬,每茬收获后随机采集土样。利用驹田氏培养基通过稀释平板法对连作土壤中尖孢镰刀菌种群数量的监测结果表明,连作后尖孢镰刀菌的数量由第二茬后的3.047×104 cfu·g-1土壤增加到第五茬收获后的1.608×105 cfu·g-1 土壤。对各茬后所分离30株甘蓝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onglutinans, Foc)的培养性状的观察结果表明,连作后Foc菌株在菌落形态、菌落扩展速率和产孢量等方面均发生明显的变化。用浸根法进行的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随着连茬次数增加,弱致病力菌株占总供试菌株的比例逐渐变小,到第三茬后由第一茬的6.7%下降为0;而强致病力菌株的比例逐渐上升,由第一茬后的6.7%上升到第四茬后的16.7%。利用11条寡聚核苷酸随机引物对受试菌株进行PCR-ISSR扩增,结果显示从第三茬后Foc群体遗传结构出现分化。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第三、四和五茬后的Foc菌株都分为A和B两个类群,每个类群又分为Ⅰ和Ⅱ两个亚类群,但同一类群和亚类群中包含不同致病力的菌株,未发现病菌的致病力变化与遗传结构分化之间的相关。  相似文献   
129.
木霉几丁质酶对烟草赤星病菌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指形管培养法分别测定几丁质酶粗酶液和纯化的几丁质酶混合液(2种几丁质酶)对烟草赤星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较高浓度(25 2U)几丁质酶粗酶液在48h内强烈抑制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或致芽管畸形和细胞壁破裂;几丁质酶混合液对赤星病菌的孢子萌发也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在相同或相近酶活性条件下,纯化的几丁质酶混合液(9 4U)和粗酶液(12 6U)对赤星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处理24h时)分别为46%和84 3%,前者明显低于后者。采用孢子液悬滴法接种烟苗(K 326)叶片测定木霉几丁质酶对赤星病菌致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几丁质酶粗酶液浓度越高,对孢子萌发抑制时间越长,抑制率越高;其浓度为4 9、9 8、19 5U/ml的抑制率7d时分别为36 8%、56 2%和57 6%。  相似文献   
130.
营养对生防菌株BH1芽孢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 BH1是本实验室筛选出来的用于防治大豆根腐病的优良菌株,田间小区防治效果平均达到56.1%[1]。用该菌制成的固体菌剂防治三七根腐病也得到较好的防治效果(未发表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