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学   25篇
  10篇
综合类   110篇
农作物   14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用气相色谱法研究淡紫拟青霉对辛硫磷的降解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法研究了淡紫拟青霉对有机磷农药辛硫磷的降解作用,并建立了从真菌菌液中检测辛硫磷残留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添加浓度为400μg·mL-1的辛硫磷经过淡紫拟青霉菌5d降解,降解率达100%。采用石油醚/丙酮(1∶1)为提取液,置40℃,110r·min-1振荡30min,石油醚萃取,浓缩,石油醚定容,经气相色谱测定辛硫磷残留量方法,其方法添加回收率范围为93%~99%,变异系数<5%。  相似文献   
102.
从藏灵菇中分离出醋酸菌株FJAT-13797,利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和16SrDNA方法对其进行细菌学鉴定,菌体形态为圆端直杆,单个或成对,无芽孢,其生理生化特征与醋杆菌属(Acetobacter)基本一致。经16S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菌株FJAT-13797鉴定为东方醋酸菌(Acetobacter orientalis)。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调查七叶一枝花软腐病的发病特点及危害,分离和鉴定七叶一枝花软腐病的病原菌,以期明确七叶一枝花软腐病的病原菌,为该病的大田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七叶一枝花软腐病进行田间病害调查和采样,以及对采集来的七叶一枝花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形态特征鉴定、16SrDNA基因序列特征及致病性测定,综合分析鉴定七叶一枝花...  相似文献   
104.
水葫芦的生长条件和生长发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给水葫芦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研究了不同光照与湿度环境条件的水葫芦生长情况,调查了其在适宜生长环境下总体生长发育情况以及相邻叶片发育完全的间隔时间及部份生长指标性状。结果表明:强光高湿环境是水葫芦生长的适宜条件、能促进水葫芦发育新叶且延缓植株的死亡,环境恒定(人工气候箱内)较自然条件更有利于其生长发育。在人工气候箱内培养,新叶及根状茎迅速发育至22 d停止发育,叶片会按萌发顺序逐渐死亡。同一植株相邻叶片发育完全的间隔时间除个别叶片有显著差异外,其余叶片间无显著差异在3.0~6.0 d间;不同水葫芦样本之间无显著差异,叶片发育完全的平均间隔时间在4.1~5.7 d之间。  相似文献   
105.
以前期筛选的14株植物促生细菌为实验材料,运用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对菌株进行分子鉴定,通过生物测定评价菌株对番茄的促生效果,并对其促生机理进行初步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促生菌株来自芽胞杆菌科的2个属、9个种。对番茄种子促生特性研究表明,14株芽胞杆菌均能提高种子发芽率,增长率为0.74%~11.85%;其中12株芽胞杆菌能促进胚根生长,增长率为4.03%~65.33%;而8株芽胞杆菌促进胚芽生长,增长率为1.24%~18.17%。对不同芽胞杆菌的促生因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芽胞杆菌的6个促生因子(解无机磷、解有机磷、固氮效能、吲哚-3-乙酸含量、植酸酶活性、吡咯喹啉醌浓度)之间无相关关系(P>0.05),与活菌数无相关关系(P>0.05),与种子发芽率、胚根长、胚芽长也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种子发芽率与胚根长、胚芽长无相关关系(P>0.05),而胚根和胚芽长之间具有显著性相关(P<0.01)。室内番茄盆栽实验表明,试验的6株芽胞杆菌对番茄幼苗均有促生作用,不同芽胞杆菌对番茄促生特性存在差异,如图瓦永芽胞杆菌FJAT-47648能显著增加根长,提升地上部与地下部干重,而暹罗芽胞杆菌FJAT-47226的促生效果则主要表现在增加株高和地上部生物量上。  相似文献   
106.
茉莉花香气是在开放过程中形成的,香气组成受开放环境和生长气候因素影响。本研究探究了福州茉莉鲜花离体开放中香气变化及气候因素对其香气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茉莉花吐香峰值出现在21:30左右,并持续至翌日02:00,香气成分中乙酸苄酯、芳樟醇、苯甲醇、吲哚和氨茴酸甲酯等与总浓度呈现相似变化趋势,而α-法昵烯和苯甲酸甲酯在21:30达到高峰后,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乙酸叶醇酯则在21:30时浓度达到最低值。雨水茉莉和晴天茉莉主要香气种类相同,但雨水茉莉中乙酸叶醇酯含量约为晴天茉莉的10倍,具有较浓的青草味,且雨水茉莉的香气品质评价指数(JTF=1.17)低于晴天茉莉(JTF=1.87)。在茉莉花盛花期(6—10月),长乐和福清两地鲜花的JTF指数最高值均出现在7月,最低值出现在10月,表明伏花香气品质最佳。聚类分析显示,不同月份的长乐鲜花和福清鲜花的香气相似度不同,6—9月的长乐鲜花香气聚为一类,10月单独一类;而6—8月的福清鲜花香气成分聚为一类,9—10月为另一类。  相似文献   
107.
茄科作物青枯病原菌的脂肪酸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采用脂肪酸鉴定技术对茄科作物青枯病原菌进行鉴定,以期为青枯病的预防与防治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选择性培养技术对茄子、番茄和辣椒病株进行青枯病原菌的分离和纯化,而后对青枯病原菌进行脂肪酸鉴定。【结果】经选择性培养分离得到的36株青枯病原菌中,有33株鉴定为典型的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占91.67%;茄子、番茄和辣椒上的青枯病原菌被鉴定为青枯雷尔氏菌的比例分别为100%、90%和89.47%。【结论】脂肪酸鉴定技术具有快速性、准确性,并可通过计算机的运用使分类达到数据化、自动化,可在茄科作物青枯病的检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8.
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s)生物标记法,分析柑橘黄龙病株不同部位及健康状态叶片内生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从柑橘黄龙病植株叶片共检测到42种PLFAs,其中完全分布的生物标记有9种,不完全标记有33种。对PLFAs进行聚类分析表明,柑橘黄龙病株不同部位叶片内生菌PLFAs可以分为2大类群,类群I特点为脂肪酸生物标记均为不完全分布,类群Ⅱ的特点为脂肪酸生物标记在被检测的柑橘黄龙病植株的大部分叶片中均有分布。柑橘黄龙病株不同部位及健康状态叶片内生菌PLFAs组成及含量存在差异。总体来看,不同朝向中,东面叶片内生菌PLFAs含量最大;不同高度中,下部叶片内生菌PLFAs含量最大;不同健康状态中,带有黄龙病原叶片内生菌PLFAs含量比健康植株叶片更大。此外,不同朝向中,南面叶片真菌/细菌值最大,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比值(G+/G)较大;不同高度叶片中,真菌/细菌值差异不明显,G+/G值差异明显,上部最大,下部次之,中部最小;不同健康状态中,健康叶片的真菌/细菌值高于黄龙病株叶片。对柑橘黄龙病株不同部位及健康状态叶片内生菌多样性研究表明,不同朝向和不同健康状态的叶片内生菌种群多样性指数差异显著,不同高度的叶片内生菌种群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主成分分析表明,主成分1和主成分2基本上能把柑橘黄龙病株不同朝向叶片内生菌种群区分开来。对柑橘黄龙病株不同部位及健康状态叶片进行聚类,结果表明带有黄龙病原的叶片聚为一类,不带黄龙病原的健康叶片分聚为两类,其中,不同朝向的叶片分聚在不同的亚类群中,表明柑橘黄龙病株内生菌PLFAs分布与叶片健康状态和叶片朝向均有紧密关系,与叶片健康状态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09.
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的生长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研究尖孢镰刀菌的生长特性,寻找培养过程的异质性指标。【方法】供试菌株为黄瓜尖孢镰刀菌F-H.6.5-030318-J2和花生尖孢镰刀菌F-P.5.0-030710,培养基采用PSA培养基,装液量为100ml/250ml,接菌量从培养7d的平板上打取3个6mm的菌片,培养温度为25±1℃,摇床转速为110r/min,培养10d,观察测定发酵液颜色、OD值、pH值、菌丝干重变化,并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划分生长阶段。【结果】在培养过程中,尖孢镰刀菌发酵液的颜色、OD值、pH值和菌丝干重都会随着培养时间而变化。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来源于不同寄主的尖孢镰刀菌菌株之间在颜色和OD值变化存在着显著性差异,而pH值和菌丝干重变化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来自黄瓜和花生的尖孢镰刀菌菌株的生长分为3个阶段:1~2d为适应阶段,3~5d为对数生长阶段,6~10d为稳定阶段。【结论】尖孢镰刀菌在培养过程的色素变异和OD值的变化可作为菌株培养的表征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0.
苦瓜枯萎病病原的鉴定及植株体内菌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福建省福州市的苦瓜枯萎病病株上分离到19个镰刀菌菌株,经Booth镰刀菌鉴定方法及尖孢镰刀菌特异性引物(FOF1/FOR1)PCR鉴定,确定19个菌株均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将该菌株回接健康苦瓜幼苗,植株表现枯萎症状,重新分离又获得相同的病原物。采用分段取不同病株样本的方法研究了该菌在植株体内的数量分布,结果表明无症植株、中度病株和重度病株体内均存在尖孢镰刀菌,无症植株含菌量最低,中度病株含菌量最高,重度病株含菌量次之,但均表现为茎基部含菌量最高,根部次之,茎中部则低于根部,茎顶部和叶片均未分离到病原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