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5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巴西 45号于 1 993年从巴西引进 ,经广西甘蔗研究所 2年室内外检疫 ,未发现检疫性病害。广西甘蔗研究所于 1 995- 2 0 0 0年大田新植 5次、宿根 3次试验结果表明 :巴西 45号平均蔗茎产量(93660 kg/ hm2 )较对照品种桂糖 1 1号 (79650 kg/ hm2 )增产 1 4 0 1 0 kg/ hm2 ,增幅 1 7.59% ;1 0月至次年 1月平均蔗糖分 (1 4 .1 8% )较桂糖 1 1号 (1 3.66% )高 0 .52 % (绝对值 )。3年区域品比试验结果表明 ,巴西 45号平均蔗茎产量 (89955 kg/ hm2 )较桂糖 1 1号 (7641 0 kg/ hm2 )高 1 3545 kg/ hm2 ,增幅 1 7.70 % ;平均蔗糖分 (1 4 .0 8% )较桂糖 1 1号 (1 3.93% )高 0 .1 5% (绝对值 )。 2 0 0 1年 1 2月该品种经广西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通过 ,命名为桂引 4号。  相似文献   
52.
巴西45号于1993年从巴西引进,经广西甘蔗研究所2年室内外检疫,未发现检疫性病害。广西甘蔗研究所于1995-2000年大田新植5次、宿根3次试验结果表明:巴西45号平均蔗茎产量(93660kg/hm^2)较对照品种桂糖11号(79650kg/hm^2)增产14010kg/hm^2,增幅19.59%;10月至次年1月平均蔗糖分(14.18%)较桂糖11号(13.66%)高0.52%(绝对值)。3年区域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巴西45号平均蔗茎产量(89955kg/hm^2)较桂糖11号(76410kg/hm^2)高13545kg/hm^2,增幅17.70%,平均蔗糖分(14.08%)较桂糖11号(13.93%)高0.15%(绝对值)。2001年12月该品种经广西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通过,命名为桂引4号。  相似文献   
53.
甘蔗中小型机械化种植不同宽窄行行距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蔗种植以宽窄行方式进行生产管理,可以降低投入,方便管理,提高产量和糖份,增加经济效益。通过对甘蔗机械化种植三种不同的宽窄行行距与传统行距的一年新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行距(1.4+0.5)m宽窄双行与行距(1.6+0.4)m宽窄双行在农艺性状、蔗茎产量、甘蔗糖份和经济效益各方面综合表现优于对照(行距1.2m单行),有进一步进行试验、示范、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4.
朱秋珍  刘攀 《长江蔬菜》2012,(10):61-62
近年甘蓝小菜蛾发生比较猖獗,目前主要防治药剂是2%阿维菌素,根据农业部药检所登记试验要求在甘蓝上摸索试验药剂3%阿维.氟铃脲乳油的最佳防治效果的浓度。试验结果表明,高浓度的3%阿维.氟铃脲乳油处理(用药量45 g/667 m2,有效成分20.25 g/hm2)防治甘蓝小菜蛾效果最好,药后7 d防效达到最高96.63%,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55.
甘蔗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试验目的 从各地引进甘蔗优良新品种,在本地种植,通过品种筛选试验,希望筛选出高产、高糖、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宿根性强、适宜本蔗区自然栽培条件种植的优良品种在本蔗区示范、推广,为蔗糖业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56.
王维赞  朱秋珍 《中国糖料》2008,(1):22-24,27
广西甘蔗研究所1996年从墨西哥引进桂引9号(原名Mex105)。经多年多点试验,该品种表现早熟、高产、高糖,宿根性好,抗病性强,在广西蔗区区域试验中,公顷产蔗量92.3t,比对照种新台糖16号增产12.2%,平均蔗糖分16.08%,比新台糖16号增1.23%,公顷含糖量为14.8t,比新台糖16号增糖21.4%,增产增糖效果显著。高产栽培上侧重于增加有效茎数和提高蔗株的高度。每公顷产蔗量90-120t的合理群体结构为:公顷有效茎为7.00-7.85万条,株高297-325cm,茎径2.53-2.71cm。  相似文献   
57.
新台糖16号综合性状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台糖16号自引进后,经多年试验和示范推广观察.未发现检疫性病害、虫害。据品比试验和示范结果表明,新台糖16号蔗产量每公顷平均88.35吨,比桂糖11号77.15吨增产11.20吨,增幅为12.67%。12月上旬蔗糖分平均为14.65%,比桂糖11号12.93%提高1.72%(绝对值),是个早熟而不孕穗的高糖品种.而且抗风抗倒能力强,值得在全蔗区进一步扩大示范。  相似文献   
58.
广西发展农作物间套种技术的意义与建议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介绍了国内外农作物间套种概况,阐述广西发展农作物间套种的意义、原则及现状,并对发展广西农作物间套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9.
良种是提高甘蔗产量和蔗糖分的基础,从国内外引进及推广甘蔗优良品种,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等优点,易被人们所接受,在生产上已广泛应用。但任何一个良种都具有其优良性和局限性,如盲目引进和推广都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本文针对广西蔗区良种引进和推广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0.
朱秋珍  王维赞 《广西蔗糖》2005,(2):22-23,29
桂引9号(原名MEX105)是1996年从墨西哥引进,1997—1998年在广西甘蔗研究所进行二年室内外检疫,未发现检疫性病虫害。1999—2002年在广西甘蔗研究所大田进行品比筛选试验,桂引9号蔗茎产量667m^2平均为5459kg,比对照种桂糖11号的4464kg增产995kg,增产率为22.28%;蔗糖分分析结果三年18次(11月至次年元月)桂引9号平均为15.96%,比对照种桂糖11号的14.36%提高1.60个百分点。2002—2004年进行区域试验,桂引9号667m^2平均蔗茎产量为6153kg,比对照种新台糖16号的5488kg增产665kg,增产率为12.11%;蔗糖分分析四年12次(11月至次年元月)桂引9号平均为16.08%,比对照种新台糖16号的14.93%提高1.15个百分点(绝对值,下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