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53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茶叶科学》办刊5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永兴  陈宗懋 《茶叶科学》2014,34(5):417-427
全面回顾了《茶叶科学》办刊50年的基本情况。以积累和搜集的相关数据为基础,从稿源、刊发论文、论文作者及其所属机构、刊发论文的质量及影响力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进而对《茶叶科学》面临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2.
基于性状和分子标记的小麦抗旱近等基因系的分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创建小麦‘宁春4号’抗旱近等基因系,为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抗旱遗传改良提供有利用价值的材料。利用重组自交系(RILs)合适世代(F6或F7)的单株具有一定杂合率的特点,采用性状和分子标记分离近等基因系的方法,在‘宁春4号’/‘宁春27号’RILs一个家系RIL-97内分离出‘宁春4号’抗旱近等基因系,经抗旱性及特征特性鉴定表明,该近等基因系抗旱性较强,其他形态特征特性与‘宁春4号’基本一致。这些近等基因系可进一步用来精确定位抗旱相关性状QTL位点。利用RILs群体合适世代结合分子标记是快速构建近等基因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3.
曹鹏  朱永兴  韦革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098-13099
[目的]筛选从宁夏苦豆子中分离出的有生物拮抗活性的内生菌菌株。[方法]采用平板划线法从不同组织中分离内生菌,采用对峙生长法将分离得到的内生细菌对宁夏当地作物的病原真菌做拮抗试验。[结果]分离自宁夏各地的苦豆子内生菌在种类上和数量上都有差异,并且苦豆子不同组织内生菌的种类和数量也有差异;从苦豆子各种组织中分离得到180株内生菌,其中10株内生细菌对5种宁夏当地植物病原真菌有拮抗作用,并且抗逆性较高。[结论]该试验从宁夏各地的野生苦豆子不同组织中分离出内生菌,并筛选出有生物拮抗活性的内生细菌菌株,对于合理开发苦豆子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4.
125.
<正>2009年度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精品科技期刊示范项目评审工作已经结束。结果从全国五千多种科技期刊中评选出145个期刊为"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示范项目",《茶叶科学》名列其中。  相似文献   
126.
咖啡、可可和茶的全球发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永兴  姜爱芹 《茶叶科学》2010,30(6):493-500
搜集整理自1961年以来咖啡、可可及茶产业的相关数据,分别从种植面积、年总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出口量、出口单价等方面,对其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据此探讨了3种软饮料作物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并对各自发展趋势和相互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7.
基于被引率统计的中文茶学论文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朱永兴 《茶叶科学》2007,27(2):172-178
搜集整理了最近20多年来中文茶科技文献的引文数据,统计分析了文献被引数据的各项指标,主要包括被引用频次和篇均被引率,以及它们在各期刊、机构、作者间的分布特征。据此,还对我国茶科技文献及其相关机构、期刊和作者的学术水平评价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8.
129.
江西省是我国十大产茶省之一。到1985年底,茶叶面积已达95.7万亩,占全国第9位;总产量达28.6万担,名列全国第10位;平均亩产量,按总面积计算只有14.95公斤/亩,按采摘面积计算也仅25公斤/亩。这说明江西茶业经济效益的潜力很大。为了提高江西茶业的经济效益,有必要从各茶区毛茶生产的内部去寻找限制因素,探求发展的正确途径。那么,在江西五大主要茶区毛茶生产的经济效益究竟如何?产生经济效益差异  相似文献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