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29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牧草蔗新品系94-42的三种施肥模式试验结果表明,模式C(181.8公斤/hm^2尿素,60.6公斤/hm^2氯化钾,60.6公斤/hm^2钙镁磷肥)较模式A(303公斤/hm^2尿素)节约化肥投入14.3%的基础上,增产效果显著,增产幅度达16.64%,粗蛋白增加0.83%,是提高本品系产量及品质的一种较佳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33.
2007~2008年,连续2 a对7个饲用苎麻新品系的生长动态、草产量及其饲用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参试品系再生能力均极强,年均刈青10次,单兜分蘖数随刈青次数增加而增加,年均单兜分蘖数最高的达28株;草产量主要集中在4~10月,年鲜草和粗蛋白产量均以1号饲用苎麻品系最高,分别达318.8 t/hm2和12.15 t/hm2,与其他品系差异达极显著,2号品系次之;7个参试品系在平均草层70 cm的粗蛋白含量达20 %以上的有5个,相对饲用价值均可达100 %以上;综合评价为1号和2号2个品系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34.
为解决红麻皮籽兼收的新技术,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红麻不同种植时期、不同种植密度、不同收获时期、不同红麻品种等处理的研究。试验表明,红麻的种植时间为5~7月、红麻的种植密度为10.5~13.5万株/hm2、红麻籽收获时间为12月中下旬、红麻果柄最下一粒朔果下10~15cm位置收割,可皮籽兼收,麻籽产量达1 755~2 940 kg,麻皮产量达4 350~5 670 kg。  相似文献   
35.
为解决红麻皮籽兼收的新技术,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红麻不同种植时期、不同种植密度、不同收获时期、不同红麻品种等处理的研究。试验表明,红麻的种植时间为5~7月、红麻的种植密度为10.5~13.5万株/hm2、红麻籽收获时间为12月中下旬、红麻果柄最下一粒朔果下10~15cm位置收割,可皮籽兼收,麻籽产量达1 755~2 940 kg,麻皮产量达4 350~5 670 kg。  相似文献   
36.
红麻是重要天然纤维原料之一,目前其不育系三系配套制种技术已经基本成熟。红麻不育系高产制种试验,结果表明:春播红麻不育系制种以留桩50~75cm,行比1:3最适宜,种子产量达61.38kg/667m2;夏播红麻不育系制种选择扦插茎段高度125~150cm,行比1:2或者1:3皆可,产量分别达58.93kg/667m2和54.47kg/667m2。但春播易受自然干旱和病虫害影响,产量不稳定。因此,建议采用夏播红麻不育系制种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37.
饲用杂交甘蔗闽牧101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牧101是一种作为饲料用的甘蔗属牧草新品种。本文阐述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草业生产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牧草蔗94-42丰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牧草蔗94-42在不同土壤类型、不同施肥方式中的表现及不同刈割高度对该品系的效应.结果表明,该品系在砂壤土及红壤土中均可获得高产、稳产,尤其适宜在红壤土生长;其需肥特性要求N、P、K一定配比可达到高产优质及最佳经济效益,粗蛋白产量比单施氮肥增加32.1%;在叶层高80~140cm范围内,鲜草产量随刈割高度增加而增加,两者呈极显著正相关;综合产量、品质、适口性等因素,以叶层高120cm为最适宜的刈割高度.  相似文献   
39.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设置3个以上处理和重复进行以饲用杂交甘蔗闽牧42为主要培养料栽培食用菌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闽牧42为主要培养料栽培的姬菇、杏鲍菇、鲍鱼菇、榆黄蘑、草菇五种食用菌,生物学效率分别可达114.23%、75.70%、85.57%、101.40%、40.56%;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7.72、1:9.47、1:2.45、1:2.74、1:3.89。子实体产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以闽牧42培养料栽培的姬菇、杏鲍菇、鲍鱼菇、榆黄蘑均与稻草培养料栽培的同类食用菌均达极显著差异。子实体营养成分测定结果显示:以闽牧42培养料栽培的姬菇、鲍鱼菇、榆黄蘑粗蛋白含量分别为31.69%、18.22%、35.48%;E/T值分别为36.16%、42.63%、42.17%;E/N值分别为0.57、0.74、0.78,接近或超过FAO/WHO提出的40%的参考蛋白模式和E/N值应在0.6以上的标准。可见,饲用杂交甘蔗闽牧42是栽培多种食用菌的优质培养料。  相似文献   
40.
以杂交饲用甘蔗闽牧42、稻草和蔗渣作为主要培养料栽培杏鲍菇,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3个处理、6次重复,经方差分析表明,以闽牧42和蔗渣作培养料栽培的杏鲍菇比用稻草栽培的增产极显著,而蔗渣与闽牧42作培养料栽培的产量差异不显著,说明杂交饲用甘蔗闽牧42可代替蔗渣作为杏鲍菇的培养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