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29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亚热带牧草闽牧42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2.
对4个臂形草Brachiaria品种进行3年的生育特性及其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均可在闽南地区越夏越冬,热研3号和热研6号的开花期均在6月上中旬,杂交臂形草Mulato1与Mulato2开花期比热研6号推迟2个月左右;年均草产量以杂交臂形草Mulato1最高,鲜草产量与热研6号臂形草达极显著水平;营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参试品种分蘖期粗蛋白含量以杂交臂形草Mulato1最高,达9.38%,粗脂肪和钙含量以热研6号最高,相对饲用价值均达100%左右。杂交臂形草Mulato1可作为刈割型牧草在闽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3.
黄麻新品种区试试验在福建漳州进行,并对各试验品种进行分析。试验结果为:供试圆果种黄麻纤维产量表现供试品种以H2产量最高,产量为6403.3kg/ha,比H4(CK1)原麻5439.3kg增产15.05%,达极显著;其次为H3、H1和H5,亩产原麻产量分别达6082.5kg、6016.5kg和5914.5kg,比对照分别增产10.56%、9.57%和8.04%。供试长果种黄麻H6产原麻达到6433.3kg,比对照H7(CK2)增产14.69%,达极显著。还对黄麻主要经济性状、种子产量和特征特性进行考种,其中株高、分枝高、茎粗、皮厚与纤维产量具有明显正相关,开花现蕾期较对照推迟、单株果数和萌发率等优于对照品种,特征特性在闽南地区表现与原品种一致。  相似文献   
24.
为了筛选适于我国南方栽培的饲用红麻品种,在闽南地区对8个饲用红麻品种进行产量、品质、适口性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供试饲用红麻品种1号和6号综合表现较好,其鲜茎叶产量分别达25、4t/hm^2和23.6t/hm^2;粗蛋白含量分别达19.42%和22.84%;鲜茎叶饲喂肉牛适口性一般,青贮后外观品质属中等偏上青贮料,饲喂肉牛适口性好。  相似文献   
25.
以丰产、适应性广的甘蔗栽培品种Co 419为母本,以大茎野生蔗(Saccharum robustum Brand et Jeswiet)的F1代PT43-52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出用作饲草的C4亚热带牧草新品系94-42.两年的试种表明,它是一种高产、优质、耐寒、耐旱、耐瘠、再生力强的多年生草本饲草作物,年可收刈3~4次,鲜草产量第1年为119.63~179.55t/hm2,第2年为153.21~171.60t/bm2;茎叶营养品质比栽培甘蔗好,在亚热带的福建省漳州市全年不抽穗开花,冬天不枯萎,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南方冬季和早春牛羊等草食动物的鲜草供应问题.  相似文献   
26.
对红麻夏播留种进行较优配套栽培技术筛选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地上部生物产量、种子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品种,影响单株结子数和去果后干皮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密度和施肥。综合评价,可获得较高种子产量和麻皮产量的组合是处理2,即:品种为福红991,密度8000株/667m2,苗期667m2施P肥10kg+尿素5kg、旺长期施尿素10kg+K肥2.5kg、开花期施尿素5kg+K肥2.5kg。  相似文献   
27.
应用本所光周期室和杂交温室设施,人工诱导甘蔗开花,并有目的地配置一批的杂交组合,通过杂种圃、选种圃、预备品种比较圃逐级选拔出了12个较优新品系,经过两年的品比试验,现把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8.
3个菊科饲用牧草产草量及生物学特性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闽南地区对3个菊科饲用牧草品种的物候期、产草量、营养成分、种子产量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均能在闽南地区越夏、越冬正常生长,其中串叶松香草整体表现均较优,4次刈青鲜草产量达89204.46 kg/hm2、开花期粗蛋白10.13%、种子产量97.0 g/m2、种子发芽率达86.8%。综合分析得出串叶松香草较适宜在闽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9.
菜用黄麻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闽南地区品种、肥量和密度对菜用黄麻嫩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密度对菜用黄麻嫩叶梢产量的影响最大,肥量的影响次之,品种的影响最小.经方差分析表明:密度和肥量对菜用黄麻嫩叶梢产量的影响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  相似文献   
30.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以甘蔗CP65-357为母本,福建割手密为父本,通过光周期诱导,杂交选育而成饲用杂交甘蔗新品种——闽牧117(原名闽牧02117),介绍其选育过程、品种特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