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正>辣椒属一年生蔬菜,根系不发达,不易生长不定根。茎直立,可分为二杈和三杈,叶片多为单生,无限生长型,果实为浆果,甜椒多为3-4心室,每果结籽数200-400粒,辣椒多为2心室,每果结籽约为50-120粒,从开花到种子成熟需60-65天。辣椒杂交制种是利用杂交优势在辣椒繁育方面开展的一项技术生产工作。通过总结历年来辣椒杂交制种工作中的经验,对辣椒制种的育苗、苗期管理、杂交授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国家一直关注农业的发展,把农业作为国家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创新进步,我国农业的种植水平逐渐与国家接轨,种植技术大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逐年递增。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在工业和畜牧业中应用广泛,农民种植玉米的热情高涨,通过种植玉米增加经济收入,但玉米产量不是很高,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方面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本文主要研究玉米高产栽培种植技术,为农民种植玉米,实现高产增加收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晚稻产量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氮肥施用量过高和栽插密度越来越小,严重制约着水稻的高产和氮肥利用率的提高。为探明氮肥施用量和栽插密度对晚稻产量的影响及互作效应,以‘天优华占’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不同氮肥施用量与3个栽插密度15个处理的大田小区试验,分析氮肥用量和栽培密度的互作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处理间晚稻产量的差异呈显著水平,晚稻施氮量为200 kg/hm2时,其籽粒产量高于其他处理,且差异显著;不同栽插密度处理间的产量有差异,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加,产量有所增加。有效穗数对晚稻产量的影响最大,每穗粒数次之,千粒重和结实率最小。本试验条件下,晚稻高产最佳组合为施氮量200 kg/hm2与密度30万穴/hm2;氮肥利用率最高的组合则是施氮量50 kg/hm2与密度30万穴/hm2。因此考虑到产量和经济效益,在本试验条件下认为施氮量为200 kg/hm2与密度为30万穴/hm2的组合为最适宜处理。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修复受石油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微生物来降解土壤中的石油烃类污染物。综述了国内外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微生物修复技术中的好氧、厌氧降解,共代谢机理和影响微生物降解的因素以及提高降解效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鸡痘是一种急性、高热、接触性传染病,各年龄均可发生,但主要发生于幼鸡,病情严重、死亡率高,主要由蚊虫传播.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皮肤型、白喉型及雏鸡眼鼻型.  相似文献   
16.
我国目前生猪生产以小规模或散养为主,养猪条件较差。北方地区每年12月至下年2月气温很低,只有少数猪舍有暖气,绝大多数舍温较低,且猪直接趴在水泥地面上,又湿又  相似文献   
17.
为发挥肥料最大效益,探讨了有机氮肥和无机氮肥配施对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有机氮肥与无机氮肥质量比为7:3时,小白菜叶绿素含量最高,质量比为1:1时蕹菜叶绿素含量最高。有机氮肥和无机氮肥的不同配比对小白菜和蕹菜纤维素含量没有明显影响,增施有机氮肥能提高小白菜和蕹菜的V-C和可溶性糖含量,但可能影响产量(在有机氮肥与无机氮肥质量比为1:1及比例更小时,对产量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土壤有机质演变规律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土壤的其它属性和植物的生长,是土壤肥力大小的重要体现。综述了土壤有机质的研究历史和近年来的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19.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新时期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一产业化的迫切性——反思目前中国家禽产业的三个问题一是配送中心和连锁经营的兴起,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的  相似文献   
20.
一 发展概况 广州市家禽业发展起步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得改革春风之先,广州各级领导对解决大中城市副食品的供应高度重视。继全国第二个机械化鸡场(广州白云机械化鸡场)的组建投产和广州市郊首个私营企业——人和鸡场(集种鸡——孵化——肉鸡配套)的示范经验与推广,新型的饲养模式及其丰厚的利润,使养殖业成了广大衣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从而在素有无鸡不成宴习俗的广州掀起了养鸡的热潮。七十年代后期,省、市领导对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的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