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5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1篇
  9篇
综合类   80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31.
以郑单958为研究对象,探讨3种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Zea mays)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高种植密度下,实收产量随密度增加呈上升趋势。当种植密度为5 500株/667 m2时,双株栽培单产高于单株栽培。在农艺和经济性状方面,随种植密度增加,植株增高、穗位上升、果穗变小、秃尖长增大,但生育期、出子率和千粒重等性状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2.
本文分析了湖北省稻米产业的发展基础和优势特色,通过剖析产业发展的问题短板,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加快构建富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富有吸引力的产业生态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3.
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富含多糖、生物碱、氨基酸、酚类等多种药理学活性成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品质的追求,铁皮石斛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但其生长缓慢,病害时常发生,产量和品质受到严重影响。研究表明,内生真菌在铁皮石斛的生长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重点梳理已报道的铁皮石斛内生真菌多样性及二者共生关系,概括内生真菌对铁皮石斛生长发育及病害防治的作用,并归纳其代谢产物的生物学活性,为铁皮石斛栽培产业中绿色防控和增产增收技术的开发与科学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4.
[目的]为明确青岛崂山区小蠹种类,本研究对诱集到的小蠹进行分类鉴定,更好地丰富生物多样性。[方法]采用形态学观察和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序列分析的方法进行小蠹种类鉴定。[结果]鉴定崂山区的1种小蠹为小粒绒盾小蠹,隶属于象虫总科、小蠹亚科、绒盾小蠹属,该小蠹的典型特征为鞘翅自斜面前缘开始,沟间部具突起的颗瘤,由前向后略许增大,成为纵列,第2沟间部无颗瘤,与2017年吕坤鉴定的山核桃新害虫——小粒绒盾小蠹描述的形态特征一致。基于COⅠ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树(ML树)显示,该小蠹样本与美国和东南亚小粒绒盾小蠹样本序列聚成一支。[结论]本文基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两方面的鉴定,明确该诱集到的小蠹为小粒绒盾小蠹并且该种在山东首次记录发现。此研究结果为小蠹快速DNA鉴定以及溯源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35.
黄瓜作为设施栽培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在全国各地广泛种植。近年来,内蒙古设施黄瓜种植遍及各个盟市,面积持续大幅度增加,部分地区已形成规模化的生产基地,产量高、经济效益好,黄瓜南菜北运趋势明显改变。在黄瓜的栽培生产中,育苗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选择适宜种植的良种,对其发芽率和发芽势进行试验,做好消毒处理,同时对育苗基质和育苗环境进行消毒处理,可有效避免或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文中对选种、消毒、催芽等具体操作进行了介绍。连作障碍是黄瓜规模性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嫁接育苗是克服连作障碍行之有效的方法,文中还对插接法和靠接法嫁接操作、接后管理、低温炼苗、定植方法、定植密度等也做了详细介绍。旨在培育出植株健壮、长势一致的优良苗株,对后期生长管理以及黄瓜丰产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6.
以国家黄淮海区域对照品种冀豆12为供试材料,研究了控释复合肥对高蛋白大豆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复合肥(CK)相比,不同用量控释复合肥施用后植株各性状均得到改善。相比CK,300和375 kg/hm2控释肥处理下,植株株高、根长和有效荚数显著增加;植株总干重增加幅度分别为24.84%、26.28%,豆荚干重增幅最大,分别为30.96%、32.63%;产量增幅分别为20.40%、18.65%,主要体现在单株荚数和粒数上;经济效益分别增收3 325.83、2 777.36元/hm2。表明控释复合肥在大豆上的施用可行有效。鉴于300和375 kg/hm2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考虑到降低肥料成本,300 kg/hm2控释肥处理可作为相似生态条件下大豆生产中的推荐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137.
水稻是湖北省第一大粮食作物,持续推进水稻生产水平再上新台阶,对提高湖北省粮食供给能力、扛稳粮食生产责任和筑牢粮食安全防线意义重大。本文简要阐述了湖北省水稻生产现状,系统分析了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靶向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湖北省水稻生产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8.
以高蛋白大豆新品种圣豆24为试验材料,通过3个播期处理(6月5、15、25日),研究不同播期条件下大豆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大豆植株总生育期逐渐缩短,尤其对出苗至开花阶段生育期影响最大,对生殖阶段生育期影响较小。在开花期、鼓粒期、结荚期、成熟期,6月15日处理下的根、茎、叶片、叶柄、豆荚及单株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最高,且随着生育期的延长,干物质分配由营养器官逐渐向生殖器官过渡。大豆产量在6月15日处理达到最高,为3 310.27 kg/hm2,比早、晚播产量分别提高8.33%和13.66%。因此,大豆品种圣豆24在黄河中下游北岸的适宜种植期为6月15号。  相似文献   
139.
为了探讨多年生稻和再生稻生产模式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为构建丰产减排的稻作模式提供依据,于2021年在湖北荆州以再生稻品种丰两优香1号、虾稻1号和多年生稻品种多年生稻23、云大25为研究对象开展试验,分析江汉平原多年生稻与再生稻的稻田CH4、N2O排放差异。结果表明,多年生稻和再生稻的CH4排放规律基本一致,主要集中在头季齐穗期和再生季齐穗期;再生稻和多年生稻的N2O排放趋势也基本一致,在头季施基肥和促芽肥至提苗肥期间出现N2O排放。与再生稻相比,多年生稻头季、再生季和全生育期的CH4排放分别增加了213.0%、55.8%和156.9%;多年生稻全生育期N2O排放量与再生稻差异不显著,头季N2O平均排放量较再生稻高13.7%,再生季却低40.4%。多年生稻的全球增温潜势和单位稻谷产量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分别较再生稻高139.3%和650.0%。综合分析,再生稻丰两优香1号具有较高的稻谷产量和较低的温室气体排放,更...  相似文献   
140.
为明确山东德州地区生产条件下控释肥在不同大豆品种上的适用效果,改变传统粗制滥放的施肥方式,以7个大豆品种为材料,设置不施肥(CK)、传统复合肥(FH)、专用控释肥(KS) 3种施肥处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大豆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产量、肥料贡献率及肥料农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复合肥,控释肥施用下,各大豆品种株高、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分别增加2.68~4.35 cm,3.82~6.45个,5.20~14.94个;根、茎、豆荚及植株总干重分别增加0.26~0.39、0.68~1.24、4.61~7.52、5.55~8.76 g;产量增幅5.54%~9.47%;肥料贡献率高和肥料农学效率分别高4.56%~7.00%、0.37~0.67。控释肥有利于改善植株农艺性状,提高大豆产量。品种和施肥方式对大豆产量影响达极显著水平,以施肥影响最大。‘齐黄34’、‘潍豆1897’和‘冀豆12’肥料贡献率和肥料农学效率表现较高,产量也较高,适宜德州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