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9篇
  3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大豆SSR检测体系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豆为试材,研究了大豆SSR检测体系中PCR扩增的各主要成分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确立了适宜的退火温度和反应体积,改进了PCR扩增程序和银染方法,进一步优化了适用于大豆的SSR检测体系.优化后的SSR反应体系为:10×Buffer 1.00μL、2.00 ng/μL模板DNA、0.15μmol/L SSR引物、150.00μmol/L dNTPs、0.50 U Taq酶、2.00mmol/L Mg2 ,加ddH20至终体积10.00μL.优化的PCR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3 min;94℃变性25s,47℃退火25s,72℃延伸30s,共35个循环;72℃延伸5min,4℃保存.优化后的检测体系更为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62.
大豆叶片DNA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大豆叶片为材料,对大豆基因组DNA提取方法中若干影响因子如提取液、提取液的浓度、蛋白质去除次数、提取步骤等进行比较研究,试图寻找大豆叶片DNA提取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碱裂解法提取速度快,但提取的DNA量少,在SSR分析中,银染效果较CTAB、SDS提取液差,CTAB、SDS提取液均能得到较高质量的DNA;在1%~4%CTAB、SDS提取液浓度下,4%CTAB易使DNA产生降解,但不同浓度提取液提取DNA均可用于SSR分析;提取叶片重量在一定范围内时,随抽提次数减少,DNA浓度增加,纯度下降,但即使用氯仿/异戊醇抽提一次,也能够满足SSR分析的需要;不同提取步骤下,使用氯仿/异戊醇抽提2次后使DNA沉出后再溶解抽提2次和直接抽体4次相比,A260/A280值偏大,但A260/A230值较好.  相似文献   
63.
不同耐性大豆品种叶片对低钾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耐低钾型品种沈农6和低钾敏感型品种铁丰31为材料,通过砂培试验研究了不同低钾耐性大豆品种叶片对低钾胁迫的生理学响应.结果表明:低钾胁迫下敏感型品种叶片叶面积较高钾处理显著降低,而比叶重显著升高,耐性品种2个指标在处理间没有明显变化;低钾胁迫下2个品种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均下降,耐性品种表现更为突出.此外,低钾条件下耐性品种的淀粉含量降低,而敏感品种的淀粉含量显著升高;低钾条件下,耐性品种处理间的Ca2+-ATPase、Mg2+-ATPase活性没有显著下降,而敏感品种下降达到了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4.
通过2003-2004年对太湖鱼类组成、优势鱼类鲚鱼的年龄结构及食物组成分析,结合鱼类渔获量统计和环境检测资料,研究了太湖鱼类渔获量、组成比例和优势鱼类湖鲚种群年龄结构的变化规律、机制以及相应变化对环境产生的下行效应.结果表明,太湖鱼类总渔获量已从1952年的4 060.7 t上升到2002年的30 516.5 t;鲚鱼已成为绝对优势种,从1952年的640.5 t,占15.8%,上升到2002年的19 571 t、占64.1%;鲚鱼种群年龄组成的低龄化趋势明显,种群中0 个体占(99.04±2.21)%(2003年)、(99.08±0.80)%(2004年);而0 鲚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其中枝角类占食物总个数的(89.77±13.69)%;鲤鲫鱼1952-1998年期间相对稳定在(1 010.1±367.2) t,占总量的(8.89%±5.33)%,1999年达到2 547.4 t,占11.7%,2000-2002年达到(3 500~3 700) t,占总量的11.8%~14.7%,已成为太湖的主要鱼类之一;太湖的主要肉食性鱼类鮊鱼由最高年份(1987年)的1 090.8 t、占鱼类总量7.7%降至近8年(1995-2002年)的100~150 t、仅占0.4%~0.5%.分析认为:太湖鱼类总渔获量升高主要是鲚鱼的快速增加所引起;而鲚鱼快速增加的原因是富营养化引起的浮游生物数量快速增加及对其有抑制作用的鮊鱼数量不断减少所导致.鲚鱼数量升高又消耗了大量浮游动物,这可能成为太湖浮游植物失去抑制从而暴发的主要生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5.
北方粳稻品种一次枝梗密度变异及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北方粳稻一次枝梗着生密度与产量性状的关系,以东北地区的代表性品种以及参加辽宁省水稻区域预试的品系共44份材料为试材,进行了品种类型间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水稻一次枝梗着生密度,可将试验材料分为密穗型、中间型、稀穗型3类,3类群一次枝梗密度差异显著.中间型品种和密穗型品种理论产量显著高于稀穗型品种;密穗型品种的产量与一次枝梗长、千粒重、二次枝梗结实率、二次枝梗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主轴长呈显著负相关;中间型品种的产量与枝梗密度、一次枝梗长显著负相关,与二次枝梗结实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6.
辽宁省中熟水稻新品种(系)品质性状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辽宁省2002年和2003年新育成的中熟水稻品种(系)的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质性状间的变异系数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碾磨品质性状中,整米率变异系数最大;外观品质性状中,垩白率、垩白度变异系数最大;在蒸煮及食味品质性状中,透明度变异系数最大。糙米率和精米率相关系数最大,达0.9017;垩白率与垩白度、直链淀粉与碱消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影响辽宁省中熟稻米品质的主要因素是外观品质,改良外观品质成为辽宁省今后中熟水稻品质改良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67.
以直立和弯曲两种穗型粳稻品种为试材,采取花后分期取样,制作受精子房半薄切片的方法,用光镜观察比较其在结实过程中胚乳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直立穗型水稻受精后游离核增殖较弯穗型水稻慢,但胚乳细胞分裂增殖较快;淀粉粒均最先出现于边缘胚乳细胞,当边缘游离核细胞膜逐渐形成时,核的周围出现小的淀粉粒;直立穗型水稻胚乳形态约在花后11d内基本定型,较弯穗型水稻早,同时,其胚乳细胞分裂时间短于弯穗型水稻;水稻的胚乳结构未见有明显的粒间差异,但各籽粒之间的形态进程仍有1~2d差距;花后20d内,直立穗型胚乳细胞内物质的累积优于弯穗水稻的同期水平。  相似文献   
68.
提高蒸煮与食味品质鉴定准确性,优化稻米品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加入WTO后 ,为了应对国际竞争 ,我国所有作物都加快了品质改良步伐 ,水稻当然也概莫例外。作为食粮 ,稻米品质评价内容一般包括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与食味品质、营养品质等四个方面。但这四个方面的重要性是不同的 ,从消费者的角度讲 ,蒸煮与食味品质是最重要的。因而 ,品质改良的最终目标应是育成食味一流的品种。就我省稻米品质改良的实践来看 ,近年来确实育成了一批外观较好的品种 ,但从食味的角度审视 ,新育成的品种并没有明显的提高 ,甚至远低于传统品种。究其造成上述局面的原因 ,笔者认为是由于育种单位大多较重视加工品质与…  相似文献   
69.
为了研究如何有效治理东太湖浅水草型湖泊水草泛滥产生的二次环境污染问题,该试验在东太湖石鹤港水域实施浮式围栏生态控草试验。结果显示,石鹤港围网区水质较对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水质良好;2016全年石鹤港围网区共向围网内鱼类投喂的N和P的量分别为437775g、65666.25g;石鹤港中的草鱼在2016年年底卖鱼时体质量较试验初始值增加了143.29%,鲢鱼较试验初始值增加了200.18%,鳙鱼较试验初始值增加了380.99%,说明浮式围栏生态控草试验并没有降低东太湖围网区水质环境,既能解决东太湖水草泛滥的问题,又可以提高渔业经济,维护水环境质量和水生态系统稳定。  相似文献   
70.
青苔一号为薹用普通白菜新品种,抽薹快,较耐寒,冬春季栽培从播种到采薹75 d(天)左右,平均薹高25 cm,薹粗2.1 cm,净薹质量35 g,口感佳,风味和商品性好,每667 m2产量1400 kg左右。普通白菜原产中国,属于不结球白菜的变种之一,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绿叶类蔬菜,其品种类型多样,具有明显的消费习惯和种植区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