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4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7篇
  9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50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21.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以单纯施用氮磷肥和施用石膏为对照,施入不同数量的硫磺,通过对土壤pH和有效性微量元素的影响评价盐碱土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施用2 000 kg/hm2石膏和S1(施硫1 000 g/hm2)、S2(施硫2 000 kg/hm2)、S3(施硫3 000 kg/hm2)3个水平硫磺处理,都有降低pH值的作用;其中,施硫1 000 kg/hm2(S1)处理效果最好。氮磷肥配合施用硫磺和石膏,对4种微量元素铜、锌、铁、锰有效性有一定的影响,但是,除个别处理对有效铁和有效锌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外,其它处理的影响都不是太明显。因此,单纯施用化肥、化肥配合硫磺施用以及化肥配合石膏施用都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起到改良碱土、降低土壤pH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
长期不同施肥对塿土氮素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制度下,研究不同有机肥-无机肥长期施用对塿土碱解氮以及NO-3-N的分布、累积和阶段性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化肥和两者混合施用有助于提高土壤碱解氮和硝态氮的含量,尤其对耕层土壤影响较为显著;有机肥对土壤中碱解氮含量的增加效果较为明显,而化肥则易提高土壤中硝态氮的含量;与对照相比有机肥会减缓土壤剖面深层硝态氮含量的积累,有效控制硝态氮向下淋溶;整个剖面中同年秋季土壤的氮含量>夏季土壤。所有处理中,施用低量有机肥或者其配施低量化肥(M150t·hm-2、N150kg·hm-2、P60kg·hm-2)是较为理想的施肥方式,既提高土壤肥力又缓解NO-3-N在土壤剖面中的累积和淋失。  相似文献   
23.
镉和铅在2种典型土壤中的吸附及其与温度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批平衡法研究我国2种典型土壤对镉和铅的吸附特性及其与温度的关系,运用热力学参数△G°、△H°和△S°解释土壤镉和铅的吸附机理,并对镉和铅在复合共存情况下的吸附特性进行讨论.结果表明,镉和铅在土壤中的吸附过程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镉和铅的吸附分别符合Freundlich模型和Lang-muir模型.壤土对镉和铅的最大吸附量和最大缓冲容量均大于红壤的.镉和铅复合共存时,2种重金属的吸附均受到抑制;温度升高时,镉和铅对彼此的抑制作用有所减弱.吉布斯自由能变△G°为负值表明镉和铅吸附反应为自发反应;△H°为正值衰明土壤对镉和铅的吸附为吸热反应.单一存在时,镉在填土和红壤中的主要作用力分别为氢键和范德华力;而铅在壤土和红壤中的主要作用力均为范德华力.复合共存时,镉和铅的主要作用力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24.
在沈阳地区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稻螟岭Naranga aenescens Moore和粘虫Mythinna separata是水稻的主要食叶类害虫。以水稻品种辽粳454为材料,进行人工撕叶模拟试验表明,水稻不同生育期叶面积损失率与产量明显相关,且分蘖期叶片受伤害后,具有一定的补偿能力。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途径分析表明,分蘖期对产量贡献最大的千粒重,孕穗期、乳熟期与蜡熟期对产量贡献最大的是有效穗数。在此基础上通过对3种害虫取食量的测定。计算了3种害虫不同龄期的当量系数并制定了经济阈值,田间调查证明,水稻孕穗期是人工进行化学防治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25.
就现在社会而言,我国各个行业都在不断的发展中,且在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于节能环保等方面开始重视 起来。基于此,在进行园林景观施工的过程中,绿化建设施工是现在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所以,节约型生态景 观设计园林施工的发展趋势,也是目前工作人员施工的重要部分,在种种环境的影响下,本文对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 设计与植物配置方法进行了分析,仅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26.
饲料中4种硝基呋喃类药物的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饲料中呋喃唑酮、呋喃它酮、呋喃西林和呋喃妥因4种药物的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液相色谱柱为Waters SunfireTMC18(150 mm×2.1 mm,3.5μm),柱温30℃,流动相为乙腈和0.2%甲酸水溶液,检测波长365 nm,流速0.2 mL/min。此条件下硝基呋喃类药物的线性范围是0.1~10μg/mL,回收率为75%~90%,变异系数为3.24%~5.83%。检测限为0.5 mg/kg,定量限为1.0 mg/kg。  相似文献   
27.
铅胁迫对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试验选用玉米为试材,在盆栽条件下设置不同铅处理浓度,通过测定不同生育时期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叶绿素含量(Chl)和产量等指标,探讨了不同浓度铅胁迫对玉米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不同浓度的铅胁迫处理,除低浓度铅处理的各项指标基本好于对照外,其余处理均不同程度地使叶片Tr下降,Pn、Cs和Chl含量降低,Ci上升;②铅胁迫影响了玉米子粒产量形成。穗粒数的减少是玉米产量下降的主要限制因子。进一步分析成熟后的果穗性状,发现铅胁迫主要是通过秃尖和穗长变化影响穗粒数和穗粒重,最终影响子粒产量。  相似文献   
28.
铅胁迫对玉米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40  
曹莹  黄瑞冬  曹志强 《玉米科学》2005,13(3):061-064
通过盆栽研究了不同浓度铅胁迫对玉米叶片的质膜透性、丙二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铅浓度升高,叶片的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剧,质膜透性升高。低浓度铅处理对玉米生长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而高浓度铅处理对玉米生长则表现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9.
张婧  王博  严凤  吴剑平  曹莹 《饲料研究》2022,(13):121-123
研究旨在建立一种检测猪用添加剂预混合饲粮中米诺地尔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样品采用甲醇振荡提取,混合型强阳离子固相萃取小柱(MCX)净化,采用配有二极管阵列紫外检测器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标准品浓度为0.05~10.00 mg/L,米诺地尔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9 6。样品中米诺地尔的最低检出限为2 mg/kg,定量限为5 mg/kg。在5~200 mg/kg范围内,平均回收率为73.6%~89.7%,相对标准偏差(RSDs)均小于4.5%。研究表明,试验建立的方法准确性好、灵敏度高,可有效应用于猪用添加剂预混合饲粮中米诺地尔的检测。  相似文献   
30.
实验建立了兽用中药液体制剂中非法添加对乙酰氨基酚、安乃近、氨基比林、安替比林四种解热镇痛类药物的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HPLC-PDA)检测方法.方法采用CAPCELL PAK MGⅡS5 C18(4.6 mm×150 mm,5μm)色谱柱,柱温30℃,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和乙腈(84:16),流速1.0 mL/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