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1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1篇 |
农学 | 14篇 |
基础科学 | 19篇 |
25篇 | |
综合类 | 111篇 |
农作物 | 48篇 |
水产渔业 | 2篇 |
畜牧兽医 | 17篇 |
园艺 | 26篇 |
植物保护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2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20篇 |
2013年 | 17篇 |
2012年 | 28篇 |
2011年 | 21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38篇 |
2008年 | 22篇 |
2007年 | 17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2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71.
以RYL4、RYL5、RYL6三个品种油棕为研究材料,对各个器官(鲜叶、鲜茎、鲜根、鲜雄花、鲜小果、鲜熟果、鲜果穗、鲜果仁)中五大养分元素N、P、K、Ca、Mg的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各器官养分元素的高低顺序:鲜叶、鲜雄花、鲜熟果为N>K>Ca>Mg>P;鲜茎、鲜小果、鲜果穗为K>N>Ca>Mg>P;鲜根为K>N>Mg>Ca>P;鲜果仁为N>K>P>Mg>Ca。(2)不同器官总养分含量高低顺序:鲜小果>鲜雄花>鲜叶>鲜果穗>鲜果仁>鲜根>鲜茎>鲜熟果。(3)不同品种油棕各器官养分含量高低顺序:鲜叶 相似文献
72.
高等植物细胞中,液泡在各种细胞信号转导事件和形态建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一细胞内部结构在分裂和分化期间其功能和形状不断地变化着。为分析这些连续的变化,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及其他荧光蛋白活体标记技术普遍用来跟踪特异蛋白的定位及变动。为使液泡可视成像,有几种途径可用来选择适当的荧光蛋白融合伴侣,如液泡膜内在蛋白和构造蛋白相关蛋白等就非常适合应用于液泡成像。此外,三维重建法在定位细胞内广为分布的细胞器时也不可或缺。同时,等值面表面模化过程对液泡膜成像也非常有用。本文综述液泡的结构、种类和功能,并概括各种融合的绿色荧光蛋白在植物活细胞液泡成像中的应用及其三维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3.
以集体林区的林业生产经营为背景、以商品林的经营为研究对象,采用制度性因素和其他因素相互作用下构成的成本效益与风险的分析框架,着重分析了林业制度性因素对林业发展的影响。通过研究认为,制度性因素是经济激励的基础以及保证经营主体获得和实现预期收益的前提条件,但只有在同时突破自然条件、技术条件、市场条件和制度条件的制约后,林业经营主体才能保证获得较好的预期收益以及预期收益得到保障和实现,进而农民及其他社会的力量将投资于林业的建设。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土壤C、N、P化学计量学在岩溶生态系统中的生态指示作用,揭示岩溶生态系统各组分之间的养分循环规律,为阐明岩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供参考.[方法]分别在岩溶区次生林地采集山脚、山腰和山顶3个地貌部位表层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有机C、全N和全P含量,并分析不同地貌部位土壤的C、N、P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结果]岩溶区次生林地中土壤有机C、全N和全P含量分别为28.09~189.98 g/kg、1.19~8.79 g/kg和0.50~1.62 g/kg.土壤P元素含量较稳定,土壤C和N变异程度相似.土壤C/N为3.66~47.27,C/P为26.25~189.06,N/P为1.52~12.80,其中C/N和C/P均不符合正态分布,N/P符合正态分布(P>0.05).土壤有机C和全N含量均为山脚部位最高,并且与山腰和山顶部位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下同);土壤全P含量则为山顶部位显著高于山脚和山腰.土壤C/N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变大,而C/P和N/P的趋势恰好相反,即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变小.土壤有机C、全N和全P含量两两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C/N与C/P呈极显著正相关,与N/P呈极显著负相关;C/P与N/P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岩溶区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高于同气候带下其他类型土壤,营养元素N和P含量相对丰富,但能被作物吸收利用的有效态的N和P含量不足,有效性偏低,且土壤C、N、P化学计量受地貌部位影响较明显. 相似文献
75.
76.
77.
78.
79.
岩溶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无机磷形态分布特征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采用蒋柏藩、顾益初的土壤无机磷分级体系,对桂林毛村岩溶区旱耕地、灌丛、林地、水田土壤的无机磷形态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岩溶区土壤全磷含量较高,速效磷和无机磷的含量均较低。4种土地利用类型总无机磷含量在49.87~489.80g/kg之间,占全磷的比例在6.08%~56.64%之间。各无机磷形态分布除Fe-P以外,均以水田最高,总无机磷含量水田也为最大。在同一土壤剖面不同发生层次上,Ca2-P、Ca8-P、Al-P、Fe-P、Ca10-P的含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O-P含量随着深度增加而升高,对比各无机磷形态含量大小发现:Ca10-PO-PFe-PAl-PCa8-PCa2-P。对各无机磷形态与速效磷相关性分析表明:Ca2-P、Ca8-P、Al-P、O-P与速效磷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各无机磷形态之间,除Ca2-P与Ca10-P相关性不显著,Ca8-P、Al-P、Fe-P与O-P、Ca10-P相关性不显著,其余各形态无机磷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4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磷素活化系数(PAC)除了水田耕层为2.5%2.0%外,其余土地利用类型的PAC均小于2.0%,说明岩溶区全磷不易转化为速效磷,有效性较低。 相似文献
80.
在晴天条件下,研究了菊苣、类玉米、木豆3种牧草在岩溶区和红壤区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菊苣在岩溶区和红壤区的日均净光合速率分别为12.40μmol/(m2.s)和11.60μmol/(m2.s),类玉米为27.98μmol/(m2.s)和18.99μmol/(m2.s),木豆为17.01μmol/(m2.s)和13.98μmol/(m2.s);岩溶区和红壤区,类玉米的日均蒸腾速率都小于菊苣和木豆,类玉米属于高光合、低蒸腾型,相比较而言,菊苣和木豆则属于低光合、高蒸腾型,就水分利用效率来说,岩溶区和红壤区的类玉米都显著高于菊苣、木豆;岩溶区3种牧草的日均光合速率为19.13μmol/(m2.s),红壤区为14.86μmol/(m2.s);岩溶区的日均蒸腾速率为7.45 mol/(m2.s),红壤区为5.65 mol/(m2.s);岩溶区日均水分利用效率低于红壤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