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2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110篇
林业   194篇
农学   196篇
基础科学   151篇
  161篇
综合类   1341篇
农作物   154篇
水产渔业   66篇
畜牧兽医   610篇
园艺   190篇
植物保护   137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52篇
  2022年   136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213篇
  2018年   187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70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前养猪场最常见和多发的仔猪大肠杆菌病是仔猪黄白痢,其中仔猪黄痢新生仔猪产后2~6 h即可发病,1~6日龄仔猪发病常见,7日龄以上仔猪很少发病,发病率可高达92.28%,死亡率可达68.41%~100%.仔猪黄痢主要临床表现为病猪肛门失禁、排黄色或黄褐色稀便、精神不振、消瘦等,常于12~48 h内死亡;仔猪白痢7~50日龄仔猪均可发病,尤以15~35日龄仔猪常见,发病率较高,约为87.32%,死亡率较低,为25.31%左右.仔猪白痢主要临床表现为病猪排乳白或灰白色的浆糊状粪便、消瘦、行动迟缓、拱背、被毛无光泽等,病猪常于3~7 d内康复或死亡.  相似文献   
6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也愈发升高。目前我国的生猪标准化养殖不断日趋完善,但其生产规模仍显著低于国外。因而,当前需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将标准化养殖技术不断优化,学习国外先进的养猪经验,并引进先进的人才,才能够提高我国生猪养殖的总产量。本文就我国生猪养殖中的标准化养殖技术展开全面的分析,旨在能提高我国生猪养殖水准。  相似文献   
63.
荒漠区植被地上生物量是土地荒漠化监测和荒漠植被遥感信息提取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以甘肃民勤县为试验区,以哨兵2号(Sentinel-2)影像为数据源,构建了比值植被指数RVI、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差值植被指数DVI、土壤调节植被指数SAVI及优化型土壤调节植被指数OSAVI 5种植被指数与植被实测地上生物量的估算模型(一元线性、指数、对数和二项式模型),并利用所选的最优模型,估算了研究区的地上生物量。结果表明:SAVI相较于RVI、NDVI、DVI和OSAVI指数同地上生物量之间的相关性最高(r=0.79),基于SAVI指数的二项式模型是研究区地上生物量估算的最优模型(R2=0.76),且精度较高(R2=0.73,RMSE=0.12)。民勤县的植被相对密集区主要分布于四大灌区(红崖山、环河、昌宁、南湖)、青土湖周边以及红沙岗镇西北区域,其他地域植被较为稀疏,无植被区[<0.005 kg·(100m2)-1]、低植被区[0.005~0.2 kg·(100m2)-1...  相似文献   
64.
为了准确检测玉米样品中玉米内州萎蔫病菌(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 nebraskensis,Cmn),减少测试过程中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利用15对Cmn特异性引物/探针分别测试了Cmn及其他菌株63株,并测试了食用、种用和饲用进境玉米样品300个。测试结果表明,常规PCR和实时荧光PCR方法阳性检出率最高的引物/探针分别是引物PSA-7/PSA-R和探针Cmn-MGB;巢式PCR不适用于样品中Cmn的检测;检测过程中引物Cmn-4F/Cmn-4R和探针rpsJ27P出现假阴性,引物CmnFP/CmnRP出现假阳性。根据测试结果,引物PSA-7/PSA-R和探针Cmn11-P可用于口岸进境玉米样品Cmn检测。  相似文献   
65.
为探究放牧和降水变化对植物功能群的影响,本文以内蒙古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野外控制试验。试验设置围封和适度放牧,分别进行模拟降水处理(减少降水量50%、自然降水、增加降水量50%、增加降水量100%),并在每年8月观测植物群落组成。结果表明:减水会降低植物功能群多样性、生物量和物种数量,增水有利于植物功能群多样性的提高。多年生丛生禾草多样性随降水量的增加而升高。同时,对降水梯度和功能群多样性进行拟合分析发现,降水量低于年降水量16%则不利于除灌木、半灌木外其他功能群植物的生长。围封草地增水67%~79%时,功能群的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值均较高,功能群多样性较高;由于放牧提高了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放牧地各指数在增水26%~50%时较高,功能群多样性较高。综上,适度的放牧及水分补充有利于提高植物功能群多样性。  相似文献   
66.
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黄花蒿多糖(Artemisia annua L. polysaccharide,AAP)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胸肌和腿肌抗氧化指标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体重相近[(44.19±0.25)g]的1日龄AA肉仔鸡240只,随机分为基础饲粮组(对照)和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250、500、750 mg/kg和1 000 mg/kg AAP的试验组。每组6个重复笼,每笼8只鸡,公母各半。饲养期为42 d。结果表明:随着AAP添加剂量的递增,试验前期肉仔鸡的体增重(BWG)和21 d的末体重(FBW)均呈显著的一次线性升高(P<0.05),且在42 d时,肉仔鸡胸肌、腿肌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屠宰后45 min的胸肌pH均呈显著的二次曲线升高(P<0.05),胸肌、腿肌的亮度值和剪切力及腿肌中丙二醛含量均呈显著的一次线性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750 mg/kg AAP显著提高了肉仔鸡42 d的FBW、试验全期的BWG、试验后期的饲料转化效率(FE)和腿肌中GSH-Px的活性(P<0.05),极显...  相似文献   
67.
<正>为了切断人与活禽的直接接触,避免疫病的直接传播,家禽集中屠宰势在必行。桂林市人民政府出台了相关家禽集中屠宰的文件,但是由于存在如传统饮食习惯、无证经营、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所以目前桂林市家禽屠宰管理比较混乱,相对于生猪屠宰,桂林市家禽屠宰行业仍处于落后状态。为推进家禽集中屠宰,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继续加大宣传力度,转变消费习惯,加快完善制定相关政策及地方法规,明确监管部门职能分工和制定家禽屠宰厂(场)建设标准,  相似文献   
68.
随着集约化生产、养殖环境恶化,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HPND)成为了当前制约对虾养殖效益的主要疾病之一。本试验以凡纳滨对虾不同生长时期的亲虾、虾苗、成虾作为研究对象,将对虾的肝胰腺进行初步富集后,采用荧光PCR和普通PCR的方法,检测样品中pirAVP和pirBVP毒素基因;对虾苗AHPND的病原进行分离鉴定、药敏试验和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在116份样品中检测到亲虾AHPND阳性3份,虾苗AHPND阳性7份,成虾AHPND阳性9份;从虾苗AHPND样品中分离纯化获得1株弧菌,经生化鉴定为副溶血性弧菌;16S rRNA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该分离株与副溶血性弧菌聚为一类。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株对头孢西叮、头孢呋辛、复方新诺明等11种抗菌药敏感,对头孢噻吩耐药,对阿米卡星中介。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健康凡纳滨对虾浸染1.8×108 CFU/mL浓度的副溶血性弧菌菌液后,24 h内全部死亡,对虾的肝胰腺小管上皮细胞出现萎缩、变性、坏死等特征。本试验进一步掌握目前粤西地区不同生长时期凡纳滨对虾中AHPND的流行病学数据和...  相似文献   
69.
DNA分子标记技术是检测遗传差异的一项新技术,特别是RAPD标记技术应用更加广泛,DNA质量是保证RAPD分析成功的关键。本文采用改良SDS法对油菜叶片总DNA进行了提取,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光光度计分析,结果表明:1、所提取的DNA浓度和纯度都高,可以作为分子生物学研究所用,并为本实验后续的PCR扩增奠定了良好的材料基础;2、不同时期叶片DNA的含量不一样,苗期幼叶DNA含量比青荚期无柄叶DNA含量高。  相似文献   
70.
甜高粱生物能源--未来能源的希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物能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可再生资源,通过发酵使其经济而有效地转化成液体燃料,是缓解当今人类所面临粮食、能源和环保三大危机的主要途径之一。生物能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对于解决21世纪的能源危机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1.开发生物能源的重要意义(1)能源供给将面临严峻挑战全世界石油储量为1434亿t,按目前的开采进度,最多只能开采40年。我国现已探明石油储量仅为23.8亿t,可供开采15年。2004年我国原油进口量达到1.23亿t,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2)环境保护,迫在眉睫用矿物能源作燃料,给生态系统带来了极大的破坏,使人类付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