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滇牡丹是我国西南特有的野生牡丹,属于濒危物种,在观赏、新品种培育及药用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开发前景和利用价值。为研究滇牡丹果荚中的抗氧化活性物质,用其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化合物清除DPPH能力研究了其抗氧化能力,并通过TLC、1H-NMR和13C-NMR对具有抗氧化活性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滇牡丹果荚乙酸乙酯萃取物中有多种单体化合物,其中有8种含量较多,用于测定其抗氧化能力,并且仅有2种化合物具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余6种化合物不具抗氧化活性。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化合物分别是2,6-二羟基-4-甲基苯甲酸乙酯和邻羟基苯甲酸丙酯。  相似文献   
12.
柚皮柠檬苦素的提取及其杀虫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究柚皮中柠檬苦素的最佳提取工艺及其杀虫活性,采用正交试验对柚皮中柠檬苦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利用得到的柠檬苦素对夹竹桃蚜虫、吹绵蚧和菜蝽喷雾进行杀虫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法、二氯甲烷和丙酮水浴提取法从10 g柚皮中提取到的柠檬苦素分别是0.9700、1.5860、1.6000 g;二氯甲烷水浴提取法对柚皮中的柠檬苦素提取率为6.08%。10 mg/mL的柠檬苦素能将供试害虫全部杀死,0.625 mg/mL的柠檬苦素依然有较高的杀虫活性。回流法提取柚子皮中的柠檬苦素时,最佳提取工艺是:二氯甲烷为提取溶剂,液料比为1:12,回流提取2次,每次2 h,温度50℃;得到的柠檬苦素对3种供试害虫有较强的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13.
以云南省永德县大雪山乡澳洲坚果种植基地广泛种植的优良品种O.C.为研究材料,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的技术方法,对该品种花后30天、60天和90天的果皮进行代谢组学分析,探究不同发育时期澳洲坚果果皮酚酸类物质组分及含量的变化,为果皮中酚酸类抗氧化物质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发育时期果皮中的酚酸类物质组分及含量有较大差异,在检测到的114个代谢物中,绿原酸 (3-O-咖啡酰奎宁酸)、1-O-阿魏酰-D-葡萄糖和1-O-对香豆酰-β-D-葡萄糖等物质的含量在花后30天最高,表明发育前期需要大量能量物质作为生长代谢原料;熊果苷、6''-咖啡酰熊果苷、红景天苷、龙胆酸、阿魏酸、3,4-二没食子酰莽草酸、没食子苯乙酮、原儿茶酸、水杨酸以及豆腐果苷等多种物质在花后60天及90天含量较高;6''-对香豆酰熊果苷和3,4-二甲氧基肉桂酸为花后90天标志性物质。结论: 本文分析测试了澳洲坚果果实不同发育期果皮中酚酸类物质的种类及含量变化,发现果皮中含有美白、抗菌等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为今后澳洲坚果早期落果及采后果皮加工利用、保健品及药物开发等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澳洲坚果青皮在肥料领域的利用及其对茶园土壤和茶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为改良茶园土壤营养状况及提升茶叶产量和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以废弃的澳洲坚果青皮为原料发酵成堆肥,以常规化肥施肥为对照,考察不同化肥减量(减少20%、40%和60%)施用配合澳洲坚果青皮发酵肥增施(15000、22500和30000 kg/ha)模式下的茶园土壤肥力及茶叶产量和质量。【结果】茶园减施20%化肥并增施15000~30000 kg/ha澳洲坚果青皮发酵肥,以及减施40%化肥并增施30000 kg/ha澳洲坚果青皮发酵肥的施肥模式均可提高茶园土壤pH,使其达到适合茶树生长的pH范围;同时,茶叶的产量相关指标(百芽重、芽密度、鲜茶叶产量)和茶叶质量相关指标(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儿茶素、水浸出物)均高于或显著高于(P<0.05)单施化肥的对照组。而减施60%化肥的试验组,即使增施了澳洲坚果青皮发酵肥,对茶园的土壤和茶叶产量和质量亦有不利影响。【结论】减施20%化肥同时增施不少于15000 kg/ha澳洲坚果青皮发酵肥,以及减施40%化肥同时增施30000 kg/ha澳洲坚果青皮发酵肥的施肥模式可在茶叶种植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以野龙竹竹茎为材料,采用组织化学定位方法,研究野龙竹茎中黄酮类物质的积累分布及含量;采用超声波萃取竹茎中的总黄酮,比较各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影响顺序为乙醇体积分数〉萃取温度〉料液比〉超声萃取时间。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萃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70%,萃取温度为50%,超声萃取时间为15min,料液比为1:25,总黄酮的平均含量为10.36mg/g。  相似文献   
16.
李彪  熊智  汪姝  施蕊  缪福俊  孙浩 《西北农业学报》2011,20(10):168-172
以小麦、蚕豆、黄瓜和油菜种子为供试材料,探究不同质量浓度的澳洲坚果青皮水提液和醇提液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的澳洲坚果青皮提取物对农作物的种子萌发及根茎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提取物质量浓度与其抑制作用呈正相关,1 g/mL和0.5 g/mL的澳洲坚果青皮提取物对作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在相同质量浓度下,水提液的抑制作用强于醇提液;醇提液对小麦和蚕豆的生长有高质量浓度抑制低质量浓度促进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了解辣木油中脂肪酸的组分和含量,更好地了解其用途和价值。[方法]以新鲜辣木果荚提取的辣木油脂为研究对象,对辣木油中脂肪酸和挥发性成分应用GC-MS技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辣木油中检测出含有13种脂肪酸成分和16种挥发性成分,并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82.76%,还包括亚油酸、亚麻酸和DHA 3种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需脂肪酸,这些都是单独使用辣木籽提油所没有的成分,但是其挥发性成分中检查出含有28.38%的硫化物,即十字花科植物主要的刺激性成分,如要对此油加以利用,需要将此成分除去。[结论]为辣木果荚和辣木籽混合提取的辣木油今后的深入研究和产业化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不同发育时期澳洲坚果叶片花青素的含量变化。[方法]以云南省临沧市澳洲坚果种植基地广泛种植的优良品种O.C.为研究材料,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不同发育时期(开花后30、60、90 d,分别标记为S1、S2、S3)澳洲坚果叶片花青素含量。[结果]澳洲坚果叶片中共检测出108种代谢产物,S1较S2共有7种显著差异代谢物质,S1较S3共有18种显著差异代谢物质,S2较S3共有20种显著差异代谢物质。以S1为对照,S2有1个物质含量上调,5个物质含量下调;而S3有5个物质含量上调,13个物质含量下调。以S2为对照,S3有6个物质含量上调,14个物质含量下调。S1、S2、S3样品比较,...  相似文献   
19.
采用qPCR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固氮相关基因(nifH)进行检测,探究农业果园经营形式下土壤固氮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种植地pH值在5.0左右,属于典型的酸性土。综合分析发现,澳洲坚果园种植地带养分含量明显升高,并且种植区域养分含量也存在较大差异,说明土壤肥力分布不均。与未种植区域相比,种植区域固氮细菌(相关基因nifH)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含nifH基因的固氮细菌群落优势菌门,相对丰度为18.21%~79.69%,并且种植使土壤固氮菌群落结构发生了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固氮相关基因(nifH)拷贝数在7.325×106~5.120×107之间。土壤理化因素与功能基因拷贝数相关性结果表明,nifH基因拷贝数与AK、OP、NH+4-N、NO-3-N、TN、OM等的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澳洲坚果种植地中固氮细菌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最优势的菌群,...  相似文献   
20.
薇甘菊挥发油对5种农作物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豆、绿豆、小麦、苋菜、油菜籽5种种子为受体,探究不同质量浓度的薇甘菊挥发油对种子的化感作用。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薇甘菊挥发油,并进行种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的薇甘菊挥发油对5种供试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总体表现为抑制作用,且质量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低质量浓度的薇甘菊挥发油能够促进大豆的根长和苗高生长,能够促进绿豆的根长生长;就5种供试作物而言,油菜对薇甘菊挥发油最敏感,其次是苋菜,小麦最不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