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7篇
基础科学   12篇
  4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61.
根据“气排法”在肥料喷施、农药喷施时残液回收的要求,开发了一种液/气转换阀,给出了液/气转换阀的结构、工作过程,详细分析了其工作原理,介绍了“气排法”残液处理管路配置、液/气转换阀在农业自动喷灌残液处理中的作用和特点,为喷灌施肥、喷灌洒药自动系统的设计以及液/气转换阀的选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
针对横加法确定水泵并联运行工作点的不足,通过对并联系统各水泵装置的能量供需情况及其水力特性的分析,推导出了利用能量方程确定水泵并联运行工作点的新方法。用此方法可直接确定系统各部分流量、扬程、水位及水头损失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3.
编辑同志: 贵刊八二年第(1) (2)两期《蜂病防治栏目》中介绍半枝莲、复方南刺五加对防治中囊病效果好的文章后,我们至今尚无  相似文献   
64.
[目的]通过测定新吉尔吉斯乳用马、伊犁马及其杂交F1代的体尺和体重,探析新吉尔吉斯乳用马杂交改良伊犁马的效果.[方法]实验分析了新吉尔吉斯乳用马、伊犁马及其杂交F1代初生、1月龄、3月龄、6月龄、12月龄的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和体重,绘制了生长发育曲线,对比和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差异.[结果]新吉尔吉斯乳用马、伊犁马及其杂交F1代在生长发育水平、强度及速度上差异显著.[结论]杂交F1代在生长发育规律上更接近于伊犁马,而其在生长发育水平上却要优于伊犁马,说明引进新吉尔吉斯乳用马杂交改良效果明显.杂交F1代的生长速度介于新吉尔吉斯乳用马与伊犁马之间,比新吉尔吉斯乳用马慢,比伊犁马快.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下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旨在为促进小麦-玉米连续轮作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陕西关中地区,于2008-2010年采用2年4季的田间定位试验,以玉米秸秆不还田-小麦秸秆不还田为对照(CK),比较玉米秸秆覆盖还田-小麦秸秆高留茬还田(T1)、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小麦秸秆高留茬还田(T2)、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小麦秸秆直接还田(T3)3种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碳储量、养分含量及作物周年产量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3种秸秆还田方式下耕层(0~20 cm)土壤总有机碳储量(CT)、土壤活性有机碳储量(CL)、土壤碳库管理指数(CMI)及土壤全磷、硝态氮、速效钾含量和作物周年产量均增加。3种秸秆还田方式对CTCLCMI的影响表现为T3>T2>T1;对作物周年产量的影响则表现为T2>T3>T1;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无明显规律性,但是对速效钾含量的影响表现为T2>T3>T1。【结论】综合考虑,在陕西关中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中,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小麦秸秆高留茬还田模式(T2)是较优的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66.
[目的]补饲与补饲并添加0.67;果寡糖对伊犁母马泌乳量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4匹年龄、胎次、泌乳期相同,体重、泌乳量相近的伊犁母马,随机分成三组,各组间产奶量、体重差异不显著.第一组为对照组,第二、三组为试验Ⅰ、Ⅱ组.对照组放牧;试验Ⅰ组放牧+精料;试验Ⅱ组放牧+精料+果寡糖(占精料量0.67;).[结果]补饲精料并添加0.67;果寡糖的母马在20~40 d及40~60 d的泌乳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补饲母马在40~60 d泌乳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补饲与补饲并添加0.67;果寡糖母马血清白蛋白(Alb)、尿素氮(Bun)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血液生化指标没有显著性变化.[结论]补饲及补饲并添加果寡糖母马泌乳量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67.
添加作物秸秆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小麦和玉米秸秆以不同方式还田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和酶活性的影响,为寻求最佳秸秆还田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室内恒温培养法,以连续7季秸秆均还田土及不还田土为供试土壤,研究培养60d后,小麦、玉米秸秆与土壤混匀还田和覆盖于表层还田对土壤总有机碳(TOC)、活性有机碳(LOC)、微生物量碳(MBC)含量,LOC/TOC、MBC/TOC和土壤蛋白酶(PROT)、脱氢酶(DHA)活性的影响。【结果】与不添加作物秸秆相比,无论以何种方式还田,添加小麦或玉米秸秆均明显增加了还田土与不还田土的TOC、LOC、MBC含量,LOC/TOC、MBC/TOC和PROT、DHA活性。还田土的TOC、LOC、MBC含量和PROT、DHA活性均明显高于不还田土;添加小麦秸秆处理土壤的TOC、LOC含量明显高于添加玉米秸秆处理;秸秆与土壤混匀还田处理的TOC、LOC含量和PROT、DHA活性均明显高于秸秆覆盖于表层还田处理;秸秆类型和还田方式对MBC含量、MBC/TOC无显著影响。作物秸秆腐解过程中LOC含量和PROT活性可较为敏感地反映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活性的变化。【结论】无论是在还田土还是不还田土中,作物秸秆与土壤混匀还田均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碳各组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  相似文献   
68.
[目的]分析茶树光敏色素(PHY)基因(CsPHY)的生物学信息及不同采摘时间点茶叶中光敏色素基因表达量与黄酮含量的相关性,为茶叶适时采摘及品质调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从茶树基因组数据库(CSA)中筛选出CsPHY基因家族成员,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通过邻接法(NJ)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以一天中不同时间点0:00(R0)、6:00(R6)、12:00(R12)和18:00(R18)采摘的乌龙茶品种肉桂鲜叶为试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CsPHY基因家族成员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量,并采用三氯化铝比色法检测茶叶中黄酮含量的日变化,以皮尔逊(Pearson)相关系数评估CsPHY基因相对表达量与黄酮含量的相关性.[结果]共筛选获得6个CsPHY基因家族成员,编码蛋白的氨基酸数量674~1142个,分子量为76126.75~126714.53 Da,等电点(pI)为5.74~5.96,脂溶性系数为91.11~95.27,其中,CsPHY1基因属于PHYC亚族,CsPHY2和CsPHY4基因属于PHYA亚族,CsPHY3和CsPHY5基因属于PHYB亚族,CsPHY6基因属于PHYE亚族,说明CsPHY2和CsPHY4蛋白属于Phy I型光敏色素,CsPHY1、CsPHY3、CsPHY5和CsPHY6蛋白属于Phy II型光敏色素.6个CsPHY蛋白均与双子叶植物PHY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其中,CsPHY2蛋白与水晶兰PHYA亚族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CsPHY4蛋白与美味猕猴桃PHYA亚族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CsPHY3和CsPHY5蛋白均与美味猕猴桃PHYB亚族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且CsPHY5蛋白与葡萄PHYB亚族蛋白的亲缘关系相近;CsPHY1蛋白与河岸葡萄PHYC亚族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CsPHY6蛋白与中华猕猴桃和河岸葡萄PHYE亚族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CsPHY1、CsPHY3、CsPHY4和CsPHY5基因在R6时的表达量最高,其中,CsPHY4和CsPHY5基因在R6时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时间点的表达量(P<0.05,下同),而CsPHY2和CsPHY6基因分别在R12和R18时的表达量达最高,其中CsPHY6基因在R18时的表达量显著高于R12时的表达量.在R0~R18时段内茶树鲜叶中的黄酮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整体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在R18时达最高值,在R12时最低值.6个CsPHY基因家族成员中,仅CsPHY6基因与黄酮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CsPHY基因家族中仅缺少PHYD亚族成员,尽管各成员间功能结构较相似,但表达模式存在明显差异.光照影响茶树叶片中黄酮含量,CsPHY6基因编码的光受体蛋白CsPHY6参与调控茶树叶片中的黄酮含量.  相似文献   
69.
指出了快递封装用品在快递业及电商业占有重要位置。以快递封装用品(快递包装箱及包装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绿色评价实例研究。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理念,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快递封装用品绿色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赋分权重法计算了各层次指标得分及综合得分。评价结果表明:免胶带包装箱和薄膜类包装袋的综合得分为82.51和72.79,绿色等级均为Ⅱ级(即处于中上水平)。资源属性和能源属性指标得分偏低表明,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清洁能源及提高水重复利用率是快递包装绿色化推行的薄弱环节及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0.
我国农业标准化体系已基本形成,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将拿到“标准化”的市场“名片”。   据统计,截至1999年底,我国已累计完成农业方面国家标准1056项,农业行业标准1600项,各省市制定的农业地方标准6179项。标准范围从原来只涉及少数农作物种子和种畜方面发展到种植业、养殖业、饲料、农机、再生能源和生态环境等,基本涵盖了农业的各个领域,贯穿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   农业标准化是以农业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简化、统一、协调、优选的原理,把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转化成标准,并加以实施,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否按照标准化的要求组织农业生产,直接影响着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农业效益的提高。   据悉,农业标准化实施,每年给我国新增产值总计达40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