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37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4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浅谈广东乌龙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具有高温多湿的气候条件,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地理环境得天独厚,极宜茶树生长。广东既是我国华南地区的主要产茶省份之一,又是我国乌龙茶的主要产区,广东乌龙茶良种资源丰富,采制工艺精良,茶叶质量超群,风味多样,名优茶亦多,都是其它茶区所不及的。  相似文献   
32.
连州特级红茶香气的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连州特级红茶产于罗定市仙境茶叶有限公司连州茶场,是连州名优茶之一。其品质特点是外形条索紧结重实,锋苗好,色泽乌润,金毫特多;内质香气高长,滋味醇厚鲜爽;汤色红艳,特点鲜明。素以金毫多、香味佳,汤色艳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为探索其香高味爽的生成机理,我们用GC/MS联用法分析了连州特级红茶香气组成成分,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33.
岭头单枞乌龙茶香气及化学组成特征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戴素贤 《茶叶科学》1997,17(2):213-218
岭头单枞是广东省的优良乌龙茶品种,其成茶具有一种特殊的蜜香。对其鲜叶和成茶分析结果表明,其醚浸出物较高,儿茶素含量较低。检出了78种香气成分,秋茶的含量及种类比春茶丰富。成茶中含量较多的有:芳樟醇及其氧化物(秋茶13.41%,春茶9.45%)、法呢烯(秋茶10.76%,春茶4.71%)、橙花叔醇(秋茶8.58%)、己酸,2-丙烯酯(秋茶10.56%)、十六碳酸(秋茶5.12%、春茶1.57%)、植醇(秋茶3.04%,春茶8.61%)、亚油酸甲酯(秋茶5.7%)、γ-亚麻酸甲酯(秋茶3.35%)等,尤其是最后两种成分,在其他茶叶中少有检出。  相似文献   
34.
苦丁茶香气的化学组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采用改进的SDE装置萃取后应用气相色谱和色-质联用技术,分析了苦丁茶香气的化学提成,结果在苦丁茶精油的146个色谱峰中鉴定出91种化学成分,占该精油总量的85.93%,含量较高的十六碳酸,9,12-十八碳二烯酸,1,2-苯二甲酸二异辛酯,1,2-苯二甲酸双(1-甲基)庚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甲基-4-(1-甲基乙烯基)环己烯,丁基-羟基甲苯和2-香豆酮。  相似文献   
35.
36.
用不同的极性柱分子离乌龙茶的香气组分。结果表明:极性柱能够分离出更多的组合,含量亦较高,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7.
广东高香乌龙茶香气成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一、前言 广东高香乌龙茶是从国家级良种凤凰水仙中选育出采的优异单株(品系),其成茶品质优异,花香蜜味,沁人心脾,具有独特的山韵风格。这些优良品系是我省宝贵的茶树品种资源,粤东地区已把种植高香型乌龙茶作为发展三高农业的龙头作物和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38.
英红九号鲜叶芳香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SDE萃取、GC-MS联用分析了英红九号鲜叶中的香气物质,共分离出6个种组分,鉴定了49种化合物,占总组分的93.76%,组分中含量最多的是芳樟醇及其氧化物,其萜烯指数(TI值)高达0.938。  相似文献   
39.
凤凰单枞——蛤古捞乌龙茶的香气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香型乌龙茶——蛤古捞又称蛤干佬、老蛤蟆,系凤凰单枞乌龙茶中以树型取名的优异单株品系,目前已有不少茶农种植。因其具有独特的山韵,而为人们所喜爱,市场卖价甚高,据潮州茶叶公司的同志介绍,96年曾卖到每0.5公斤7000元人民币。效益极佳。笔者于1997年蒙潮安县凤凰镇风溪管理区竹溜村林传美师傅提供了由他自己制作的蛤古捞春茶样品,携回学校后,对其香气特征进行了分析、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0.
一、前言 药茶同气功、针灸一样,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中国,古人早就认识到茶在医学上的重要作用,视茶为“万病之药”。茶,经过历代医学家和养生家的应用、发挥和完善,证明茶是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最佳良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