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6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7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采用轮叶蒲桃(Syzygium grijsii)优株带腋芽的茎段做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在WPM培养基上,当NAA浓度为0.1 mg/L,BA浓度取0.4 mg/L时,轮叶蒲桃的芽诱导率高达80%;在1/2WPM+IBA 0.2 mg/L培养基上生根效果明显,生根率达到75%,移栽成活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2.
小麦新品种济麦21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济麦21的特征特性。其突出特点是高产、稳产、广适、品质优良,并详述了该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大豆对光周期极为敏感,单一品种的适应范围狭窄。大豆品种在不同纬度间的适应性与开花期密切相关。为了获得更多的大豆开花期相关QTL,了解在豆适应机制,利用开花主效位点E1~E4基因型均相同的滑皮豆和齐黄26(E1e2asE3-HaE4)杂交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及前期基于特异长度扩增片段测序(Specific Length Amplified Fragment-sequencing, SLAF-seq)构建的高密度遗传图谱,对大豆开花期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共获得了分布在7条染色体上的11个QTL位点,其中4个位点(qFT8,qFT20-2,qFT14qFT16)为本研究新发现的QTL。同时,研究发现6个QTL(qFT6-1,qFT8,qFT11-1,qFT19,qFT20-1qFT20-2)在2013年和2014年两个环境中稳定存在。对稳定QTL位点间的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4个可能参与开花期调控的候选基因。本研究结果能够为阐明大豆适应性分子机制和广适性分子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高产优质多抗广适大豆新品种齐黄34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新品种齐黄34夏播生育期105天,单产在2 759.7~4 473.0 kg/hm2之间,蛋白质含量42.77%,脂肪含量21.26%,豆腐得率257.17%,抗大豆花叶病毒SC3、SC7株系群,耐涝性强,是一个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大豆新品种。齐黄34的育成说明选择适宜的亲本和采用有效的选育方法对大豆育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用已知的52个抗病基因的全长蛋白质序列在GenBank中对大豆(Glycine max L.)ESTs进行tblastn检索,得到的ESTs具备Score≥100和E-value≤10-10作为侯选的抗病基因同源ESTs (R-gene-like ESTs),利用Phrap软件进行聚类拼接,聚类后的unigene在GenBank数据库中通过Blastx来证实其可能的抗病功能。通过该方法,得到403条与抗病基因同源的ESTs,其中有33个推导编码产物含有NBS-LRR 或TIR-NBS-LRR结构域;102条推导的编码产物含有LRR或PK/LRR结构域;254条推导的编码产物含有PK结构域;其它结构域有14条。证明了应用全长序列进行数据库检索的方法是一种快速高效的基因预测方法,得到的RGA数量多类型丰富,为R基因的克隆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大豆品种产量与主要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4个大豆品种的产量与主要性状进行了相关与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产量与有效分枝、有效荚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呈正相关关系。将产量性状分成3个主因子,第一因子(pc1)主要由有效荚数、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3个性状决定,第二因子(pc2)主要由株高、生育日数和主茎节数3个性状决定,第三因子(pc3)主要由有效分枝和底荚高度2个性状决定。大豆产量主要决定于pc1和pc3,与pc2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量系统在2008年6-11月对4个不同类型的小叶蚊母(Distylium buxifolium,LW06#、LW07#、LW13#、LW18#)进行光合性能测定,结果表明:小叶蚊母4个类型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曲线类型在8月呈双峰型,LW06#在9月转为单峰型,LW07#、LW13#、LW18#仍为双峰型,10、11月均呈单峰型;净光合速率月变化均表现为6-9月逐月下降,10月快速拉升至高点,11月又下降;4个类型小叶蚊母的光饱和点为1 260~1 600μmol·m-2·s-1,光补偿点为7.82~25.71μmol·m-2·s-1,具有很高的光饱点和较低的光补偿点,属喜阳耐阴植物,相比较而言,LW06#、LW07#更适应强光环境,LW13#、LW18#更适合弱光环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浙西南野生小叶蚊母植株及其无性繁殖苗木的性状观测,结果表明:小叶蚊母个体形态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花色、嫩叶叶色、叶形、树体结构和枝条特性、抗寒性、抗病性、开花结果习性等方面。花色可分为2个色系3种颜色;嫩叶叶色可分为2个色系4种颜色;叶片形状可分为3种类型,叶片大小可分为2种类型;树体结构和枝条特性可分为2种类型。可将浙西南小叶蚊母划分为12个园艺类型,其中LHWM01、LHWM02、LHWM04、LHWM05、LHWM11、LHWM12等6个类型具有枝叶密集,树冠紧凑,适应性强,观赏效果好等特点,被选为优良园艺类型,可在今后小叶蚊母产业化生产中直接推广应用,也可作为小叶蚊母新品种培育的优质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9.
对丽水市具标志性林相的天然林——庆元县马蹄凹库区水土保持林的冠层树种调查结果分析,认为该林分冠层树种组成具有4个方面特征。特征一是该林分冠层树种丰富多样,林分共有冠层树种37个,分属20科26属,其中常绿树种21个,落叶树种16个,冠层树种多样性对林相景观产生多方面积极影响;特征二是不同冠层树种在林分中的株数占比和冠幅占比差异大,其中栲树植株数和冠幅面积占比分别为37.73%和47.07%,是该林分的绝对优势种和景观特色种,其新梢期的嫩叶色彩和花期的花色直接形成了该林相3—5月和9—10月的特色观赏期,终年繁茂的枝叶与叶背秀褐色鳞秕也使该林分在非特色观赏期具有较好的色彩背景。马尾松为第2优势种,因叶片无明显彩化期,对林相色彩贡献小,但它树高最高,增强了林冠天际线变化程度。木荷为第3优势种,其春季嫩叶多为红色,5—6月开白色花,对林相春夏景观也有较大正向作用。浙江樟、梧桐等9个树种在样地中仅存1株,对林相景观贡献小;特征三是常绿树种在整个林分冠层树种中占比优势突出,其株数占比为84.91%,冠幅面积占比为88.68%,而落叶树种株数占比为15.09%,冠幅面积占比仅为11.32%,其中山...  相似文献   
20.
轮叶蒲桃优良单株叶片形态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LA-S植物图像分析仪,对9个优良单株的轮叶蒲桃春梢新叶的第1至第5个叶位的叶长、叶宽、叶面积和叶形指数进行测量,根据得出的数据进行叶片形态特征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单株的叶片大小、叶形指数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同单株的叶片发育的过程基本相似,叶长发育略早于叶宽约1个叶位,叶片的形态在叶片成长稳定前是处于一种变化状态中,第4个叶位的叶片基本发育成形.通过对优良单株叶片形态特征的对比分析,了解不同类型在相同环境下叶片的生长特征,试图为今后开发和利用提供更精确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