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111篇
农作物   1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提高机插秧育苗基质的秧苗素质和使用效果,本研究以常规机插秧育苗基质柴米河基质为研究材料,通过不同方式添加机插秧育苗专用肥育苗伴侣,研究对基质育苗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育苗伴侣培肥机插秧育苗基质,其株高、叶龄、茎基宽、单株叶面积、SPAD值、根体积、百苗干重、壮苗指数等秧苗素质均显著提高;基质中碱解氮、速效磷含量显著提高,并提高了秧苗体内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了GS、GPT、GOT、SOD等酶活性;移栽大田后,增产显著。其中,将育苗伴侣与基质拌和、施用于盘下苗床上效果更佳。通过育苗伴侣培肥基质,是解决目前基质易脱肥落黄、秧苗素质不稳定的有效途径,育苗伴侣使用越早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82.
江苏“三系”杂交粳稻育种现状及改良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苏是“三系”杂交粳稻育种研究较早的省份,“九五”以来,取得长足进步,冲破了多年徘徊不前的局面,亲本创新力度加大,稻米品质明显提高。但可供大面积生产推广的强优势组合偏少,产量和品质竞争优势不突出。文章中从育种的技术角度提出了品质改良、高异交结实特性不育系转育、偏粳型特异亲和性恢复系选育及塑造充分体现籽粒优势的F1理想株型等育种思路。  相似文献   
83.
中粳稻扬粳186的生育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粳稻扬粳186的生育特性及栽培技术戴正元孔祥斗张宝群夏广宏赵步洪谭长乐张洪熙(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扬州225002)扬粳186系我所用扬粳201与黄金晴杂交育成的中粳新品种。1996年春通过省级审定并定名。据不完全统计,至1995年该品种已累计推广...  相似文献   
84.
优质杂交籼稻丰优香占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丰优香占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以优质不育系粤丰A为母本,优质恢复系R6547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优质杂交籼稻新组合。  相似文献   
85.
育苗伴侣壮秧肥在水稻机插秧上的应用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育苗伴侣壮秧肥作机插秧育苗基肥,研究其应用效应,结果表明:与常规壮秧肥相比,育苗伴侣壮秧肥不仅能提高出苗率、成苗率,防止青枯死苗、黄苗、红苗的发生,而且能提高秧苗素质,增加盘根力度,增大秧龄弹性.移栽大田后,分蘖发生早,叶面积指数高,干物质积累多,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86.
不同基因型水稻种质对黑条矮缩病抗性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对包含不育系、中籼稻恢复系、粳稻恢复系和常规粳稻等不同类型在内的175份水稻种质进行水稻黑条矮缩病的自然诱发鉴定,同时调查粳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病率,通过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抗感分类和评价.结果表明: 水稻黑条矮缩病与条纹叶枯病呈相互独立的遗传关系;不同基因型水稻种质对黑条矮缩病的抗性存在极显著差异,可分为抗/高抗、中抗、中感、感和高感等5种类型,三系早籼稻不育系基本为感或高感型,绝大多数的中籼稻恢复系为抗病型,通过籼粳杂交培育的粳稻恢复系基本为感或中感型,而常规粳稻中分布有抗、中抗、中感、感和高感的不同基因型.筛选抗性种质,加以创新和改良,可有效开展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育种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87.
转基因水稻株系的纹枯病抗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通过基因枪转化获得的41个转水稻碱性几丁质酶和苜蓿β-1,3-葡聚糖酶基因(RC24和β-1,3-Glu)的高世代纯合株系进行纹枯病抗性接菌鉴定,结果表明不同转基因系间抗性存在极显著差异,聚类分析可分为抗、中抗、中感、感病四种类型,但其中92.1%的株系属中抗或中感类型;选择不同抗感类型的代表性株系,测定其几丁质酶活力,结果显示中抗、中感、感病类型转基因株系表达的几丁质酶活力与其纹枯病抗性表现呈现一致性,而抗病类型表达目标基因编码的酶活力低于中抗类型;接菌诱导后,在不同时间或同一植株的不同部位检测,转基因系的几丁质酶活力因其组成性表达而无明显差异,而未转基因的对照品种在诱导后不同时间其几丁质酶活力表达呈“峰”式曲线分布,同一植株不同空间位置的酶活力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8.
利用DD-PCR技术研究扬稻6号基因的差异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DD-PCR技术对扬稻6号参与的强优势组合(扬两优6号和两优培九)、明恢63参与的弱优势组合、R13参与的中强优势组合以及亲本的基因表达进行了分析。根据基因在杂交组合和双亲中的表达情况分为8种类型,统计30个引物组合在11个参试材料中的表现,获得314组差异条带,大小在250bp至1000bp之间,其中强优势组合的差异表达带型UNP1、UNF,和ABF。明显低于弱优势组合,而DMP2和MONO则明显高于弱优势组合。用8种类型所占的比例对各参试材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扬稻6号参与的强优势组合和明恢63参与的弱势组合明显被分为两类,两者在基因表达模型上存在一定差异。此外,在基因表达水平上探讨了扬稻6号杂种优势的特殊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89.
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技术是以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研制发明的高吸水种衣剂"无盘抛秧剂"为核心技术,实施包衣旱地育苗,培育壮秧,并在秧苗根部形成"吸湿泥球",利于抛植立苗,这种方式既综合了塑盘旱育抛秧的带土抛植、易抛秧、易立苗的优点;又综合了肥床旱育抛秧秧龄弹性大、可培育中、大苗壮秧、利于高产的优点,是将旱育秧技术和抛秧技术相集成的稻作新技术.  相似文献   
90.
以转Cry1Mb基因的水稻株系TS.9(后命名为克螟稻)为种质,与优良亲本杂交,在分离世代,通过与目标基因紧密连锁的潮霉素抗性作为筛选标记,结合田间农艺性状选择,获得目标基因位点纯合的新品系。Cry1Mb蛋白含量检测结果表明大多数新品系携带的靶基因在经杂交重组、自交纯合后保留了原亲本高效表达的特性。抗虫鉴定结果表明,对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稻纵卷叶螟等(Cnapha locrocis medinalis)鳞翅目害虫表现高抗性能,同时,在株高、生育期、产量构成因子等重要农艺性状上也有显著改良。从而,对转基因水稻种质的育种利用途径和选择方法作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