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5篇
  6篇
综合类   78篇
农作物   46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为探明不同基因型棉花棉铃物质累积特性及其糖代谢生理基础,以科棉6号和泗棉3号为材料,通过大田栽培试验,研究了2个基因型棉花的棉铃物质累积、分配特征及其碳水化合物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科棉6号棉铃干物质快速累积期持续时间长而累积速率平缓,最终干物质累积量高;泗棉3号棉铃干物质快速累积期持续时间短而累积速率高,最终棉铃干物质累积量低。科棉6号棉铃对位叶干重高且干重下降平缓;泗棉3号棉铃对位叶干重铃龄初期低,达到峰值后急剧下降;科棉6号棉铃铃壳率低于泗棉3号,纤维率高于泗棉3号。在棉铃发育过程中,科棉6号棉铃对位叶中碳水化合物含量、转化率均高于泗棉3号,棉铃尤其是种子中碳水化合物在铃龄初期高后期低。上述结果表明,"源"叶的功能期和碳水化合物水平、"库"器官对碳水化合物转化和利用的能力是2个基因型棉花棉铃物质累积和分配差异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92.
试验以新棉33B为材料,于2007年和2009年在江苏南京(32º02′N,118º50′E)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防雨棚的水泥池中进行。以正常灌水(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5%±5%)为对照,于棉花中部(6~8)果枝开花时进行渍水7 d和14 d (保持地面2~3 cm的水层)处理。研究花铃期渍水对棉铃对位叶蔗糖代谢及铃重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花铃期渍水条件下棉铃对位叶可溶性糖、蔗糖、淀粉含量增加,蔗糖/淀粉比值下降,且随渍水持续期的延长变化幅度增大,表明花铃期渍水致使叶片蔗糖外运受阻且随渍水时间的延长外运受阻加重;棉铃对位叶蔗糖磷酸合酶、蔗糖合酶和酸性转化酶活性增强,且随渍水持续期的延长和果枝部位的上升而增大;棉铃对位叶可溶性糖、蔗糖和淀粉含量与蔗糖磷酸合酶、蔗糖合酶及酸性转化酶活性显著正相关(P<0.05),表明渍水条件下蔗糖代谢被激活但并未促进叶片蔗糖的外运,铃重随果枝部位上升和渍水持续期的延长下降幅度增大。这是渍水条件下铃重下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3.
三种固液分离设备处理猪场粪污的效果及成本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螺旋挤压式固液分离机、滚轴过滤固液分离机和卧式螺旋沉降离心机3种固液分离设备的性能,用这3种设备对猪场粪水进行固液分离,检测处理后的液体的固体悬浮物含量、COD(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并对处理成本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卧式螺旋沉降离心机处理的粪水固体悬浮物较少,COD值和总氮总磷含量较低;螺旋挤压式固液分离机和滚轴过滤固液分离机能耗较低;卧式螺旋沉降离心机的附加投入较小。综合分析后认为用卧式螺旋沉降离心机对猪场粪水进行初步处理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94.
总结提出了鲁南地区青贮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播前整地、品种选择和种子处理、适期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鲁南地区青贮玉米高产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5.
设5种密度处理,研究了密度对玉米新品种鲁原单22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对产量有显著影响,在一定范围内产量随密度增加先增加再下降,群体产量潜力随密度提高而增加,而收获指数降低。该品种适宜的密度范围是6 56~7 5株/m2。  相似文献   
96.
江苏省棉花育苗移栽的研究起始于50年代,到70年代后期得到推广应用,目前育苗移栽面积约占全省棉田总面积的90%以上。同时,在棉花育苗移栽的基础上,研究示范和推广了移栽地膜棉,目前移栽地膜棉面积占全省棉花育苗移栽面积的60%以上。由于移栽地膜棉和露地移栽棉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以及生产经验的总结和提高,江苏省棉花单产一直处于全国前列,其中1996~1998年三年全省平均单产皮棉达1129.5kg·hm-2,并在生产中出现了移栽地膜棉每公顷皮棉超1875kg,露地移栽棉亩产皮棉超1500kg的高产示范方。预计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棉花育苗移栽的关键配套技术仍是我省棉花持续、稳定发展的技术支撑。本文是按照GB/T1.1—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的要求,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林厅提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和江苏省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编制的“棉花育苗移栽亩产皮棉100~125 kg栽培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7.
科棉1号棉铃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高品质棉花品种科棉1号为试材,以常规棉花品种苏棉15号为对照,探讨高品质棉棉铃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高品质棉棉铃对位叶GA3和ZR含量高于常规棉,具有较强的“叶源”生理优势;棉铃发育前期铃壳和籽棉中较高的IAA、ZR含量(开花30d内)及CA3含量(开花20d内)共同诱导棉铃体积的增大和籽棉的充实;与常规棉相比,高品质棉棉铃发育后期(开花30d后),棉铃对位叶和铃壳及籽棉中ABA含量都呈缓慢增加动态,这是其棉铃铃重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8.
棉花高产足肥下化学调控与棉铃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明确了棉花高控极端地抑制了棉花的营养生长,棉花的光合源不足,导致中、后期结铃减少,单铃子棉重、种子数、衣分、衣指比适控处理下降,且铃壳增厚的负向效应。提出即使在高肥水的条件下,也不能盲目提高化控的次数和剂量  相似文献   
99.
剖析了江苏省高效立体种植现状,分析了棉田立体种植后产生的问题,对江苏省立体种植棉田内无公害配套栽培的单项技术、高效立体种植模式、茬口布局、抗病虫品种、生物农药、包裹配方肥施用等技术开展了研究,集成完善了棉田无公害立体种植配套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00.
中早熟高产多抗玉米杂交种鲁原单22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鲁原单22号(原代号LYD9901)是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育成的一个紧凑、高产新玉米杂交种.该杂交种的育成成功地解决了高产与熟期的矛盾,以其丰产、稳产、优质、抗病、抗倒和熟期适宜等特点而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