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8篇
农学   18篇
  1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14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云南省布朗族作物遗传资源土著知识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促进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生物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采用国际通用的土著知识调查方法,调查了云南省布朗族作物遗传资源土著知识现状.结果表明,布朗族地区作物遗传资源土著知识丰富多样,包括对农作物资源的传统习惯用法、医疗保健用法和宗教用法,采食野生蔬菜、野生果实和野生食用菌等,以及对药用植物资源的识别与利用.通过对22个布朗族村的调查,获得新的作物种质资源290份,采集到作物遗传资源土著知识信息70余条,初步掌握布朗族地区作物遗传资源的基本现状,发现作物遗传资源正在减少,传统农耕文化正在悄然演变的事实,并针对布朗族地区作物遗传资源土著知识遗忘丢失现状,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62.
云南普米族地区农业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8年至2009年对云南省普米族较集中的玉龙、宁蒗、兰坪、维西4个县的18个乡(镇)32个村与普米族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业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收集与整理,共收集到农业植物资源284份.本文对当地农业植物资源现状和调查、收集到的资源种类及其利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对4个调查县普米族地区农业植物资源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普米族地区社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3.
 调查收集了80份布朗族当前仍在种植的稻作地方品种,利用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72对SSR引物,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出271个等位基因,平均每对引物3.764个;197个有效等位基因,平均每对引物2.739个;多态性信息含量变幅为0.163~0.827,平均为0.582;稀有等位基因数20个。云南省内3个不同地区布朗族种植的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有差异,表现为勐海县>双江县>墨江县。地方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111~0.875,平均为0.411;在相似系数0.266处可以将供试品种分为籼粳两大类,但不能再将布朗族同一集居区的地方品种完全聚成同一亚类,暗示着布朗族不同集居区的条件对地方品种进化的影响还比较有限。最后还就布朗族对地方品种多样性的贡献及可能的原因等进行了讨论分析,对如何防止地方品种收集中同名异种和同种异名问题发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4.
不同地理来源水稻品种的SSR分子标记遗传相似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评价云南水稻品种与国内外水稻品种间的遗传相似性,利用48个SSR分子标记对90个来自9个不同国家的水稻品种进行遗传相似性分析,结果共检测到269个等位基因(Na),平均每个SSR标记检测到5.604个,变幅为3~10;共检测到159.775个有效等位基因(Ne),平均为3.329,变幅为1.578~6.090;每个SSR标记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幅为0.366~0.836,平均为0.661。90个水稻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变幅为0.021~0.875,平均为0.328。90个品种在相似系数0.212处分为籼、粳两亚种类群;聚类树形图能划分品种的地理来源;亚种内,粳型品种较籼型品种的遗传相似度高。云南粳稻育成品种的遗传相似性较高,云南水稻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较高,应加强对云南水稻地方品种的有效保护和籼粳分化等研究。  相似文献   
65.
1989—1991年,我县对11头不孕牛进行了催奶试验,结果10头牛产奶,成功率91%。其中,有4头牛记录齐全,经济效益显著。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牛选用不孕的育成母牛和经产母牛,年龄在2-8岁左右,中上等膘情,体质健康,乳房形态与结构正常,生殖器官发育完善的进行试验。 (二)药物与用法不孕奶牛催乳注射液,是由西北农业大学王建元教授和西安市草滩兽药厂研制生产的。该药由两种针  相似文献   
66.
本研究利用回交方法将抗白叶枯病新基因Xa22[t]导入云南高原区主栽品种滇粳优1号,在BC3F1群体中利用PCR分子标记对目标性状和背景进行辅助选择,结合田间接种鉴定,选出了5株抗病性和农艺性状均符合要求的植株,改良了滇粳优1号的抗病性,并为今后的抗病分子育种工作提供相应的信息。  相似文献   
67.
 从云南高原粳稻区采集分离36份白叶枯病菌株,在包括初步选定的7个高原粳稻白叶枯病菌鉴别品种(毫糯扬、TN1、黄玉、珍珠矮、IR26、南粳33、金南风)在内的29个水稻品种上测定致病型,进一步明确了这7个鉴别品种的有效性。发现菌株与品种之间具有交叉互作反应,菌株与品种之间存在质的特异性互作关系;利用这套鉴别品种可将36个菌株划分为9个致病型,其中Ⅴ型菌为优势菌群,Ⅶ型菌为毒性菌群。云南高原粳稻区的主栽品种多数感病。稻种资源IRBB21(Xa-21)、扎昌龙(Xa-22t,Xa-24t)、IR1545-339(xa-5)对所有参试菌株均表现抗病,在云南高原粳稻育种中具有较好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68.
为明确氮素形态及其配比对三七根腐病发生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5种不同氮素形态配比(铵硝配比分别为0∶100、25∶75、50∶50、75∶25和100∶0)及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侵染对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 F. H. Chen]生长、有效成分以及抗性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三七生物量和皂苷含量无明显影响,铵态氮(${NH_{4}}^{+}-N$)可促进可溶性糖的累积;病原菌侵染使三七叶绿素、可溶性糖和黄酮含量降低,随着${NH_{4}}^{+}-N$比例的增加,病情指数增加,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升高,同时伴随酚类和木质素的累积。综上所述,低铵硝配比(特别是25∶75)有利于三七的生长,可降低三七病情指数,减轻三七根腐病的发生。本研究从氮肥施用层面为三七根腐病的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9.
 对南京11,光壳稻和巴利拉或秋光配制的单交、测交28个组合F1,F2及其亲本在云南籼粳交错区的宜良县进行育性鉴定分析表明:(1)云南光壳稻与籼粳杂种F1易受低温影响,其广亲和基因难以表达。南京11与矮嘎、明子谷、木帮谷、毫秕、镰刀谷、末烈谷等光壳稻杂种F1和F2代的育性表达基因不同,F1的育性表达基因易受环境影响;但F2育性表达符合广亲和基因的遗传模式;并受主基因控制。(2)南京11,光壳稻与巴利拉测交组合F1单株多数为不育株,不育株与可育半不育株比例符合X2检验1∶1理论值的分界以5%和10%居多。(3)云南光壳稻与籼粳杂种育性基因的表达与环境因子密切相关,秋光的S-8育性恢复基因与该基因属于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70.
云南省野生稻资源现状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述1998年赴云南省滇西南地区考察收集野主稻的概况,介绍该地区三种野生稻生态学、生物学特性及其生境受破坏、野生稻濒危消失情况,建议采取有效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