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5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9篇 |
基础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23篇 |
农作物 | 4篇 |
水产渔业 | 3篇 |
畜牧兽医 | 26篇 |
园艺 | 1篇 |
植物保护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1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2篇 |
2003年 | 2篇 |
2001年 | 1篇 |
1999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鸡源致病性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与遗传进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解鸡源奇异变形杆菌的耐药情况、致病力和遗传特征,本试验从凉山地区分离得到2株细菌(YLF1、WS),通过培养特征、镜检特征和16SrRNA序列测定对分离菌进行鉴定及致病性试验;采用(K-B)法检测分离菌对14种常用抗生素(包括β-内酰胺类、头孢烯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的敏感性;并与GenBank中公布的21种不同来源的变形杆菌16SrRNA基因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YLF1、WS菌株均具有迁徙性和β-溶血生长特征,镜检为革兰氏阴性长短不一的杆菌或球菌,经16SrRNA基因鉴定与GenBank中奇异变形杆菌同源性均在99%以上,YLF1、WS菌株确定为奇异变形杆菌,均表现为多重耐药,耐药率分别为78.6%(11/14)和71.4%(10/14);雏鸡致死率均为80%;YLF1、WS菌株与日本人体分离株、中国新疆黄牛分离株和中国广东土壤分离株同源性最高,达99.9%;与来自中国河南、中国新疆及印度的鸡源奇异变形杆菌同源性较高(98.9%~99.3%),遗传关系密切。表明凉山地区鸡群中存在奇异变形杆菌感染,分离株有较高的致病力和较强的耐药性,也提示分离菌可能来源于环境、感染鸡或其他动物,同时存在人畜共患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22.
叶面施肥对洛阳牡丹促成栽培开花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洛阳红、胡红等品种促成栽培过程中叶面喷施微量元素、尿素、磷酸二氢钾等可明显增大牡丹花冠,增深花色,加深叶面绿色,提高牡丹观赏价值和商品质量。 相似文献
23.
24.
25.
26.
27.
观赏辣椒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观赏辣椒种质资源的农艺和观赏性状,为观赏辣椒在家庭园艺中应用及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对40份观赏辣椒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单株果数和单果质量的变异系数最大,最易发生变异,株幅的变异系数最小,遗传最稳定。22个性状的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2.06。株高与株幅、主枝长、单株果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叶形呈极显著负相关;株幅与叶形和花梗着生位置呈极显著负相关;果实横径与单果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株果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果实纵径与果顶形状呈极显著负相关;单果质量与单株果数、果形呈极显著负相关;老熟果色与花冠色、花柱颜色呈极显著正相关;叶形与叶缘和果形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缘与花梗着生位置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花冠色呈显著负相关。上述主要农艺性状数据及其相关性,可以为后续筛选适合家庭园艺种植的观赏辣椒品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8.
锈色粒肩天牛生态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锈色粒肩天牛(Apriona swainsoni)是危害国槐(Sophora japonica)的重要蛀干害虫,研究其生态学特性,对锈色粒肩天牛的预测预报及有效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河南省不同地理区域的受害国槐抽样调查,发现锈色粒肩天牛的发生危害与地域、胸径、枝干方位、树木生理状况、温度、降水、温湿系数等环境生态因子有密切的关系。结果表明,以胸径19~32 cm的国槐树木受害较重,以树木西南向虫口密度最大;气温与虫害发生呈正向变化,而降水量、温湿系数与虫害发生呈反向变化。 相似文献
30.
砂磨机制备铜基营养保护剂悬浮剂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铜基营养保护剂悬浮剂的悬浮率和稳定性,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方法,从浆料质量分数、研磨转速、研磨介质与浆料质量比及研磨时间4个因素出发,研究了通过砂磨机制备铜基营养保护剂悬浮剂的优化工艺。结果表明:研磨转速对制剂粒径影响最大;研磨介质与浆料质量比对制剂分散颗粒比表面积影响最大;浆料质量分数对粒径和比表面积的影响均最小。其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浆料质量分数60%,研磨转速1 500 r/min,m(研磨介质):m(浆料)=1.5:1,研磨时间80 min。在此条件下,所得铜基营养保护剂悬浮剂的悬浮率均大于90%,且其分散性、水质适应性和水温实验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研究结果可为铜基营养保护剂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及工艺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