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阿维菌素在稻田生态系统中的残留分析及消解动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在稻田水、土壤、稻株和稻谷中阿维菌素残留量的测定方法,并试验了阿维菌素在稻田生态系统中的残留动态及最终残留量.样品采用甲醇提取,二氯甲烷萃取,经弗罗里硅土柱净化后,采取反相HPLC-UVD方法测定.该方法的添加回收率为收率83.25%~98.49%.变异系数为2.35%~4.81%,最低检出浓度为0.001 mg/kg,最低检出量为1.0×10-10g.残留动态试验结果表明,阿维菌素按推荐使用剂量(9 mg/kg)和2倍推荐使用剂量(18 mg/kg)施药,它在稻田水、土壤和稻株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17~1.49 d、1.19~1.35 d和1.60~1.64 d.在推荐使用剂量和2倍推荐使用剂量施药3次的情况下,最后1次施药距收获间隔期14 d,阿维菌素在稻谷内均未检出.  相似文献   
12.
弱筋小麦扬麦9号5个密度处理生育后期光合特性及光合产量存在着差异,以基本苗240万/hm2处理的旗叶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含量,群体LAI变化、群体叶面积指数垂直分布、群体透光率垂直分布及旗叶、籽粒中合成的蔗糖含量等几个重要光合指标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且其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品质也符合国标弱筋小麦优质水平的要求。研究结果表明,弱筋小麦扬麦9号高产优质栽培应合理增加基本苗,科学运筹肥水,协调好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提高后期群体光合能力,增加光合产物的合成与积累,是实现其高产优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采用点滴法在室内测定了阿维菌素对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生物活性,并研究其田间防治效果及对天敌的安全性.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LD_(50)值分别为0.0199μg/g和0.0252μg/g,其活性分别是丙溴磷的37.48倍和17.59倍、毒死蜱的36.24倍和21.42倍.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8%阿维菌素乳油(ai)9~18 g/hm~2处理对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4.08%~82.22%和79.04%~87.19%,显著优于对照药剂50%丙溴磷乳油(ai)360g/hm~2处理和480g/L毒死蜱乳油(ai)360 g/hm~2处理.阿维菌素对稻田天敌蜘蛛和黑肩绿盲蝽的消长有一定影响,9~13.5 g/hm~2处理药后14天对蜘蛛和黑肩绿盲蝽虫口减退率分别为18.75%~30.21%和22.57%~33.94%,显著低于对照药剂丙溴磷360g/hm~2处理和毒死蜱360 g/hm~2处理;18 g/hm~2处理药后14天对蜘蛛和黑肩绿盲蝽虫口减退率分别为47.92%和39.29%,与两对照药剂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根据扬州市职业大学园艺技术专业特种蔬菜生产技术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实验教学,特别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自主实践学习等方面探讨了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通过改革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使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5.
为了适应新世纪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对植物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一定的改革探索和实践。采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并结合室外现场教学等方法,将理论知识与感性认识相结合,活跃了学生的学习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明显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弱筋小麦宁麦9号优质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及形态特征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以优质弱筋小麦品种宁麦9号为试验材料,通过密肥试验,分析优质高产、优质、高产3种群体的差异,探讨弱筋小麦单产6 000 kg·hm-2左右的优质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形态特征和栽培技术.结果表明与中强筋小麦相比,弱筋小麦栽培采取"适度增密,适量减氮,施氮前移"措施,能较好地协调优质与高产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18.
为了解弱筋小麦植株衰老特性与籽粒产量及品质形成的关系,选用弱筋小麦扬麦9号,设置不同的氮肥处理,测定和分析了植株生育后期旗叶光合特性和衰老特性及品质指标.结果表明,低氮(180 kg/ha)和高氮(240 kg/ha)在氮肥比例[基肥∶壮蘖肥(5叶期施)∶拔节肥(倒3叶施)∶孕穗肥(倒1.5叶施)]为7∶1∶2∶0时的两处理生产的籽粒品质均符合国标(GB/T 17893-1999).施氮量180 kg/ha、氮肥比例5∶1∶2∶2处理植株生育后期净光合速率、Rubisco含量、SPAD值、POD和SOD酶活性在品质符合国标的处理中最高,旗叶蔗糖含量高,籽粒转化蔗糖能力强,产量最高;施氮量240 kg/ha、氮肥运筹5∶1∶2∶2处理,虽然有效延缓了植株衰老,产量最高,但籽粒品质不符合国标.说明弱筋小麦扬麦9号后期衰老速率快虽有利于降低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但不利于产量提高;延缓衰老虽有利于产量提高,但易致品质下降.本试验条件下,弱筋小麦扬麦9号采用施氮量180 kg/ha、氮肥运筹5∶1∶2∶2的栽培方式,后期衰老速率适度,有利于品质改善,产量亦较高.  相似文献   
19.
以中筋小麦品种扬麦12号为试验材料,通过氮肥试验初步明确扬麦12号优质高产株型指标和群体质量,并研究其与产量、品质之间的关系,以及氮肥对中筋专用小麦优质高产株型指标与群体质量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剑叶宽、倒2叶宽、比叶重与籽粒产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关系,剑叶比叶重、倒2叶宽与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剑叶、倒2叶的长宽比与湿面筋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产量、蛋白质、湿面筋含量与株高相关,但不显著;上层根数与单穗重正相关,但不显著.在本试验条件下,中筋小麦扬麦12号在基本苗150万/hm2的基础上,以施氮量240 kg/hm2、氮肥运筹基肥:壮蘖肥、拔节肥、孕穗肥3∶1∶3∶3处理利于优质高产群体的建成.  相似文献   
20.
瑞典的国家森林资源调查开始于1923年,从1953年起,外业调查成为一种连续性的作业,每年都抽取全国的部分地区进行调查。调查工作已经为制定森林资源调查规划,及国家,地方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情报。收集的情报越来越详细。系统抽样从一开始就得以应用。从1953年开始了所谓的“方阵”方法的应用,即沿方形各边设置样地。至今仍然使用临时样地,为了适应森林资源的消长情况,将在1983年使用部分复位的抽样技术设立固定样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