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27篇
  20篇
综合类   77篇
农作物   4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目的】  探明伊犁河谷麦?豆轮作体系下施氮对夏大豆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筛选出夏大豆高产的周年施氮组合。  【方法】  于2016—2018年在新疆伊宁县进行小麦?大豆轮作田间试验。前茬冬小麦设4个施氮水平,分别为0、104、173、242 kg/hm2,即WN0、WN1、WN2、WN3处理;在小麦各处理基础上,再设夏大豆3个施氮水平,分别为0、69、138 kg/hm2,即SN0、SN1、SN2处理。从大豆出苗后20天起,每10天取一次植株样,测定不同部位的氮素含量和生物量,收获期测产量及其构成,计算夏大豆的氮素利用效率。  【结果】  前茬麦季及大豆当季施氮量均显著影响夏大豆干物质及植株氮素积累量。在麦季施氮0~173 kg/hm2范围内,夏大豆当季施氮有利于增加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及各器官氮素积累量,且小麦季施氮水平越低,夏大豆当季施氮对干物质积累及植株氮素积累的作用越显著。在麦季施氮量为173 kg/hm2时,夏大豆季施氮可增加产量,且以SN1处理产量最高;而当小麦季施氮量为104和242 kg/hm2时,夏大豆季SN1和SN2处理产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在前茬小麦季施氮的基础上,夏大豆当季氮肥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及偏生产力均随当季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  【结论】  在伊犁河谷冬小麦?夏大豆轮作体系下,前茬麦季施氮173 kg/hm2基础上,夏大豆当季施氮69 kg/hm2可获得较为理想的夏大豆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2.
遮光条件下氮肥用量对棉铃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模拟果棉间作遮光条件下采用裂区试验方法,研究不同光照、施氮水平对棉铃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和氮肥共同影响着棉铃生长发育和产量的高低,且光照比氮肥的影响更大;遮光使棉铃体积减小、棉铃干物质积累下降、发育推迟;遮光施氮量为0kg/hm2(N0)、320kg/hm2(N1)、480kg/hm2(N2)处理棉铃体积分别比对照(光照处理)减少2.1%、5.6%、3.7%,铃壳、棉籽、纤维干物质最大积累量分别减少11.8%、8.1%、5.4%,适当增加施氮量会减少其降低程度;遮光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的棉花平均产量比自然光照减少56.9%,中等施氮处理(N1)能获得相对最高皮棉产量(2 931.28kg/hm2),其分别比未施肥处理N0和高施肥处理N2增产63.97%和17.94%。因此,在新疆果棉间作模式下,通过合理增施氮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因遮光导致的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103.
施氮量对北疆滴灌复播大豆光合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揭示不同施氮量对北疆复播大豆光合生理及产量的影响,以黑河43为试验材料,大田滴灌条件下设置了不施氮(N0)、150 kg hm~(-2)(N1)和225 kg hm~(-2)(N2)3个处理,研究施氮量对复播大豆叶面积指数(LAI)、叶绿素含量(SPAD值)、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光合参数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复播大豆的LAI、SPAD值在其整个生育期内均表现为:N1N2N0;与N0相比,N1、N2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等(T_r)及气孔限制值(Ls)均有所增加,且各指标N1均高于N2;各处理不同生育时期胞间CO2浓度(Ci)为N0N2N1,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L)为N1N0N2。产量以N1最高,为3841.23 kg hm~(-2),分别比N0、N2处理增加了24.46%、9.04%,差异显著(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北疆复播大豆的适宜施氮量为0~150 kg hm~(-2)之间。  相似文献   
104.
钾素是棉花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不同土壤钾水平对棉花光合作用及产量的影响,为棉田钾素养分管理提供理论支撑.田间试验在河南省安阳县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试验农场进行,裂区设计,主区设置了高(速效钾135.6 mg/kg)、中(速效钾123.37 mg/kg)、低(速效钾109.73 mg/kg)3个土壤...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筛选适宜玉米种子延迟发芽的包衣处理,为新疆南疆地区玉米茴香间作同期机械播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于喀什岳普湖县进行玉米高分子材料包衣处理田间试验.[结果]包衣的A、B处理均达到延迟发芽的目的,比同期播种未包衣的C处理分别晚出苗6和17 d,其中B处理出苗时间正好与适期播种的CK出苗时间相一致,达到了预定的出苗时间,但其出苗率很低,只有51.3;,影响了最终的产量,使其产量在各处理中为最低水平,分别比未包衣的C处理减产32.45;,比适期播种的CK减产27.41;.播期和包衣对玉米株高和穗位高有一定影响,而对双棒率、果穗长、穗粒数、百粒重等果穗特性无影响.在全生育期包衣处理对玉米的叶面积指数影响较大,在玉米生长的中后期,包衣处理的叶面积指数始终低于未包衣的.[结论]种子包衣实现延迟发芽,最为关键的是要解决延迟发芽时间与出苗率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6.
通过对雹灾后的5个陆地棉品种(系)的现蕾强度、成铃强度、净同化率(NAR)、群体生长率(CGR)等主要形态生理指标和产量的研究,得出冰雹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与棉花品种的抗逆性大小、冰雹的危害程度、以及受灾后所采取的管理措施有关;筛选出了受雹灾后,具有较强恢复力和自养能力的品种(系),同时提出了不同受害级别棉花的抗雹灾农艺措施.  相似文献   
107.
于2007年以不同连作年限棉田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连作5 a、8 a、12 a年和15 a棉田土壤容重、土壤氮、磷、钾养分及微生物区系的变化规律,以揭示长期连作造成棉田减产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棉农自主经营管理条件下,棉田土壤容重并未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呈现有规律的变化。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速效磷、全氮、全钾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土壤有机质以及土壤速效钾含量则是连作8 a之后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呈下降趋势。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棉田土壤微生物总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连作8 a、12 a、15 a棉田的土壤微生物总数平均值分别比连作5 a的下降了40.1%、46.7%、52.4%,而且微生物菌群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总体表现为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减少,真菌数量增加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分析周年不同施肥组合对土壤有机碳及大豆产量的影响,筛选最佳施肥组合,为伊犁河谷地区周年施肥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小麦季施肥,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CK(无肥)、A(氮肥)、B(有机肥)、C(有机肥+氮肥),副区为大豆季施肥,在主区A、B、C三个处理上基础上设置不追施氮肥和追施氮肥150 kg/hm2两个施氮水平。研究不同施肥组合对土壤有机碳(SOC)、易氧化有机碳(EOC)、碳库管理指数(CPMI)及产量的影响。【结果】随着土层(0~100 cm)深度的增加各处理土壤SOC、EOC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对CPMI的影响无明显规律;A1、A2、B1、B2处理的土壤SOC、EOC含量在土层深度为20~30 cm处达到最高值而各处理无显著性差异,但C1、C2在30~40 cm达到峰值与各处理达到显著性水平(P < 0.05);就两年土壤0~100 cm 各土层CPMI均值来说均为C1处理表现最高;(C1)处理比周年施氮处理(A2)和对照(CK)分别高出8.3%、50.62%;产量与土壤SOC、EOC、CPMI具有显著性相关。【结论】C1处理不仅可以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固碳能力,还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在滴灌条件下小麦复播大豆农田筛选出最有利于固碳高产的周年施肥组合。  相似文献   
109.
本研究在1987年—1989年大田对比试验的基础上,根据系统工程学“最佳模拟配合法”(The best modeling of approach)的原理,采用四因素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试验,选择播种量、种肥数量、播种方式、中耕次数作为栽培模式的决策变量,组建了旱地小麦栽培数学模型,确定了优化综合农艺措施组合方案,为实现早地小麦中产栽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0.
为了探讨在2种密度水平下不同熟性棉花品种花铃期的光合特性,为南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以3种熟性品种(早熟、中早熟、中熟)棉花为材料,在常规密度(21.00万株/hm~2)和低密度(5.25万株/hm~2)下研究花铃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低密度下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略高于常规密度,在低密度下净光合速率存在早熟>中早熟>中熟现象,在常规密度下则表现为中熟>中早熟>早熟。在2种密度下3种熟性叶片SPAD值均呈现倒四叶>倒三叶>倒二叶>倒一叶的现象,叶片SPAD值呈现早熟>中早熟>中熟现象。低密度下的单株铃数、单铃重均高于常规密度,但是由于单位面积株数的差异,低密度下的产量依然低于常规密度。2种密度下的产量性状表现为中早熟>中熟>早熟。因此,在南疆自然生态条件下,选择21.00万株/hm~2的常规密度和中早熟品种组合能发挥群体优势,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