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56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优质早籼型水稻温敏核不育系HD9802S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HD9802S是用湖大51与红辐早杂交,通过低温选择和人工气候箱鉴定育成的早籼型水稻温敏核不育系。HD9802S不育起点温度为日均温23-24℃,耐低温期为5 d。HD9802S不育性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其不育基因与培矮64S、1103S的核不育基因不等位,与香125S、株1S的核不育基因等位,HD9802S外观品质优,配组育成的杂交早稻新组合两优287、两优25、两优42、两优17和两优1号等杂种优势较强,稻谷品质分别达国标1级或2级优质稻谷标准,均已通过省级以上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2.
一、选址与建造要求交通便利,电力供应有保障,海、淡水提取方便,且周边无污染源。每个育苗池塘面积以4~6亩为宜,水深要求能达到1.8~2.2米;池塘长方形东西走向,长宽比16∶9;堤坝不宜过高(过高易挡风,不利于气体交换),在不影响堤坝稳定性前提下尽量陡立,在土质较易流失地方建池,需沿水边设30厘米高挡泥网。每个塘口配备翻车式增氧机1台。陈年育苗土池每年都应彻底清淤消毒,先用挖掘机把淤泥彻底铲  相似文献   
13.
运用实验生态学和组织学方法研究了单环刺螠的性比、性腺指数、繁殖力、胚胎与胚后发育等繁殖生物学特征,并采用正交实验法分析了单环刺螠受精率和孵化率的最佳环境条件,为单环刺螠的人工增养殖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单环刺螠雌、雄比例为1∶1.17,雄性略多于雌性。成熟卵径为(145.16±1.70)μm×(141.27±1.94)μm,处于第1次成熟分裂前期。绝对繁殖力为111 800~720 488(449 684±265 905)粒,相对繁殖力为2 214~12 702(6 849±4 854)粒,怀卵量与体质量呈显著正相关。生物学最小型体长约7 cm,体质量为11.21 g。精子密度为(5.88±0.52)×109个/mL,雄性个体平均精子数为(2.41±0.73)×1010个/只。雌性性腺指数在繁殖季节4—5月份呈现2个峰值,表明单环刺螠为分批产卵类型。在盐度25、水温15°C的条件下,胚胎发育经20~24 h孵化。组织学研究表明,单环刺螠为间黄卵,进行不等全裂,且有螺旋卵裂的特征,形成偏极囊胚,原肠作用方式为外包和内陷。胚后发育经担轮幼虫(孵化后1~10 d)、体节幼虫(11~20 d)、蠕虫状幼虫(21~30 d)发育为幼螠。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单环刺螠受精率的最佳环境条件为温度25°C、盐度35、pH 8~9;孵化率的最佳环境条件为温度15°C、盐度25、pH 8~9。  相似文献   
14.
脊尾白虾工厂化育苗生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升温孵幼,2006年6月在150m^3的室内育苗水体内累计出虾苗690.22万尾,仔虾体长6.4—8.1mm,平均体长为7.3mm,平均出苗密度4.60万尾/m^3,最高出苗率63.5%,最低出苗率41.3%,平均育成率51.26%。  相似文献   
15.
螺旋藻是被成功开发并实现产业化生产的微藻。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已在螺旋藻种的驯化、选育和工业化培养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并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国外螺旋藻大规模工业化培养其日平均产量一般为10~14克/米2,而国内仅为7~9克/米2。为降低生产成本,国内外已有利用海水及盐碱水养殖螺旋藻的研究报道,但在利用苏北沿海地区天然海水来培养螺旋藻方面尚未有研究。本试验应用驯化的方法,设计了盐度梯度,驯化和筛选出能在海水中快速生长的品系,并通过一系列的实验研究盐度对螺旋藻的生长及其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对进一步合理利用沿海滩涂及废盐…  相似文献   
16.
准备工作是选好池塘、清塘、种植水草、进水与肥水、设置网片,可投放野生抱卵虾或野生幼虾。螯虾生长阶段不同,饵料规格和投饵率不同。水中溶解氧保持在5 mg/L以上,透明度在30 cm左右,pH值7~8。病害防治以防为主,把好饵料关,管理好水质,苗种下塘之前可用质量分数1%~2%的NaC l溶液浸洗10~15 m in。  相似文献   
17.
采用酶学分析方法研究了温度、pH对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中肠腺4种主要消化酶(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脂肪酶)活性的影响及4种消化酶在中肠腺、胃、肠中的活性分布。结果表明: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脂肪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55、35、65、45℃,最适pH分别为6.2、5.5、4.4、7.5;在最适温度及最适pH试验条件下,中肠腺中的蛋白酶、纤维素酶和脂肪酶活性均为最高;蛋白酶活性的大小依次为中肠腺〉胃〉肠,纤维素酶和脂肪酶活性的大小依次为中肠腺〉肠〉胃,而淀粉酶活性在中肠腺、胃、肠中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团头鲂生长率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LP)、酸性磷酸酶(ACP)活性与水质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在检测的水体理化因子中,水温逐步升高有利于团头鲂生长和提高机体免疫力,而总氨氮和亚硝酸盐氮浓度是影响团头鲂免疫力的关键因子;第Ⅳ、Ⅴ阶段(6月30日至8月17日)为团头鲂最适生长阶段.  相似文献   
19.
2016和2017年分别在3 400 m2池塘内投放60万尾大口黑鲈卵黄苗,进行苗种培育试验。2016年培育出鱼种10.98万尾,成活率18.3%; 2017年培育出鱼种15.71万尾,成活率26.2%。培育过程中进行3次模拟流水冲击和拉网密集驯化,结合食性转化训练,大口黑鲈鱼种投放到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中进行养殖,环境适应性增强,生理应激反应小,2016和2017年成活率分别达到98.69%和99.07%。  相似文献   
20.
关于河蟹种系退化的研究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河蟹养殖面积的不断扩大及养殖技术的不断革新,商品蟹产量也随之大幅度攀升,但河蟹养殖的效益却在整体下降,甚至出现大面积亏损。究其原因,除了价格杠杆的作用以及近年来出口受阻等诸多因素外,商品蟹的个体偏小也是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据2003年秋、冬季国内几大水产品批发市场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雌蟹平均只重150g以上、雄蟹平均只重200g以上价格高达150元/kg以上,而雌蟹平均只重100g~125g、雄蟹平均只重150g~175g价格则只有60~80元/kg左右,更不用说那些大量平均只重小于100g的了。如此巨大的价格差异自然会造成养殖经济效益的天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