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3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7篇
  14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近年来,武夷山市农科所在本所稻田上进行春大豆———稻两熟制高产栽培模式技术示范,取得粮经双丰收,是农民增产增收的一种好模式,值得大力推广。一、春大豆一稻两熟制的效益分析1.经济效益本试验示范面积4.5亩,春大豆选用温洲60天种在三月初播种,五、六月份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利于春大豆开花、结实,二季稻选用汕优多系一号,七月初插秧,八、九月份高温多日照,有利于晚稻孕穗扬花。据实割测产,头季鲜豆产量达501.4公斤,按当时市场价6元/公斤计,亩产值达3008.4元,二季晚稻亩产617.6公斤,亩产值达1062.3元,两…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目前我国再生稻的发展现状,从发育遗传和生理生态角度综述了近年来再生稻产量形成的研究进展,提出采用人工收割高留桩栽培再生稻时,选择头季分蘖力相对较弱、再生季再生力强的重穗型杂交籼稻品种(组合)易获高产;而采用机械化收割低留桩栽培再生稻时,选择具强低位芽再生力的杂交籼稻品种或感光性弱的重穗型杂交粳稻品种(组合)、籼粳交水稻品种(组合)易获高产。头季成熟期至再生季齐穗期根系活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再生季产量的高低,再生季稻高产的前提是健壮的头季根系和一定数量新生根系的有效结合,这有利于促进腋芽的萌发成苗、增加每平方米穗数,是再生稻高产增产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提出适时早播、畦栽沟灌、二次烤田、重施促芽肥、适高留桩的人工收割高留桩再生稻栽培技术,并从品种选择、再生季施肥、留桩高度等方面探讨了机械化收割低留桩蓄留再生稻的关键栽培技术及生理生态机制。最后提出了我国再生稻发展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认为当前轻简化的机收低留桩再生稻是我国再生稻发展的方向,并对机收低留桩再生稻的进一步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富含多糖多酚的侧柏叶片总RNA提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侧柏叶片为试验材料,利用Trizol法、CTAB法、SDS酚法和改进的SDS酚法提取RNA,结果表明:Trizol法和CTAB法都不能提出侧柏叶片总RNA;SDS酚法提取,提取物中含有大量多糖,提取的RNA质量少,不足以用于后续的研究;改进的SDS酚法提取的RNA纯度高,电泳效果好.进一步通过反转录和特异引物扩增试验发现:利用改进的SDS酚法提取的RNA反转录效果好,能扩增出预期的基因片段,可很好地应用于基因克隆与基因表达分析等分子生物学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4.
豆制品的豆腥味与大豆中的脂肪氧化酶活性有关,为了降低豆腥味,培育出了脂肪氧化酶缺失类型的大豆品种。本研究分析了脂肪氧化酶缺失品种大豆(北农103)和普通大豆的脂肪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蛋白质亚基组成、Ca、Mg和植酸磷的含量等理化性质,并以这两种大豆为原料分别用卤水、石膏和内酯为凝固剂加工豆腐,对其豆腐产品进行了感官和质构评价。感官分析结果表明,脂肪氧化酶缺失品种(北农103)豆腐的豆腥味明显弱于普通大豆豆腐,由北农103大豆品种加工成的内酯和卤水豆腐的质构特性好于普通品种大豆,而石膏豆腐则相反。  相似文献   
15.
为改进引用计量方法在识别目标技术领域核心专利权人中的应用,运用社会网络分析中的连续核心-边缘结构模型描绘专利权人引用网络。基于核心度和集中度,划分了专利权人引用网络中的核心主体和边缘主体,并量化各主体在专利权人引用网络中的相对位置。最后,对核心-边缘结构识别的核心专利权人的结果与基于节点入度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了核心-边缘结构作为识别核心专利权人的适用性和优势。  相似文献   
16.
<正>母猪子宫内膜炎是规模化猪场最常见的繁殖障碍性疾病,以子宫内持续排出多量具有特殊腥臭味的脓性、粘液性或豆腐渣样分泌物为主要临床特征。母猪若患有子宫内膜炎,多表现为异常发情,屡配不孕或正常发情后不易受胎,出现流产等现象。根据临床实践的一些经验,现就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发病原因浅述如下。1主要症状母猪子宫内膜的临床症状大致可分为急性子宫内膜炎,慢性子宫内膜炎和隐性子宫内膜炎,但实际生产中母猪以慢  相似文献   
17.
姜杰  徐倩 《中国猪业》2019,14(4):41-43
猪病的复杂程度在提高,诊断难度在加大,需要借助实验室检测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不少猪场即使在发病后,开展了实验室检测,也没有科学分析检测结果并用于指导生产实践。以河南省周口市黄泛区农场鑫欣牧业猪场猪瘟病毒、伪狂犬病病毒gB蛋白、蓝耳病病毒、口蹄疫病毒免疫抗体的检测为例,通过分析检测结果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控方案,为猪场诊断疾病,并为实验室检测结果指导生产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生物等效性试验作为兽药获批上市的关键试验,其研究过程和技术评审都要遵循特定的法规和指导原则。以药动学参数为终点的血药浓度法生物等效性试验是目前普遍采用的研究方法,适用于药物活性成分吸收进入体循环具有全身作用的剂型(大多数内服剂型和特殊注射剂)。本文根据生物等效性定义、相关法规和指导原则,结合近年来兽药注册资料,对血药浓度法生物等效性试验的技术评审要点及常见问题进行梳理,旨在为新兽药的研发和注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当前,由于动物疫病的变异和外来疫病的传入给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已成为一项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的重点工作.宁阳县畜牧兽医相关部门深入分析当前形势,积极探索新思路,多举措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确保清净无疫.  相似文献   
20.
徐倩  殷学仁  陈昆松 《园艺学报》2014,41(9):1913-1923
近年来乙烯作用机制的研究已陆续从乙烯受体等上游级别延伸至下游转录因子(EIN3/EIL和AP2/ERF),其中转录调控机制是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基于乙烯受体下游转录因子的果实品质调控研究进展,讨论了果实品质转录调控存在的问题和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