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7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3篇
  5篇
综合类   73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7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选择典型稻作区,对灌溉水流传播的杂草种子的种类和数量进行取样调查,并与田埂、灌溉水渠周围生境、下茬麦田的杂草群落及稻田土壤杂草种子库进行比较分析,以研究自然条件下灌溉水流传播的杂草种子与土壤杂草种子库及其他生境杂草群落间的相互关系。 有14科21种杂草种子随灌溉水流输入稻田,这些杂草种子主要隶属禾本科、报春花科、藜科、蓼科等。土壤杂草种子库中共检出19科41种杂草种子,含有所有其他生境中杂草的种子。灌溉水流传播的杂草种子与田埂上、灌溉水渠周围生境、下茬麦田杂草群落及稻田土壤种子库的杂草群落间相似性较高,Sorensen指数均在0.5以上。  相似文献   
42.
首次报道了甜菜白带野螟在南京地区严重取食恶性杂草空心莲子草,并表现出较强的食性选择性。在50种供试植物中,甜菜白带野螟在饥饿状态下只取食空心莲子草、反枝苋、皱果苋、苋菜、牛膝、白三叶草、鳢肠、藜、小藜,对玉米、小麦、水稻、棉花等作物安全。描述了甜菜白带野螟幼虫的外部形态、寄主范围、成幼虫习性以及生活史。该虫在南京地区1年发生2~3代,在野外幼虫主要取食苋科空心莲子草和反枝苋等杂草。通过食性观察,初步评价了甜菜白带野螟对恶性杂草空心莲子草的生防潜力。  相似文献   
43.
官山自然保护区为江西省境内叶附生苔类植物又一分布新记录点,有叶附生苔类植物3科8属12种.其中,粗齿疣鳞苔Cololejeunea planissima为江西新记录,列胞疣鳞苔Cololejeunea ocellata,尖叶薄鳞苔Leptolejeunea elliptica,东亚细鳞苔Lejeunea catanduana和黄色细鳞苔Lejeunea flava是官山叶附生苔常见种.平叉苔Metzgeria conjugata为江西叶附生首次报道.统计显示东亚成分是构成官山自然保护区叶附生苔类植物区系成分的主体,占41.7%.表2参22  相似文献   
44.
在实验室条件下初步研究了加拿大一枝黄花白绢病菌株SC64的形态特征、致病性和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引起加拿大一枝黄花白绢病的病原物是罗氏白绢小菌核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病菌最适生长培养基为Richard固体培养基和PDA.菌丝生长温度为15~40℃,最适30℃;在偏酸性条件下生长较好,生长适宜pH值为4.0-6.0,最适为5.0;在所测试的碳源中,对蔗糖的利用最好,对乳糖和半乳糖利用最差;氮源测试结果显示对蛋白胨和硝酸钾利用最好,对尿素的利用最差.菌核萌发温度为15-40℃,最适为30℃;菌核在含水量≥50%的麸皮基质上萌发较好;适宜萌发的pH值范围为3.0-9.0.菌丝的致死温度为45℃10 min,菌核的抑制萌发温度为50℃10 min.  相似文献   
45.
波斯婆婆纳生防菌株QZ-97a的分离鉴定与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波斯婆婆纳罹病植株上经单孢分离采得一菌株QZ-97a,经鉴定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该菌株在实验室及温室条件下对波斯婆婆纳具有致病性,而对波斯婆婆纳所危害的小麦、油菜、大豆、棉花和玉米等作物十分安全,故炭疽菌QZ-97a具有开发为真菌除草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46.
在蒙导条件下转bar基因水稻与无芒稗间的基因漂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转基因水稻Y0003和99-t为父本,无芒稗为母本,在蒙导条件下研究转基因水稻与无芒稗间潜在的基因漂移可能性。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用不同方法(紫外灯照射,反复冻融,黑暗放置)制备的蒙导花粉蒙导条件下转基因水稻花粉在无芒稗柱头上的萌发生长情况,并与无芒稗自花授粉的情况相比较。结果表明,在供试的所有蒙导花粉蒙导条件下,两种转基因水稻的花粉在无芒稗柱头上虽能萌发,但花粉管扭曲成各种形状而不能进入无芒稗柱头。与无芒稗自花授粉的花粉萌发生长有极明显的差异。杂交也不结实。说明蒙导花粉不能克服转基因水稻和无芒稗的不亲和性,转基因水稻与无芒稗间基因漂移的可能性极小。  相似文献   
47.
空心莲子草营养繁殖特性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对3类不同生境中茂密和稀疏两种生长状态空心莲子草的营养器官作了调查,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的地下部和地上部营养器官的生物量与其生活的环境有显著的相关性,生境含水量的高低与根冠比大小有明显的负相关;进一步研究了空心莲子草营养器官的繁殖能力,表明1节根状茎、匍匐茎或0.2cm肉质状根片段均可以成活,1节根状茎的繁殖系数约为1.5。另外,通过模拟干旱、湿润、水生三种生境条件,测定并比较了空心莲子草地上部分枝数、节数、长度和叶数在5-9月间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的地上部具有很强的蔓延能力;在湿润即土壤含水量适中的生境中空心莲子草生长速度比在干旱或水生环境中快、长势更好,而且同期的生物量各个指标前者也比后两者大。  相似文献   
48.
姜述君  强胜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7):1373-1378
 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 (L.) Scop]生防菌画眉草弯孢霉(Curvularia eragrostidis J.A. Meyer)菌株QZ2000产生一种具有除草剂活性毒素α,β-dehydrocurvularin。毒素对马唐叶片类囊体膜光系统Ⅱ(PSⅡ)的电子传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当毒素浓度达到0.688 mmol·L-1时,电子传递速率比对照降低了19.37%。毒素对PSⅠ的电子传递影响较小。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测定显示,用0.516 mmol·L-1浓度的毒素处理马唐离体叶片24 h后,叶片的Fv/Fo、Fv/Fm、ΦPSⅡ、qP、qN、Fm都显著降低,而Fo呈上升趋势。试验结果显示,该毒素对PSⅡ光化学活性的抑制作用与均三氮苯类除草剂阿特拉津(Atrazine)、西玛津(Simazine)和取代脲类除草剂敌草隆(Diuron)有相似之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变化表明,该毒素损坏PSⅡ中心和抑制QA的再氧化。表明该毒素可能是通过损坏PSⅡ中心及抑制QA的再氧化,使PSⅡ反应中心向QA、QB电子传递受阻,从而影响马唐的光合磷酸化与碳同化,引起马唐叶片坏死。qN的显著降低,表明毒素对PSⅡ中心的损坏也可能是由于毒素导致还原型电子受体积累增加了自由基的产生所致。  相似文献   
49.
高寒草甸的碳汇功能对调节气候具有重要的作用,为阐明草地管理模式对其碳汇功能的影响,本文采集青藏高原东缘甘南草地不同管理样地(补播草地PG、围栏封育FE、传统放牧TG及退化草地DG)下土壤和植被样品,通过分析其物种多样性、植被碳储量和土壤碳储量等,研究不同管理模式下植被—土壤系统有机碳储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PG和FE地上植被碳储量显著高于DG地上植被碳储量(P<0.05),PG,TG和FE下0~10 cm层的根系碳储量显著高于10~20 cm和20~30 cm层根系碳储量(P<0.05);不同草地管理模式下土壤碳储量(0~30 cm)在1 500~3 900 g·m-2之间,PG下0~10 cm层和10~20 cm层土壤碳储量显著高于20~30 cm层土壤碳储量(P<0.05);从植被碳储量和土壤碳储量的角度来看,PG,FE和TG与DG相比较,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别增加52.63%,41.62%和62.53%。综上,PG,FE和TG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改善退化草地状况,增加退化草地生态系统的碳储量。  相似文献   
50.
对华东3省1市(安徽、江苏、浙江和上海)的加拿大一枝黄花群落进行定量的生态学调查,将各环境生态因子量化,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表明,入侵生境的植物群落均以加拿大一枝黄花为优势种,与加拿大一枝黄花频繁伴生的植物中藤本植物为常见的一类,它们能利用加拿大一枝黄花植株作为攀爬物,获取阳光。在23个生态因子中,土壤类型、湿润度、荫蔽度对加拿大一枝黄花分布的影响最大,加拿大一枝黄花趋向于入侵沙壤、湿润和开阔的生境。因此,推测江河湖泊的岸堤、沼泽、沿海滩涂、高速公路、铁路边、人工裸地极易受到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入侵,应该加强对这些生境的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