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9篇
农学   3篇
  3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香气粗老是影响夏秋绿茶品质的重要因素。为提高夏秋绿茶品质,以福鼎大白茶为研究对象,以自然摊青为对照,采用红光、黄光、蓝光和紫光对离体鲜叶进行辐照,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检测摊青叶挥发性成分,使用层次聚类(HCA)、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等分析方法,探究促进茶叶花果香形成的最适光质及关键物质。结果显示,不同光质对挥发性物质种类、含量具有显著影响;从5个样品中共鉴定出36种挥发性物质,其中醇类与萜烯类物质种类最多,酯类和醇类化合物平均含量较高;红光是促进茶叶花香物质形成的最佳光质,3-蒈烯、β-月桂烯、苯乙醇等物质是茶叶花香形成的关键物质;4种光质均能显著降低茶多酚含量,显著增加游离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降低酚氨比。感官审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4种光质辐照后的茶叶香气清爽、滋味鲜爽,其中红光辐照的茶叶感官评分最高。研究表明,红光辐照夏秋茶离体鲜叶能够增加茶叶香气物质的种类和含量,显著提高花果香形成的关键物质,增加茶汤鲜爽味。  相似文献   
32.
对松辽黑猪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基因5′调控区进行了T-A克隆和序列测定,在分析序列结构特征的基础上与GenBank中野猪、大白猪、牛、山羊、绵羊进行了比较基因组学和系统进化研究。结果表明:松辽黑猪IGF-Ⅰ基因5′调控区存在C/EBPb、MATal、Oct-1、CF-1等多个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可能与IGF-Ⅰ的转录调控和起始以及特异表达有关。在该非编码序列中,重复序列所占比率为2.22%,不存在SINEs、LINEs、LTR类反转录元件和DNA转座子元件,而发现存在1个(CA)18微卫星位点。在松辽黑猪IGF-Ⅰ基因5′调控区,松辽黑猪与野猪、大白猪、牛、山羊、绵羊各物种间同源性大小分别为99.0%、98.8%、90.7%、91.6%、90.6%。MUPD法构建的分子系统进化树聚类结果表明,野猪与大白猪先聚为一类,再与松辽黑猪聚类形成一个大分支,而山羊和绵羊先聚成一类,再与牛聚类形成一个大分支,然后再与猪的一支汇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33.
2005年进行了设施果园熊蜂授粉试验。结果表明:设施果树熊蜂授粉比蜜蜂授粉坐果率明显提高,其中油桃高25.5%、金太阳杏高1.02倍、李子高10.81%、大樱桃高66.41%、草莓高13.6%;果实成熟期提前3~5d;油桃、李子、大樱桃、草莓的单果质量分别高3.6、3.0、1.75、6.0g;油桃、李子、大樱桃平均株产分别高2.0、1.5、4.0kg。  相似文献   
34.
1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概况 1.1 病原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的病原为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该病属于一种急性、热性的传染病.临床上以病牛发热、大量流涎、呼吸困难,以及多发性咳嗽和流泪为主要临床特征,患病的奶牛泌乳量显著下降. 1.2 发生状况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最早于1967年,由兽医科学研究人员在瑞士的牛体内首次分离出来.随后,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加拿大、英国、美国相继也从牛体内分离出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  相似文献   
35.
正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对于农民而言,他们需要服从政府的行政命令,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并没有太多阻碍。站在普通人的角度,他们大多认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是具备较高专业知识水平的行政干部。而农民则将政府行政人员与技术推广人员混淆在一起,究其原因,就在于政府人员与技术推广人员完成任务的性质是相同的。长此以往,领导安排成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方向,他们去农村完成技术推广任务时  相似文献   
36.
正禽白血病是由禽白血病病毒通过垂直传播方式引发禽类多种肿瘤性疾病统称[1],属于我国优先控制和净化2种禽病之一。该病目前没有疫苗或特效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控制或消灭此病最有效的方式是净化种源。本课题组通过2年来对吉林省范围内57个父母代种鸡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总结出一套集方法、标准和管理于一体的适用于父母代种鸡A/B亚群禽白血病净化的关键技术。1净化方法1.1严格综合防疫措施  相似文献   
37.
38.
【目的】明确厌氧时间对桑叶茶γ-氨基丁酸(GABA)等主要成分及其感官品质的影响,优化生产高GABA含量桑叶茶的制作工艺,为生产优质桑叶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农桑12号新鲜柔嫩叶片为材料,分别按绿茶型(S1)和红茶型(S2)加工工艺进行处理,并在杀青和揉捻后设置不同的厌氧时间(2、4和8 h)处理,以厌氧0 h为对照,分析不同厌氧时间处理对桑叶茶GABA等主要成分及其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厌氧处理后制得的桑叶茶感官品质优于对照组,S1中以厌氧处理8 h感官品质最优,外形匀整、色泽绿尚亮、净度尚好,香气甜香带有豆香,滋味醇爽回甘,汤色黄绿明亮,叶底柔嫩尚匀整;S2中以厌氧处理2 h的审评得分最高,外形尚匀整、净度尚好、褐尚亮,香气豆香带花香,滋味浓醇,汤色黄且明亮,叶底柔嫩欠匀整。厌氧能有效提高桑叶茶中的GABA含量,随厌氧时间延长至8 h,S1中GABA含量达2.70 mg/g,S2中GABA含量达6.55 mg/g;S1中黄酮含量随厌氧时间延长至8 h时为86.04 mg/g,S2中黄酮含量则显著降低(P<0.05,下同),至8 h时为23.14 mg/g。厌氧处理后,S1和S2桑叶茶中色氨酸含量显著提升,至8 h时,分别为4.53和5.07 mg/g。厌氧对S1和S2桑叶茶中5-羟色胺的影响表现不同,S1中5-羟色胺含量在厌氧初期(0~2 h)显著降低,但随着厌氧时间延长逐渐回升且差异逐渐消失;S2中5-羟色胺含量显著提高,厌氧处理8 h后含量为100 ng/g。【结论】高GABA含量桑叶茶类产品开发以鲜叶摊放1.5 h、揉捻30 min、真空厌氧处理8 h、干燥温度80℃的红茶型加工工艺为优,所制得的桑叶茶香气呈甜香带花香,滋味醇和,汤色橙黄明亮。  相似文献   
39.
仔猪副伤寒又叫猪沙门氏杆菌病 ,是猪的常见多发传染病之一。该病流行广、传播迅速、对仔猪威胁较大。1 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本病在阴雨天气 ,气温较低 ,猪舍潮湿 ,卫生条件较差时多发。一旦发病传染迅速 ,病程多为 1~ 4d。病猪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至 40 5~ 41 8℃ ,呈稽留热 ,食欲减退或废绝 ,精神沉郁 ,寒战。小便短赤 ,眼结膜充血 ,少数病例眼有粘性或脓性分泌物。病初便秘后拉稀 ,粪便发黄呈液体状、恶臭 ,呼吸迫促 ,行走摇晃。有的病猪出现呕吐 ,有的耳颈、胸腹、四肢蹄尖、鼻盘等处皮肤出现紫色或淡蓝色斑点 ,个别病猪鼻孔流出白…  相似文献   
40.
为研究禽流感病毒感染对宿主全基因组甲基化的影响,本试验使用荧光甲基化敏感扩增片段多态性方法(fluorescent labeled 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ed polymorphism,F-MSAP)检测了SPF鸡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气管上段、气管下段、胸腺、法氏囊9个不同组织,和感染A/Goose/Guangdong/1/96,H5N1,A/Duck/Anhui/1/2006(安徽),H5N1 2株禽流感病毒SPF鸡心脏和肺脏2种组织全基因组甲基化在CCGG位点的CC碱基对甲基化状态,并分别对比了2组感染试验组与SPF对照组全基因组甲基化差异.结果显示,SPF对照组的甲基化程度,9种组织的总甲基化比率均在53%左右,其中气管上段最低(50.00%),肝脏最高(57.33%).在心脏中,2个感染组样品内甲基化比率、外甲基化比率和总甲基化比率均高于SPF鸡对照组;而在肺脏中,广东株感染组各甲基化比率均低于对照组,安徽株感染组均高于对照组.本研究初步揭示了禽流感病毒感染过程中H5N1对宿主(鸡)不同组织全基因组甲基化水平的影响,为后续家禽抗病性状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