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8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1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土壤田间持水量对辣椒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陆性干旱气候条件下,以盆栽辣椒为试材,利用称重法控制土壤含水量,研究了土壤田间持水量80%、60%、40%3个处理对辣椒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60%的土壤含水量处理下的辣椒植株的株高、茎粗、地上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地下部鲜质量,地下部干质量、单株产量等指标分别比80%的土壤含水量处理增长了35.8%、31...  相似文献   
42.
[目的]对分离获得的高产脂肪酶菌株进行鉴定,为其改造和更好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对从食堂下水道中分离获得的一株高效产脂肪酶细菌(JLΠ-4)进行培养,提取其基因组DNA.设计16S rDNA通用引物,扩增16S rDNA基因片段,并连接到pUC19-T载体上,转化大肠杆菌DH5X,经PCR鉴定的阳性克隆摇菌培养后测序.[结果]提取获得较高质量的基因组DNA,扩增获得新分离菌株16S rDNA基因片段,长度为1528 bp,BLAST相似性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其与伯克霍尔德氏菌16S rDNA序列相似性达97%,是一株与伯克霍尔德氏菌最近的革兰氏阴性菌.[结论]初步将高产脂肪酶细菌JTΠ-4鉴定为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  相似文献   
43.
抗赤霉病小麦优异新种质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霉病(Fusarium head blight,FHB)是危害全球小麦生产安全的重要病害。创制抗赤霉病优异新种质是培育抗病新品种的首要任务。本研究以979-5(中感赤霉病)和苏麦3号(高抗赤霉病)杂交后代为材料,采用系谱育种法,综合利用农艺性状选择、SSR标记选择和赤霉病菌单花接种鉴定等技术,进行抗赤霉病新种质选育。结果表明:(1)用13个分别与苏麦3号3BS上主效抗赤霉病基因 Fhb1、6B上微效基因 Fhb2和5AS上微效基因 Fhb5紧密连锁的SSR标记对双亲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6个标记在979-5和苏麦3号间扩增呈单态,另7个标记在双亲间扩增呈多态,表明979-5与苏麦3号在这3个基因位点具有较高的遗传相似性;(2)创制出中抗新品系13个,高抗赤霉病新品系7个,这20个新品系均携带有苏麦3号的 Fhb1基因位点,其中7个高抗新品系还兼具 Fhb2或 Fhb5标记位点的优异等位变异;(3)20个新品系不仅越冬抗寒性好,且株高较矮,生育期与亲本979-5相近,产量性状好,蛋白质含量、出粉率、湿面筋含量、面团稳定时间等籽粒品质性状较优,其中,k15、k32和k40三个新品系的四项品质指标均达到国家中强筋品种标准。育成的新品系可用作黄淮冬麦区抗赤霉病品种改良的优异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44.
2025杨树伐根萌芽更新与植苗造林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2025杨树伐根萌芽更新与植苗造林的成活率、生长量及经济效益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在幼龄期,伐根萌芽更新比植苗造林成活率高,生长量大,而且可以节省大量的造林成本,经济效益显著,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45.
为研究陕西关中地区小麦新品种西农20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设计播期(T1~T3,主因素)和3个播量(C1~C3,副因素)的裂区试验,以探讨播期和播量对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西农20籽粒产量和品质特性受播种期与播量互作效应的影响显著。籽粒产量最高(7 503.5 kg·hm~(-2))的播种期和播量组合模式为处理T2-C2(10月13日播种,播种量为150 kg·hm~(-2)),该处理有效穗数最多(689.4×10~4·hm~(-2)),穗粒数最高(33粒),且具有适宜的千粒重(40.4 g)。其次为T2-C1(10月13日播种,播种量为180 kg·hm~(-2))和T1-C1(10月5日播种,播种量为120 kg·hm~(-2))组合,也可以获得7 100 kg·hm~(-2)以上的高产。播期和播量处理组合对西农20品种的籽粒容重、面粉吸水率和沉降值无显著性影响,但对其蛋白质含量、面团形成时间和湿面筋含量影响较大。T3-C2处理组合有利于西农20的面团稳定时间(14.6 min)形成;T2-C1处理组合有利于蛋白质(15.8%)和湿面筋(33.8%)的积累和形成。综合分析可以看出,西农20优质高产的适期播种期为10月13日左右,播量应控制在120~150 kg·hm~(-2);晚播或大播量均降低其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46.
粗山羊草细胞质对普通小麦细胞核的遗传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粗山羊草细胞质导入普通小麦 ,研究其对普通小麦细胞核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 ,粗山羊草细胞质对普通小麦开花习性具有优良的作用 ;能增加小麦的株高 ,提高小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和发芽势 ,但延迟小麦的生育期 ;对其他性状影响不显著 ;粗山羊草细胞质对普通小麦细胞核之间有一定的核质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47.
为深入了解小麦抗病基因的遗传规律,以亲缘关系较远的小麦品种西农979和RL6077为亲本,构建其BC1F1和F2群体,用特异性标记csGS和WMS533分别对抗叶锈病基因Lr68、抗秆锈病和条锈病基因Sr2/Yr30进行检测,同时进行农艺性状分析。结果表明,后代群体抗病基因分布广泛,F2群体抗病基因传递率(65.41%、74.53%、48.91%)较BC1F1(44.27%、55.11%、23.66%)高,Lr68基因在两群体中的传递频率均比理论值低,不符合一对显性基因的遗传规律,Sr2/Yr30基因在BC1F1中的传递率比理论值高,在F2群体中正常,且后代群体中Sr2/Yr30基因的分布较广。后代群体在有效分蘖数、株高、穗粒数、千粒重等农艺性状上与西农979无显著差异,有效小穗数与RL6077一致,茎部指标处于两亲本之间。总体来看,后代群体保留了西农979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穗型中等偏大、产量稳定等优良性状,且在分蘖数、成穗率、穗粒数上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48.
灌南县大中型河流河堤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立足当前灌南县17条大中型河流河堤绿化实际情况,透彻分析当前该县河堤绿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以后大中型河流河堤绿化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9.
根据种子质量监控理论,在分析我国种子质量体系现状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由种子生产经营质量保证系统、种子质量宏观监控系统、种子质量社会监督系统3个子系统组成的种子质量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