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3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4篇
  7篇
综合类   106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94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DZZ5型自动气象站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数据无法下载的故障,其中大部份都是由通讯系统造成,影响观测数据的完整性与时效性。作者通过对DZZ5型自动站通讯系统进行分析,结合一次台站通讯系统综合性故障,总结故障排查方法,构建故障分析流程图,为基层台站处理通讯故障提供一定的帮助,极大的缩减了故障排除的时间。  相似文献   
132.
沙生牧草和盐生牧草抗逆性和渗透调节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在科尔沁沙地的盐碱地和沙地生长的羊草、芦苇、苔草、扁蓿豆4种多年生牧草为研究材料.检测其伤害程度和渗透调节特性。结果表明,盐碱地生境对4种牧草的伤害较沙地严重,4种牧草对两种逆境抵抗能力为芦苇〉羊草〉苔草〉扁蓿豆。由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可知,沙生牧草主要通过积累可溶性糖。盐生牧草主要通过积累脯氨酸提高渗透调节能力,且4种牧草之间的渗透调节能力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3.
新城疫强毒株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初山东省某肉种鸡场发病,产蛋率降低50%左右.取病料进行10日龄SPF鸡胚接种试验分离到一株病毒.该病毒HA试验具有血凝性,经NDV和AIV-H5、AIV-H9单因子阳性血清HI试验,分离株能被NDV La Sota株阳性血清中和,动物回归试验鸡出现典型的新城疫症状,证明是新城疫病毒.进行MDT、ICPI和IVPI等毒力学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分离株的MDT为52 h;ICPI为2;IVPI为2.6.证明该毒株为新城疫强毒株.  相似文献   
134.
本研究建立了可用于检测血清4型禽腺病毒(FAV)的特异性实时荧光PCR方法。试验表明,本方法特异性强,与血清8型FAV无交叉反应。灵敏度试验结果表明,本方法的检测样品最小量可为100拷贝·μL-1。通过临床应用证实,该方法可快速灵敏准确地检测血清4型FAV,极大地缩短检测时间。  相似文献   
135.
现代CAPP技术     
CAPP是先进制造系统的技术基础之一。本文综合国内外概况对CAPP的类型及工作原理、CAPP发展概况、新技术作简要的总结。  相似文献   
136.
为探讨不同播种时期紫花苜蓿(Medicago saliva L.)根颈抗氧化特性变化规律及其与越冬的关系,本试验选择3个紫花苜蓿品种(骑士T、公农1号、擎天柱),于2017年7月1日开始,每5天播种一期,播种至8月15日。2017年10月11日(土壤冻融交替期)、11月11日(土壤封冻期)取样测定紫花苜蓿根颈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翌年春季调查越冬率。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时期的推迟,3个紫花苜蓿品种的越冬率均明显下降,紫花苜蓿根颈中CAT,POD,SOD酶活均呈下降趋势;越冬率与10月11日紫花苜蓿根颈的SOD酶活性及11月11日根颈的POD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10月11日和11月11日根颈的MDA含量呈负相关关系。研究认为,紫花苜蓿根颈中SOD,POD,CAT 3种抗氧化酶是其适应低温的关键酶,在阿鲁科尔沁地区,7月21日之前播种可有效提高紫花苜蓿越冬率。  相似文献   
137.
【目的】探究科尔沁沙地生境中不同末次刈割时间紫花苜蓿抗寒性及其与低温胁迫下糖类物质含量变化的关系,为科尔沁沙地苜蓿抗寒越冬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以公农1号紫花苜蓿为材料,于2020年8月25日-11月5日进行不同末次刈割时间处理,每处理间隔10 d,以未刈割为对照;于封冻前期(11月15日)挖取不同处理苜蓿越冬器官(根颈)分别进行-10,-15,-20,-25,-30 ℃低温冷冻处理,以4 ℃处理为对照,测定各处理紫花苜蓿根颈的相对电导率及可溶性糖、蔗糖、果糖和淀粉含量,利用相对电导率根据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苜蓿的半致死温度,并对半致死温度与糖类物质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未刈割和8月25日、9月5日、9月15日、9月25日、10月5日、10月15日、10月25日及11月5日末次刈割处理苜蓿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18.03,-17.61,-17.03,-16.59,-15.80,-15.82,-16.83,-16.34和-17.12 ℃,表明在科尔沁沙地生境下不同末次刈割时间苜蓿的抗寒性表现为:未刈割>8月25日刈割>11月5日刈割>9月5日刈割>10月15日刈割>9月15日刈割>10月25日刈割>10月5日刈割>9月25日刈割;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苜蓿根颈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蔗糖含量变化因刈割时间不同表现有别,果糖含量呈增加-降低-增加的双峰型变化趋势,淀粉含量呈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紫花苜蓿根颈的半致死温度与-10,-20,-30 ℃下的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15和-20 ℃下的蔗糖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与-15 ℃下果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15和-20 ℃下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末次刈割时间可调控苜蓿根颈淀粉向可溶性糖的转化,进而通过蔗糖和果糖等可溶性糖协同作用来维持细胞的渗透压,进而提高苜蓿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138.
菜田土壤的消毒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是传播病虫害的主要媒介,也是病虫繁殖的主要场所,许多病菌、虫卵和害虫都在土壤中生存或越冬。近年来,随着蔬菜面积迅速扩大,特别是保护地生产温室大棚面积不断增加,设施农业高密度栽培,土地  相似文献   
139.
(续上期)3.2.2畜禽粪便作为饲料畜禽粪便经过处理可再次被动物利用,从而节约饲料,降低饲养成本,但必须注意粪便作为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安全问题。畜禽粪便中的营养成分毕竟是不能被消化吸收的部分,粗蛋白中很大比例为非蛋白氮。所以,其饲用价值不高。另外因畜禽饲料中含有矿物质、微量元素(包括重金属,如铜、锌、砷等)、各种药物等。这些添加剂可随粪便浓缩而排出,并且畜禽粪便中还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等。但只要对畜禽粪便适当处理并控制其用量,一般不会对动物造成危害。鸡消化道较短,饲料在肠道停留时间不长,仅能利用饲料中的30%左…  相似文献   
140.
对9个种源兴安落叶松种子的发芽特性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间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平均发芽速度显著不同,显著水平均达到0.0001。利用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对不同种源的种子进行聚类分析,利用类平均法筛选的兴安落叶松最佳种源,种子为黑龙江省呼中、内蒙古金河和黑龙江省阿木尔;利用最短距离法筛选的兴安落叶松最佳种源种子为呼中和金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