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6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6篇
  6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2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探讨嫁接茄子抗黄萎病与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关系,为解决茄子连作障碍奠定基础。本试验以茄子根际土壤为试验材料,以野生茄品种托鲁巴姆为砧木,感病品种西安绿茄为接穗,一共设置4个处理:西安绿茄自根苗(CK)、嫁接处理的嫁接苗(B)、接种黄萎菌的嫁接苗(GB)和接种黄萎菌的自根苗(GA)。利用Biolog技术研究嫁接和接种黄萎菌对茄子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嫁接可提高茄子根际土壤微生物活性,并增强对碳源的利用能力,使茄子根际土壤微生物分布均匀;接种黄萎菌会使茄子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有所增加。嫁接处理提高了根际土壤微生物对糖类、氨基酸类和多酚类碳源的利用程度。嫁接处理可使茄子根际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的能力显著增强,均匀度指数最高,达2.98,同时优势度指数得到大幅度提高,但使物种丰富度指数下降,为1.00,与对照差异显著。根际土壤微生物代谢功能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对PC2贡献最大的碳源有10种,占总碳源的32.2%,其中羧酸类占12.9%,氨基酸类占9.6%,糖类占6.4%,聚合物类占3.2%,因此茄子根际土壤微生物主要碳源为糖类、氨基酸、羧酸类和聚合物类。  相似文献   
102.
103.
利用专用机械把酸枣核打破取出种仁,播种后出苗率96%,与带壳播种,野生酸枣苗归圃对比成海率高出18%和34%,第2年4,5,6月份分别进行劈接,腹接,插皮接,成活率都在90%以上,其中4月份进行劈接成活率达到97.2%,当年平均苗高1.54cm,粗1.46cm,667m2出苗 7980株。  相似文献   
104.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园林工程不仅要能满足人们对于环境的要求,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城市的现代文明。本文对园林工程施工中的施工放线方法进行系统化的比较分析,并将施工中所引入的疏排处理等应用技术也进行了有效说明。  相似文献   
105.
人从森林走出来,由农村聚居到城镇,逐渐离开了大自然。作为自然的一员,人又不能脱离大自然,在漫长的人类长河中,人类写下了来自自然、索取自然、破坏自然、保护自然,最后回归自然的文明史。于是便创造出园林设计,以人工再造自然,恩格斯称为第二自然。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化,更有众多名山大川的钟灵毓秀。从殷周时期的“灵囿”,作为中国园林的起源,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历经秦汉时期的建筑宫苑,唐宋写意山水园,形成独特风格的中国自然园林。我国大半国土是山岳,黄河长江水滚滚流淌,人们在崇拜自然到治山治水的斗争中逐渐形成了崇尚山水的文化,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实践作品和理论著作。明末造园家计成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结合自己的造园实践,创造了被称为中国园林艺术第一名著的《园治》,是集美学、艺术、科学于一体的中国古典造园专著,《园治》作品应当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天然图画”。园林绿化是融进自然美景基质,具有再创性审美价值的人文绿化境域,它既表明人类与绿色大自然密不可分的相依关系,又表明对大自然的认识与改造,再创自然环境的美好愿望,它是由人工美与自然美相结合的“天人合一”的整体。园林绿化与时俱进而又万变不离其宗,...  相似文献   
106.
<正>牛瘤胃臌气又称肚胀或气胀,是由于牛采食了大量容易发酵或霉烂变质的饲料后,细菌作用下迅速发酵在瘤胃内产生大量气体,或是其他原因造成瘤胃内气体排出困难,气体在瘤胃内迅速积聚,膈与胸腔脏器收到压迫,引起牛呼吸和血液循环障碍,甚至窒息死亡的一种疾病。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急性)和继发性(慢性)两种。放牧的牛和绵羊易发此病。  相似文献   
107.
NaCl处理对不同黄瓜品种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津杂”、“津优”和“津春”系列10个黄瓜品种为试材,通过NaCl胁迫,研究不同黄瓜品种之间的耐盐性差异.结果表明:种子的发芽率不仅随着黄瓜耐盐性的不同而异,而且也依盐溶液浓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浓度为0.1%的盐溶液对种子发芽率无影响,浓度为1%的盐溶液显著影响黄瓜种子的发芽率;盐胁迫还明显提高幼苗叶片的相对电导率、降低叶片和根系的相对含水量,其中经盐胁迫后黄瓜幼苗的相对电导率增加50%~100%.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本科临床实习生心理状况变化的特点,为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心理危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实习前期(T1)、初期(T2)、中期(T3)、晚期(T4)对200名临床实习生分别进行4次历时近10个月的跟踪调查。结果本科临床实习生SCL-90在T1、T2、T3、T4分别为(139.27±31.42)、(130.35±36.24)、(126.54±32.581、(132.63±34.75)分(P〈0.01)。实习生在T1的焦虑和恐惧得分以及在T2的强迫症状和人际关系敏感得分、在T4的抑郁得分均明显高于全国常模(P〈O.01或0.05),在T3SCL-90各因子得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习生的焦虑得分在T1升高(P〈0.05),强迫与人际关系敏感得分于T2升高(P〈0.05)。结论不同实习阶段影响临床实习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同,应该重视临床实习生实习前期、初期与晚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9.
植物耐盐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前,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无论是土地或是水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在人口、粮食、土地日益加剧的今天,应该合理开发、利用盐渍土资源.世界上一些地区特别是沙漠和干旱地区,淡水资源非常有限而盐水资源丰富.另外,大面积生产的日光温室正面临着一个严重问题即土壤盐渍化程度越来越高,盐害日趋严重.因此要深刻了解植物的耐盐性机理,发掘利用抗盐植物种质资源,可以大幅度提高盐渍土作物产出,丰富植物种类,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植物耐盐性是多基因控制的复合遗传性状.植物在盐胁迫下的主要表现为生长减慢,代谢受抑制,植物的干重显著降低,叶子转黄,严重时出现盐斑,叶子萎蔫,植物死亡.近年来,人们从不同方面对植物的耐盐性进行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就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10.
为了培育出具有优良互补性状的平菇和杏鲍菇新菌株,以高产、抗杂能力强的平菇品种CCEF89和优质、适应性强的杏鲍菇品种PL7为亲本菌株,建立原生质体聚乙二醇(PEG)融合体系,得到最佳融合条件:两亲本原生质体数量按1∶1混合,30% PEG 6000,0.01 mol·L-1Ca2+,32 ℃水浴30 min,融合率达0.010 1%~0.028 2%。通过拮抗反应试验和Rep-PCR分子鉴定,从515个融合再生菌株中获得12个融合菌株P1~P12;出菇试验表明,P1和P5为杏鲍菇新菌株,其他为平菇新菌株。P1和P5的产量、生物学效率均显著高于其亲本菌株PL7,并且抗杂能力显著提高;与亲本菌株CCEF89相比,平菇新菌株P4、P10和P11长满培养料和形成原基的时间缩短5.5~7.3 d,第1茬平均产量提高18.0%~24.0%,总生物学效率提高21.00%~27.67%。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培育出了具有亲本优良互补性状的平菇和杏鲍菇新菌株,为同时进行2种不同食用菌的种质资源创新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