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4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5篇
  5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4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根据小麦品种(系)在改变生态条件后出现性状分离现象的事实,提出了小麦育种的新方法─—生态遗传育种法。对生态遗传育种的理论依据、生态变异性状的遗传与选择方法及生态遗传育种的效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2.
园花叶蛛在山东日照市沿海地区1年发生1代。以不同龄的若蛛在杂草丛和松树枝叶间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出蜇,6月下旬发育至成蛛,7月上旬交配,7月下旬开始产卵,9月上旬产卵结束。10月下旬开始越冬。卵期平均8.38d,若蛛期平均373d,成蛛期平均43.2d。雌雄性比为3:1。成蛛日食赤松毛虫幼虫(3~4龄)1.2头(重3.165g),是多种害虫的重要天敌  相似文献   
2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提高超级稻成穗率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田条件下,以两优培九、Y两优1号、玉香油占和黄华占为供试品种,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GA3和NAA对超级稻成穗率及穗粒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GA3和NAA后,4个供试品种的成穗率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5.69%~34.77%和11.35%~17.64%,每穗粒数分别增加了9.02~11.28粒和7.72~11.58粒,产量分别增加了6.58%~14.02%和7.64%~11.44%。可见,喷施GA3和NAA能显著抑制超级稻无效分蘖的发生和生长,增加每穗粒数,减缓后期根系早衰,从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24.
<正>随着国家各方面产业的迅猛发展,畜产业也在发展壮大,与此同时畜产品也在逐渐的占领食品市场。所以畜产品的质量问题成为广大人群格外关注的问题。然而有些检测机构很难保证畜产品的检测,工作还不是很完善,无法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格外需要国家有关部门能对畜产品检测这块重视起来,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加以应对。国家相关部门应严格确立工作制度,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提高工作质量,为广大消费者创造一个健康的饮食环境。  相似文献   
25.
中国水产品生产长期存在着明显的地域性,所以导致了各地消费习惯和消费偏好的差异,中西部地区水产品消费水平与东部沿海地区差距较大,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中部、西部居民对水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26.
为进一步探索干物质转化率低的原因,探求生物学产量潜力与籽粒产量潜力的协调机制,该研究以1个父本(R292),3个母本(Y58S、培矮64S、83S),3个亚种间杂交组合(Y58S/292、培矮64S/292、83S/292)和对照(岳优9113)为材料,探讨母本与组合光合产物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所有供试材料各个时期的可溶性糖与淀粉含量的变化呈动态趋势,可溶性糖含量以黄熟期最低,淀粉含量以黄熟期较高;母本性状与组合性状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4个部位中,均以茎秆穗颈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茎鞘和剑叶相对较低.该研究为亚种间杂交稻生物学优势与产量平衡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7.
水稻种子耐贮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种子的耐贮性是关系到粮食贮藏安全和用种安全的重要性状,也是目前从事种子科学研究的学者和种子企业重点关注的性状之一.耐贮性强的水稻种子经过长时间的贮藏仍然具有较高的种子活力,可以更好地解决粮食贮藏和用种安全问题.本综述介绍了种子贮藏过程中发生老化劣变的原因,论述了贮存期间种子内部的生理生化机制与分子损伤机制,归纳了水...  相似文献   
28.
2010年在长沙自然条件下对不育系280S和望S的生育期、农艺性状及育性转换特性进行鉴定,并结合人工控温冷水池处理的方法,分析了其育性稳定性及育性转换起点温度。结果表明,280S农艺性状稳定,株叶形状理想,育性转换起点温度<22.5℃;望S农艺性状较稳定,株叶形状理想,育性转换起点温度<23.5℃。280S和望S具有安全可用性,可以推荐审定。  相似文献   
29.
制种是杂交水稻生产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授粉是制种的关键环节,对杂交水稻制种的产量和效益有明显影响。研究国内外杂交水稻授粉技术与装备的现状表明目前所采用的授粉机械依据工作原理的不同有碰撞式和气力式二种。通过分析二种授粉装备的工作原理,总结出它们的特点和存在的不足。现用的授粉装备存在授粉不匀、损伤植株等问题,对授粉效果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机性。杂交水稻授粉应向机械化、多用途化综合发展,提出了探索不同机械授粉方式的科学性、研究不同机械授粉方式的适应性、寻求合理的工作参数、确保安全隔离防止生物学混杂和开发适用的授粉机械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0.
本文根据小麦品种(系)在改变生态条件后出现性状分离现象的事实,提出了小麦育种的新方法-生态遗传育种法。对生态遗传育的理论依据、生态变异性状的遗传与选择方法及生态遗传育种的效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