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27篇
  1篇
综合类   94篇
农作物   4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以农艺性状优良、配合力高、具部分恢复基因的品系为轮回亲本 ,与MICMS双低不育系“宁A6”回交 ,定向选育具有轮回亲本优良性状和原不育系不育性的新不育系 ,经 3个轮回世代的回交、自交和测交 ,育成MICMS胞质不育系“宁A7”和保持系“宁B7”。宁A7不育系株型紧凑 ,不育性彻底 ,双低品质稳定 ,经济性状得到进一步改良。  相似文献   
82.
甘蓝型油蔬兼用油菜宁油16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油蔬兼用,即在油菜生长的薹期摘取主茎薹作为食用,植株其余分枝生产的菜籽供榨油用。摘薹作为一项农艺措施,可以克服早薹早花,防止冻害;在杂交制种中,可用来调节父母本开花期。近年来,江苏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产量、品质和食味作为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83.
本文主要报道了甘蓝型油菜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用系 RA1和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用系 RA82的选育过程 ,调查了两用系群体内育性表现。结果表明 ,2个两用系内可育株与不育株的比例均符合 1∶ 1的理论值 ,RA1群体内可育株自交后代均为完全可育 ,而 RA82群体内可育株自交代后代育性分离比例为 3∶ 1。对细胞核雄性不育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杂种优势率的研究结果表明 ,单株产量、单株角果数通常存在较强的超亲优势和超标优势 ,而每角粒数和千粒重则表现为负向优势。目前已获得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的恢复基因 ,并获得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的优异结合  相似文献   
84.
应用作物数量性状主位点组分析方法分析了甘蓝型油菜 (BrassicanapusL .)品种“宁杂 1号”的保持系、恢复系与 10个供体亲本间组合的单株种子产量差异 ,估算出代表外源有利基因的遗传参数 μG′值 ,以此作为标准选择供体亲本 ,改良宁杂 1号的杂种优势。单株产量分析结果 ,虽然 10个供体亲本与“宁R1”间杂种组合单株产量的杂种优势明显 ,但 10个供体亲本中只有P6(“宁油 10号”)与“宁B6”间杂交组合产量比宁杂 1号明显提高(7 78% )。这表明通过直接选择恢复系来提高宁杂系统杂种组合的杂种优势的效率有限。 10个供体亲本的单株产量的G位点组效应 (μG′)值分析结果 ,有 3个供体亲本的 μG′值较高 ,达到显著水平 (P <0 0 5 )。这 3个亲本分别为“五十铃”、“苏油 1号”和“中油 82 1” ,它们可使宁杂 1号的单株产量分别获得 2 8 49%、2 9 70 %和 45 6 6 %的提高 ,表明这 3个亲本可作为候选供体亲本来改良宁杂 1号的杂种优势。此外 ,研究结果还显示改良恢复系的配合力是提高宁杂 1号系统组合杂种优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5.
细胞核雄性不育杂交同菜选育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报道了甘蓝型油菜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用系RA1和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用系RA82的选育过程,调查了两用系群体内育性表现。结果表明,2个两用系内可育株与不育株的比例符合1:1的理论值,RA1群体内可育株自交后代均为完全可育,而RA82群体内可育株自交代后代育性分离比例为3:1。对细胞核雄性不育杂种主要农艺性状杂种优势率的研究结果表明,单株产量、单株角果数通常存在较强的超亲优势和超标优势,而每角粒和千粒重则表现为负向优势。目前已获得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的恢复基因,并获得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的优异结合。  相似文献   
86.
利用国外引进的抗草甘膦油菜品系,应用常规的回交、测交等育种方法,将草甘膦抗性导入MMICMS,初步育成一批具有草甘膦抗性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抗性组合产量鉴定结果表明,其优势明显,超亲优势率达到17.84%~42.80%,部分组合达到超标优势,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7.
测定宁杂1号"三系"亲本宁A6、宁B6、宁R1植株及各器官不同生育期氮含量,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的推移,三系亲本间氮含量及积累量变化趋势一致.三系亲本的根、茎、分枝、生殖器官的氮含量均随生育期推移递减,而叶片呈高→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同一植株各器官的氮含量表现为籽粒>叶片>分枝>茎>果皮>根.生殖生长旺盛后,同一生育期中生殖器官的氮含量最高.单株及营养器官的氮积累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生殖器官的氮积累量则表现为逐渐递增趋势.三系亲本同一生育期各器官氮积累量多以保持系最高,均以恢复系最小.并据此提出了宁杂1号高产制种的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88.
优质化学杀雄两系杂交油菜宁杂1818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宁杂1818属甘蓝型油菜中晚熟品种类型,选自"宁油18×088018"组合,其株高178.73 cm,分枝点较高。一次分枝6.48个,主轴约长60 cm左右,单株角果数257.60个,角果长6~7 cm,果喙较长。每角种子数22.05粒,千粒重4.09g;芥酸含量0.50%,硫苷含量19.71μmol/g,含油量45.54%。国家油菜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产量3110.40 kg/hm2,比对照增产4.14%;生产试验结果,宁杂1818比对照增产5.95%。该品种抗病毒病,较抗菌核病,抗倒伏能力强。  相似文献   
89.
芸薹属油菜种质资源抗(耐)菌核病、病毒病的鉴定结果表明:1.抗菌核病的基因主要存在于B和C染色体组,抗芜菁花叶病毒(TuMV)的基因主要存在于C染色体组。2,农艺性状与抗菌核病性存在相关;B.campestris有效分枝点高度、B.carinata的株高、有效分枝点高度与抗性指标RRA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B.juncea二次有效分枝数与RRA呈显著负相关,B.napus的上述性状与RRA相关不显著。3.油菜单株产籽量和产油量随病情加重而下降,达显著或极显著程度。  相似文献   
90.
甘蓝型油菜MI CMS系统育性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利用MICMS细胞质雄性不育双低下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研究MICMS系统育性的遗传、育性恢复基因的等位性和恢复系的细胞质育性。结果表明:(1)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后代可育株与不育株的分离比例,F2符合3:1,BC1符合1:1,不同组合间分离比例同质,MICMS系统育性恢复性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2)恢复系宁R1、宁R3和宁R4的恢复基因属同一位点;(3)恢复系宁R1和宁R4的细胞质是可育细胞质,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