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27篇
  1篇
综合类   94篇
农作物   4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研究转基因油菜 W鄄4的种子fad2基因受 RNAi干扰的效果及其器官特异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法分析比较了转基因油菜 W鄄4与非转基因对照 Westar开花后第7、14、21、28天的种子以及越冬期油菜根、茎、叶器官中的 fad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对照 Westsr种子中 fad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随开花后的天数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但W鄄4种子中 fad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开花后第21、28 d较对照 westar显著下降,降幅达到60%。说明转基因油菜 W鄄4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表达的 fad2基因的 dsRNA干扰了 fad2基因表达。W鄄4与westar在越冬期根、茎、叶器官中fad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基本一致,无显著性差异。脂肪酸组成分析结果显示:W鄄4种子中油酸脱饱和指数(ODP)平均为0.07较 Westar的0.24下降了75%;但越冬期根、茎、叶中的油酸脱饱和指数两者无显著差异。研究还发现转基因油菜 fad2基因表达下降的时期与 napin基因表达时期同步,均始于开花后21 d左右。[结论]结果表明转基因油菜中 RNAi干扰 fad2基因表达具有种子特异性,不干扰其它器官的fad2基因表达。表明目标基因的表达受 napin启动子的准确控制。  相似文献   
112.
花叶性状的遗传及其在杂交油菜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花叶油菜宁RS1和CMS恢复系TD7、宁R1为亲本材料配制杂交组合,研究花叶性状的遗传表现,选育花叶恢复系。结果表明,宁RS1的花叶性状为显性性状,由1对基因控制,可以作为苗期标记性状,通过苗床间苗、定苗和移栽时甄别能有效提高杂交油菜的种植纯度。在产量比较试验中,花叶杂交组合(宁A6×T102)产量3195kg/hm2,比对照宁油10号增产10.94%,有生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3.
利用配子鉴定法研究从恢复系间杂交后代中选育更优恢复系的可行性,可恢复系间杂交F1与不育系配制三交种的单株产量测定结果表明,三交种AF1-3即组合NA6/NR1/NR3的单株产量变幅大,优良单株频率高,单株美元产量高,提供雄配子杂交组合(NR1/NR3)的优良配子频率较高,后代中较易筛选出与不育系配合力得到改良的优良恢复系,经过连续3全节代的配合测定及选育,已从恢复系统杂交组合NR1/NR3的后代中选育出优良恢复系。  相似文献   
114.
甘蓝型油菜含油量的遗传与QTL定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利用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对甘蓝型油菜品系APL01(低含油量亲本)与M083(高含油量亲本)杂交所获得的6个基本世代(P1, P2, F1, B1, B2, F2)的含油量进行遗传分析,并以(APL01/M083)BC1F1为作图群体,利用251个分子标记,构建了由19个连锁群组成的分子标记遗传图谱,经WinQTLCart 2.0对种子含油量进行QTL扫描。结果表明,该杂交组合种子含油量由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为38.37%~47.16%,多基因遗传率为24.29%~38.28%。共获得qOC1、qOC8、qOC10、qOC13-1和qOC13-2等5个与含油量相关的QTL,其中qOC1位于N1连锁群的m19e21c~A0214Ra142区间,可解释含油量表型变异的5.21%;qOC8位于N8连锁群的A0216Gb206~m5e42区间,可解释含油量表型变异的6.34%;qOC10位于N10连锁群的m15e48~A0228Bb437区间,可解释含油量表型变异的9.45%;qOC13-1位于N13连锁群的A0224Rb157~A0301Gb399区间,可解释含油量表型变异的18.12%;qOC13-2位于N13连锁群的A0226Ba377~A0226Ba367区间,可解释含油量表型变异的10.17%。5个QTL中qOC10和qOC13-2位点APL01对含油量的贡献为正值,qOC1、qOC8和qOC13-1位点M083的贡献为正值。qOC13-1效应值较大,属主效基因位点,其余4个QTL效应相对较小,可作为多基因位点。  相似文献   
115.
油菜角果裂角力的定量测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油菜的角果容易开裂,造成产量损失,同时也不利于油菜的机械化收获。定量测定油菜角果的开裂力对油菜裂角性的研究和选育耐裂角油菜十分必要。采用了拉裂法定量测定油菜角果的开裂力。为了保持不同测定值的可比性,收获的油菜角果在25℃,50%湿度的环境下平衡2周,使测定材料含水量保持相对一致;测定时,在离角果基部2.5 cm处,用金属线缠绕固定角果,使不同的测定,都拉裂2.5 cm长的角果。使用物性仪,拉裂角果,角果开裂时,物性仪探头受到的最大力即为角果开裂的力。用拉裂法,测定了47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角果的开裂力在0.77~3.7 N之间,裂角性存在很大的遗传变异,因此,在甘蓝型油菜中选育适宜于机械化收获的耐裂角油菜品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6.
测定宁杂 1号“三系”亲本宁A6、宁B6、宁R1植株及各器官不同生育期氮含量 ,结果表明 ,随着生育期的推移 ,三系亲本间氮含量及积累量变化趋势一致。三系亲本的根、茎、分枝、生殖器官的氮含量均随生育期推移递减 ,而叶片呈高→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同一植株各器官的氮含量表现为籽粒 >叶片 >分枝 >茎 >果皮 >根。生殖生长旺盛后 ,同一生育期中生殖器官的氮含量最高。单株及营养器官的氮积累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而生殖器官的氮积累量则表现为逐渐递增趋势。三系亲本同一生育期各器官氮积累量多以保持系最高 ,均以恢复系最小。并据此提出了宁杂 1号高产制种的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17.
江苏油菜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油菜种质资源征集,整理,分类及其基本特性的研究,油菜种质资源在高产育种,品质改良及杂优研究上的应用,以及油菜特异种质资源筛选和创新研究等方面综述江苏油菜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提出油菜资源研究的今后发展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8.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和14C示踪技术研究有、无花瓣油菜近等基因系花期前后的株型演变及花期同化产物的运转分配。结果表明,无花瓣性状促进了中下层分枝和角果的发育,有利于增大分枝茎皮面积和角果皮面积,促进中下结角层多结角果和籽粒,并提高下层角果的质量,14C示踪也证明无花瓣性状促使花期同化产物向下部分枝和角果运转。无花瓣性状可用于构建油菜理想株型。  相似文献   
119.
通过对935份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的鉴定与多样性的分析,得出油菜种质资源性状的变异情况.所调查性状的变异系数在2.1%~79.8%之间,现有油菜种质资源中存在着显著的遗传差异和丰富的多样性,这为油菜种质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丰富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120.
植物分枝发育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分枝发育在植物形态建成中具有重要作用,与植物生物量和作物产量关系密切。随着植物基因组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快速发展,分枝发育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近年来,人们从拟南芥、水稻、豌豆、矮牵牛、番茄、玉米突变体中克隆了一系列与分枝相关的重要基因,对植物分枝发育调控机制的认识不断深入。本文综述了植物分枝发育受到遗传、激素、环境等多种因素控制以及近年来腋生分生组织形成和生长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