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23篇
园艺   4篇
  2024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猕猴桃糖水罐头加工过程中营养成分变化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恕  张星海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5):58-58,45
猕猴桃维生素C(Vc)含量高,有很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被誉为水果之王:为了合理开发利用,本试验比较了猕猴桃罐头制作前后总酸浓度、纤维素含量、维生素C含量、总糖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加工过程中,除了糖含量有增加外,总糖浓度、纤维素、维生素C、总酸浓度均有减少,各成分的变化幅度为:总糖浓度>纤维素>维生素C>总酸浓度.  相似文献   
12.
绿色壁垒与我国茶叶贸易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张星海  王岳飞  杨贤强 《茶叶》2005,31(2):104-106,112
本文主要从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技术的含义、特点以及产生原因等方面,分析探讨了其对我国茶叶贸易产生的不利影响,并对这种贸易中的新型壁垒谈了应对举措。  相似文献   
13.
儿茶素富集和EGCG单体纯化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星海  郭碧花  沈生荣 《茶叶》2002,28(3):136-137,144
EGCG是绿茶中提取分离出的生物活性物质,是一类具有开发前景的天然产物,将绿茶提取物或茶多酚先经乙酸乙酯,氯仿两种试剂多次富集和脱除咖啡因和色素,得儿茶素总含量不低于95%的茶多酚,再经Sephadex LH-20柱层析纯化,得EGCG单体,用ESI-MS和HPLC等方法鉴定和验证了其化学结构,其纯度均大于96.7%,得率为23.86%,回收率为71.25%。  相似文献   
14.
EGCG防癌抗癌的药理药效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星海  唐德松  沈生荣 《茶叶》2001,27(4):43-48
EGCG是绿茶中提取分离出的生物活性物质,毒性低,是一类极具有开发前景的天然产物,本文综述了EGCG的防癌抗癌作用主要机制以及临床药效,研究表明EGCG具有抑制癌细胞生长周期,诱导癌细胞凋亡,影响癌基因表达,调节致癌物代谢,调节有关致癌酶活性,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护DNA免受损伤和诱使癌细胞DNA断裂等作用。  相似文献   
15.
1.中国茶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1.1茶类多———出口绿茶与特种茶的优势更优中国是茶类生产最丰富的国家,除红碎茶外,绿茶、乌龙茶、花茶等加工技术都是我国独具优势,花色品种丰富多彩,品质独优因而过去我国在这些茶类的生产和出口上就占绝对优势。加入WTO后,许多缔约成员国都将大幅减让对这些茶类的进口关税,茶叶零售价下降,这些茶类的需求,扩大进口。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和科学研究的深入,近年来对饮用绿茶防癌、增进健康的作用在许多大众媒介大量宣传,全球掀起一股绿茶消费增长速度远远超过红茶。70年代以前,世界贸…  相似文献   
16.
孙达  张星海  夏兵 《茶叶通讯》2021,48(1):124-130
以传统白茶中的白牡丹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研究了不同冲泡要素对茶汤主要滋味成分浸出率的影响,优化并建立了白茶茶汤感官评价与冲泡温度、冲泡时间和茶叶用量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白茶茶汤中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和咖啡碱的浸出率随着茶叶用量、冲泡温度、冲泡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各冲泡要素对茶多酚、游离氨基酸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而对咖啡碱浸出率的影响不显著,茶叶用量对游离氨基酸浸出率影响最大,温度对茶多酚浸出率影响最大。以茶汤感官品质为评价,优化冲泡白牡丹的最优条件为茶叶用量3.05 g(茶水比约1∶50)、冲泡温度100℃、冲泡时间5.03 min,该条件下冲泡的白茶感官评分为92.40分,其茶汤香气清纯、滋味醇爽、汤色橙黄,回归方程模型验证值与预测值接近,拟合度好。  相似文献   
17.
茶多酚对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多酚(TP)是茶叶中一种天然抗氧化剂。本文回顾了近年来茶多酚在抗血脂,抗血栓,降血压,抑脂质过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和保护心肌损佃等防治作用的研究进展,探讨了茶多酚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8.
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香榧子(Torreya grandis)超临界萃取物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采用超临界CO2提取香榧子中脂肪油,总合油量为16.21%.再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萃取物中的挥发性成分,确定香榧子油的脂肪酸组成以亚油酸与油酸为主,质量分数分别为38.228 5%与35.521 9%,其次为棕榈酸和5,11,14-二十一碳烯酸,质量分数分别为7.451 7%与7.405 2%.  相似文献   
19.
张星海 《茶叶》2019,45(1):1-2
本文主要分析了历经10年的时间跨度里逐步形成了庄晚芳先生的中国茶德"廉美和敬"。庄晚芳中国茶德形成共分三个阶段即中国茶德萌芽、中国茶德倡导及中国茶德发展,通过庄晚芳自己公开发表论文较系统地阐述中国茶德"廉美和敬"的精神内涵,首次衍生中国茶道的三个层面内涵及其对传承发展中国茶德的途径指导。  相似文献   
20.
应用电子鼻、电子舌技术对6个等级龙井茶进行识别研究。检测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PCA)与判别因子分析(DFA),确定龙井茶等级识别最佳传感器阵列组合。结果表明,以S2-100Hz金电极、S3-1Hz钯电极、S4-1Hz钨电极、S6-100Hz银电极为传感器阵列,建立龙井茶汤智舌模型;以S1、S2、S4、S5、S6为传感器阵列,建立龙井茶汤智鼻模型;以S2、S4、S5、S6为传感器阵列,建立龙井干茶智鼻模型,将智舌、智鼻检测方法结合形成的人工智能识别龙井茶等级的方法具有极高的辨识能力,能够快速有效地判别龙井茶样等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