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9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1篇
  3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18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稻茬晚播小麦高产群体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稻茬晚播小麦高产、稳产栽培提供参考,以扬麦23为材料,在稻茬晚播(12月5日,较适播期晚约30~40 d)条件下设置不同密度、氮肥施用量及运筹处理,按产量高低划分为不同产量水平群体(≥6 750 kg·hm-2高产;6 000~6 750 kg·hm-2中产;<6 000 kg·hm-2低产),研究了晚播小麦高产群体的产量及其结构、群体质量特征和光合特性。结果表明,稻茬晚播条件下,产量大于6 750 kg·hm-2小麦高产群体的平均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分别为516×104·hm-2、36粒、39.8 g。通径分析表明,穗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大,穗粒数与千粒重的影响较小。稻茬晚播小麦在以下条件下有利于达到6 750 kg·hm-2产量水平:拔节期、开花期茎蘖数在1 350×104·hm-2、700×104·hm-2左右,茎蘖成穗率为38%左右;开花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为13 500 kg·hm-2左右,成熟期为18 500 kg·hm-2以上,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大于5 300 kg·hm-2;孕穗期、开花期、乳熟期LAI控制在7.5、5.5、3.5左右;提高花后旗叶SPAD值以及净光合速率,尤其是乳熟期。本试验条件下,稻茬晚播小麦实现高产的最佳组合为密度330×104株·hm-2、施氮量225 kg·hm-2和氮肥运筹6∶0∶2∶2处理。  相似文献   
72.
<正>山东是苹果生产和消费大省,苹果产业也是山东传统的优势产业,品种、技术、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等方面长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然而,作为传统苹果产区,山东类似“人老、树老、模式落后”等问题日益凸显,苹果从业人员年龄老化、后继乏人;老果园面积大,改革开放初期发展的苹果进入老龄期;传统的栽培模式费工费力成本高。因此大刀阔斧地进行生产模式、组织方式、管理手段等变革是提质增产、节本增效的发展方向,也是山东苹果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3.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羊肉制品的需求与日俱增,畜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肉羊生产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肉羊生产在农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出来,成为山西省畜牧业生产中的重点产业和农村经济增加收入的亮点.  相似文献   
74.
该文报道了辽宁省林区7个市、8个县共15个地区的蚂蚁种类。计3亚科、10属、21种,并记述了其中优势种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75.
以香花刺槐的叶腋嫩芽生长锥为外植体进行组织诱导培养,经过多组合培养基对比试验,筛选出诱导分化、继代增殖、生根培养3个阶段的最佳培养基配方。  相似文献   
76.
为了解小麦群体结构特征与氮利用效率的相关性,以江苏省推介使用的6个半冬性小麦品种和9个春性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两类型小麦间群体特征及氮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施氮量相同时,半冬性小麦群体植株平均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在生育前期低于春性小麦,生育后期高于春性小麦,茎蘖数在全生育期均高于春性小麦,平均花后干物质积累量、总结实粒数、粒叶比均高于春性小麦。同一类型小麦中不同品种间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总结实粒数也存在显著差异;同一类型小麦各品种花后干物质积累量、茎蘖成穗率、总结实粒数、粒叶比与产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叶面积指数下降速率与产量呈线性负相关。半冬性和春性小麦花后干物质积累量、总结实粒数与氮肥生产效率(NGPE)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春性小麦的粒叶比与NGPE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叶面积指数下降速率与NGPE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茎蘖成穗率与氮肥吸收效率(NUEa)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半冬性小麦粒叶比与氮肥农学效率(NAE)呈显著正相关。花后干物质积累量、总结实粒数是两种类型小麦群体NGPE的共性调控特征表现,粒叶比可作为春性小麦NGPE、半冬性小麦NAE差异的评价指标,茎蘖成穗率可作为春性小麦NUEa的调控指标。  相似文献   
77.
植物生长调节剂拌种对扬麦13茎秆生长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高产小麦合理选用生长调节剂提供科学依据,以弱筋小麦扬麦13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生长调节剂(矮壮素、拌种剂、种衣剂、多效唑)拌种对不同群体小麦茎秆生长及籽粒产量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拌种处理均能有效降低扬麦13的株高、重心高度及基部节间长度,对茎秆粗度、茎壁厚度、茎秆干重的调节效应因生长调节剂种类不同而存在差异,其中,低密度条件下拌种剂处理的小麦茎壁厚度增加显著,而高密度条件下多效唑处理小麦的茎壁厚度增加显著。生长调节剂拌种处理提高了扬麦13的抗倒伏能力,其作用效果表现为多效唑种衣剂拌种剂矮壮素。相关分析表明,降低植株株高、基部第一节间长度,增加基部第一、二节间壁厚有利于提高植株抗倒性能。拌种处理下小麦产量均高于对照,300×104株·hm-2群体的产量高于150×104株·hm-2群体,均以种衣剂拌种处理增产最明显,平均增幅达11.68%,在倒伏年拌种处理增产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78.
植物生长调节剂作为现代农业生产中重要的栽培调控措施之一,能有效解决肥水等常规栽培措施难以解决的生产问题,在提高种子活性、促进壮苗培育、提高抗倒性能、增强抗逆性、增加作物产量和改善作物品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总结植物生长调节剂概念、作用机理、分类与功效等的基础上,重点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小麦上的主要应用目的及其调控效应机制,分析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小麦施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施用规范,指出当前植物生长调节剂研发和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推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小麦高产、高效、抗逆、优质、绿色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9.
通过15N微区试验,研究晚播条件下不同密度小麦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差异,探索提高晚播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生理机制.结果 表明:稻茬晚播小麦开花期植株吸收的氮素67%~71%、成熟期植株吸收的氮素53%~70%来自土壤中氮素,15N微区试验结果表明开花期植株对肥料15N的吸收以基施15N为主,成熟期吸收追施15N比例则高于基施...  相似文献   
80.
扬州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稻作历史源远流长,水稻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20万hm2,以粳稻为主要栽培类型,具有较高的稻作科技水平.近年来,围绕"提质增效、生态保优、品牌兴稻",水稻种植结构进一步调整,品种布局逐步优化,优质食味水稻品种应用面积占50%,轻简化机械化技术应用普及,稻田综合种养发展迅速,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和发展壮大,培育和宣传了一批知名稻米品牌,创成省"味稻小镇"9家,稻作文化被赋予了新时代符号,优质稻米产业取得了突出成效,但依然存在种稻收益不高、优质不优价、稻作方式粗放等较为突出的问题.本研究从水稻产量水平、稻作方式、规模化经营以及品牌培育等方面,充分调研了扬州市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从品种、品质、品牌和标准化生产等方面提出促进扬州市优质稻米产业的对策与建议,持续提升扬州市优质稻米产业发展水平,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夯实乡村振兴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