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6篇
农学   19篇
  3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41.
为提高甜叶菊的栽培技术水平、揭示密度、氮、钾肥施用量与产量的关系。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建立各因素与产量之间的回归方程,筛选高产栽培优化模式。结果表明:最佳农艺方案:种植密度153.480~173.700千株/hm2,配施纯氮285.225~331.225kg/hm2和K2O299.775~327.000kg/hm2产量可达4860.00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42.
采用0.05%、0.10%和0.20%3种浓度的秋水仙素分别对液体培养过程中的蝴蝶兰类原球茎进行1、3和7 d的诱变处理,考察各处理蝴蝶兰类原球茎的生长状态、组织学特征及其分化成苗的状况,并对多倍体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对蝴蝶兰类原球茎的生长状况均产生一定影响,类原球茎相对膨大,表面粗糙,呈暗绿色,浓度越大、处理时间越长,影响越明显;不同浓度秋水仙素诱变时间长短与类原球茎细胞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程度关系密切;秋水仙素处理后的类原球茎分化苗周期增长,成苗率降低;不同处理的多倍体诱导频率不同,最高诱变率可达30.0%;多倍体在形态、细胞组织学上与二倍体差异明显,细胞核变大,染色体数目加倍。  相似文献   
43.
微量元素对大豆种子发芽及其保护酶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砂培条件下,研究了6种微量元素对大豆种子发芽及其幼苗保护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浓度范围内,6种不同的处理均能提高大豆种子的发芽率、主根长度和侧根数量,其作用大小顺序分别是:Mo>Cu、B>Zn>Fe、Mn;B>Zn>Cu、Mo>Fe>Mn,和Fe>Mo>Cu、B>Zn、Mn;B和Mo处理对大豆胚轴伸长和Mo、F...  相似文献   
44.
分子育种是作物遗传改良的重要手段。对《作物分子育种学》课程开设的必要性,课程内容的构建和改革,实验室建设,综合实验的开展,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提高《作物分子育种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5.
实现驱蚊香草的快速繁殖。利用组织培养的方法,采用激素调控技术,对驱蚊香草叶片外植体进行脱分化、再分化、丛芽增殖及其生根技术研究。在添加NAA的MS培养基上,驱赶蚊香草叶片能够形成愈伤组织,并且在愈伤组织上有根的分化;叶片在添加BA和NAA所有处理组合均有芽的分化,最适宜的分化培养基:MS BA 1.0 mg/L NAA 0.2 mg/L;丛芽增殖适宜的培养基:MS BA 0.25mg/L NAA 0.1mg/L;最佳的生根培养基:MS NAA 0.05mg/L。试管苗移栽基质以混合基质为宜。采用驱蚊香草叶片作为外植体利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可以实现驱蚊香草的快速繁殖。  相似文献   
46.
白头翁种子发芽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时维静  张子学  于群英  卫洲 《种子》2005,24(4):60-62
采用浸种、干燥、低温、高锰酸钾、赤霉素、超声波等处理白头翁种子,测定种子发芽时间、发芽率、发芽势.结果表明白头翁种子具有胚休眠特性.赤霉素100,50,20mg/L和冷藏能显著提高白头翁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  相似文献   
47.
外源水杨酸对提高黄瓜萌发种子抗冷性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瓜(津优40号)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水杨酸(SA)溶液(0.00g/L、0.01g/L、0.05g/L,0.1g/L、0.15g/L、0.2g/L)浸种对黄瓜萌发种子抗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试验条件下所有浓度的SA均能提高黄瓜种子发芽率(GR)、发芽指数(GI)和活性指数(VI);提高黄瓜萌发种子的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降低膜脂过氧化的程度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提高了黄瓜萌发种子对低温胁迫的适应性;在10℃低温胁迫条件下,外源SA的最适宜作用浓度为0.05g/L。  相似文献   
48.
为了明确小麦抗赤霉病主效QTL的抗病效应,基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来源于抗病品种苏麦3号的Fhb1、Fhb2和望水白的Fhb4、Fhb5回交导入感病品种矮抗58中,构建出30个不同QTL组合的株系,分别采用单花滴注和喷洒孢子悬浮液接种法,对其开展抗侵入、抗扩展和综合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携带Fhb1和Fhb2的株系表现出显著的抗扩展能力,Fhb1的效应显著高于Fhb2,但二者都没有抗侵入效应;携带Fhb4和Fhb5的株系表现出明显的抗侵入性,二者累加后效应更显著,但均没有明显的抗扩展能力;不同抗性类型的QTL聚合后,其综合抗病性比单个QTL更显著。说明在育种中,将不同抗性类型的QTL聚合后比单个QTL的抗赤霉病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9.
种植密度对夏玉米基部节间性状与倒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以玉米杂交种隆平206和凤玉906为供试材料,设60 000、75 000、90 000株/hm23个密度处理,研究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夏玉米基部节间相关性状和倒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隆平206生育后期植株倒伏率随密度增加而增大,凤玉906在低密度条件下倒伏率为0,其他2个密度条件下倒伏率均小于5%。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植株基部节间直径逐渐变小,茎粗系数减小,同时基部节间鲜重、干重逐渐减少,基部节间抗折力逐步降低,两个品种均表现出类似趋势。品种间比较,在同一密度处理下,虽然凤玉906基部节间抗折力显著低于隆平206,但茎秆基部节间干重显著高于隆平206,玉米茎秆基部节间干重对植株倒伏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0.
文心兰类原球茎液体增殖过程中秋水仙素化学诱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秋水仙素对液体增殖培养中的文心兰类原球茎进行多倍体诱变, 获得了大量的文心兰多倍体试管苗。结果表明, 秋水仙素浓度越高, 处理时间越长, 类原球茎受伤害程度越严重, 再生苗多倍体比例越大, 最高诱变率可达46.7%; 低浓度, 短时间秋水仙素处理易产生嵌合体; 四倍体试管苗植株粗短, 健壮, 叶片宽厚, 叶片下表皮气孔张度较大, 下表皮细胞核较大且靠近细胞壁边缘; 根尖细胞染色体数加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