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4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8篇
  9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对居住区绿地的树种组成结构和10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居住区绿化建议,为今后城市居住区绿地的规划以及改造等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北京城区五环内23处居住区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域内高于1.5 m以上的乔灌木进行每木测量,调查内容包括树种、树高、胸径、冠幅、株数以及修剪情况等信息,并对居住绿地主要树种的使用频度、密度、覆盖度、相对频度、相对密度、相对覆盖度、株均覆盖面积、重要值等特征参数进行分析,并与10年前的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1) 本文所调研的北京五环内居住区绿地现有乔灌木34科61属85种,共有乔灌木9 799株,乔木与灌木数量之比达6.2:1,树木平均密度为39株/hm2,与10年前相比,树种数量增加27%,树木平均密度增长30%,种类提升39%,灌木所占比例提升到1.55倍。(2)居住区绿地内数量最多的20个主要树种的种类和数量在10年之间变化显著,观赏类和可食类树种数量呈增加趋势明显,碧桃、玉兰、西府海棠、香椿、二球悬铃木、银杏的数量分别为2006年的7.07、6.36、5.53、4.90、3.38和3.28倍,成为居住区绿地新的主要树种,而曾经的主要树种毛白杨、侧柏、无刺枣、毛泡桐、白皮松的数量则分别锐减至10年前的43.95%、11.74%、24.09%、9.34%、41.24%。同时,圆柏数量增至10年前的5.84倍,呈现出与侧柏截然相反的变化趋势,成为居住区替代侧柏的主要针叶树种。(3)与2006年相比,居住区绿地20种主要树种的使用频度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圆柏、碧桃、玉兰、二球悬铃木增长明显,分别为10年前的22.75、5.27、4.25和3.15倍,无刺枣、石榴与柿虽然数量较少,但其使用频度却也分别从0.44、0.28、0.48提高到0.61、0.67、0.67。(4)居住区绿地内20种主要树种的整体覆盖度与株均覆盖面积均有所下降,整体覆盖度降低了0.007,降幅为7.53%,其中毛白杨、臭椿、刺槐等树种覆盖度下降趋势尤其显著,分别降至2006年的30.51%、15.38%和50.00%。由于截干严重,毛白杨、臭椿的株均覆盖面积分别降至10年前的51.57%、16.85%。(5)国槐(Ⅳ=0.529)、绒毛白蜡(Ⅳ=0.321)、圆柏(Ⅳ=0.212)、毛白杨(Ⅳ =0.195)、二球悬铃木(Ⅳ=0.182)、香椿(Ⅳ=0.163)是目前居住区绿地最主要的优势树种;侧柏、泡桐的优势度在10年前后下降明显,其重要值分别从2006年的0.155、0.107下降到2016年的0.017、0.002;圆柏、悬铃木的优势地位显著上升,其重要值分别提升了11.16和4.67倍。结论居住区整体绿化状况有所改善,林木密度、树种种类均有显著增加,树种结构更加合理亲民,毛白杨、臭椿、侧柏等植源性致敏树种或生长适应性不好的树种数量逐渐减少,而香椿、银杏、悬铃木、西府海棠等群众喜爱的树种日益增加。但是居住区绿地整体绿量并未得到有效提升,整体覆盖度下降了4.73%,在空间绿量上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和潜力。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保心宁片中无机元素的组成及含量。方法: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结果:测出保心宁片中含有33种无机元素,其中含量较高的为Al、Mg、Ca等常量元素,同时富含Ba、Mn、Sr、Ti、Zn、Se、Cu等微量元素。结论:药品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从无机元素角度找到了保心宁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83.
[目的]草地贪夜蛾是2019年迁入我国危害玉米等作物的重大害虫,为筛选对草地贪夜蛾防治效果较好的杀虫剂,开展了14种药剂共19个处理对玉米草地贪夜蛾田间药效防治试验。[方法]在玉米喇叭口期,采用药剂对水全株喷雾施药1次,药后1、3、5、7d(生物制剂增加第14d)评价防治效果。[结果]药后第1d,10.0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150g/L茚虫威乳油、20%甲氰菊酯乳油、10.0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10%虫螨腈悬浮剂处理速效性防效好,分别为94.13%、93.60%、92.96%。药后第3d,200g/L氯虫笨甲酰胺悬浮剂+10%氟啶尿乳油、10.0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150g/L茚虫威乳油、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10.0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10%虫螨腈悬浮剂、10.0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10%虱螨脲悬浮剂、20%甲氰菊酯乳油和10.0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防效均在90%以上。药后第7d,10.0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150g/L茚虫威乳油、10.0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10%虫螨腈悬浮剂、10.0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10%虱螨脲悬浮剂、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10%虱螨脲悬浮剂防效为87.48%、85.51%、83.91%、83.91%、81.61%,表现出持效性较好的防治效果。上述药剂处理对草地贪夜蛾具有很好防治效果,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4.
85.
于1989—1993和2003—2012年间每年春季采集广东沿岸的近江牡蛎样品(Crassostrea rivularis Gould),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中六六六(HCHs)的含量,并结合1980—1985年广东省海岸带污染调查的相关数据,分析和探讨了广东沿岸牡蛎中六六六(HCHs)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评价了其食用风险与生物质量.结果表明,广东沿岸牡蛎体内HCHs含量范围在未检出~42.4 ng/g之间,平均值为(1.70±6.13) ng/g,总体检出率为92.3%.广东沿岸海域牡蛎体内HCHs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禁用六六六以来先快速下降,90年代以后降幅放缓并逐渐趋于平稳,30年间HCHs含量降低至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0.06%.在空间上,80年代初期珠江口岸段HCHs含量远高于粤东和粤西岸段,随着时间的推移,粤西岸段HCHs的含量比逐渐升高,而珠江口的则逐渐降低,三者含量差距缩小.HCHs组分特征分析认为,80年代末期以来,广东沿岸海域牡蛎体内HCHs主要来源于历史使用残留,但在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期期间,广东沿岸地区牡蛎体内HCHs可能源于林丹的使用.评价结果表明,所有样品中HCHs均远低于中国相关残留限量标准,但1989年有75.0%的样品中HCHs超出中国《海洋生物质量》一类标准;通过食用牡蛎,每日HCHs摄入量在0.11~83.62 ng/(kg·d),远低于世界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每日允许摄入量.  相似文献   
86.
光活化农药的研究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光活化农药作为一种新型农药,以其毒性小、作用能力强,引起了科学家对它极大的重视.本文综述了光活化农药的研究现状、作用机理、分类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7.
基于公众偏好探讨深圳自然游憩地建设定位对策。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掌握公众对自然游憩地的建设需求,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公众对游憩地主体功能的需求趋向多元化;2)自然景观资源更能获得公众的偏爱,其中云雾、森林、花田等视觉环境和溪谷等听觉环境最具有公众吸引力;3)因职业、收入、年龄等不同公众对游憩时长有不同选择,但普遍对自然游憩地停留时长的意愿集中在短期时间上;4)老年与少年群体对游憩地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导向性。立足这样的调研结论,文中从主体功能、主景亮点、游憩时长、游憩群体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设定位对策。  相似文献   
88.
文章以北京市海淀区道路绿地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出37条道路作为道路样本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了生长季植物配置、地表覆盖及影响要素,初步得到以下结论:1)海淀区道路绿地的植物配置以复合结构为主,两层以上配置方式绿地面积比例超过绿地总面积的80%,乔木+灌木的配置模式比较常见。草坪是不同类型道路绿地覆盖材料中的主要类型,其中草本花卉在复合地表覆盖道路绿地中也较为常见;2)海淀区道路绿地在生长季的灌草及地表覆盖率分别为80.89%和55.29%,但有近45%的道路绿地是裸土的;3)灌草覆盖率超过80%的绿地单元数量占绿地单元总数的47.37%,超过60%的绿地单元数量占绿地单元总数的63.74%,而地表覆盖率超过80%的绿地单元数量仅占绿地单元总数的9.36%,超过60%的绿地单元数量占绿地单元总数的20.47%;4)五环以外道路绿地地表覆盖状况最好,二环到四环随距离中心城区的距离增加而逐渐变差。行道树绿地的灌草及地表覆盖率最低,地表覆盖材料单一,而街头绿地裸土灌丛率最高。总体来看,海淀区道路绿地的地上植物配置主要是增加了灌草覆盖率,而地表土壤裸露状况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多数道路绿地存在"头上有绿荫,脚下有裸土"的问题。文章最后分析了造成海淀区道路绿地地表土壤裸露的原因,以及绿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生态养护等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89.
基于SCS模型的新疆博尔塔拉河流域径流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索SCS(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模型在干旱区地表径流模拟中的适用性,以新疆博尔塔拉河上游温泉流域为例,利用2013年融雪期18场次降雨量、日径流量及卫星同步观测基础数据,基于度日模型、土壤水分吸收平衡原理及地表温度-植被指数特征空间反演土壤水分等方法,探索适用于流域尺度耦合降雨、积雪融水混合补给径流的SCS模型参数改进算法,采用国产"高分一号"16m分辨率遥感影像和landsat8 OLI 30m多光谱遥影像为模型提供面状数据。分别利用参数算法改进后SCS模型与原SCS模型进行径流模拟,前者模拟值较后者更接近实测值,二者模型验证期Nash效率系数分别为0.66和0.38,相对误差系数分别17%,27%;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遥感反演地表参数,结合土壤饱和含水量计算SCS模型参数的方法在面积大且数据缺乏的温泉流域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0.
2010—2013年在昆虫病原线虫调查中,从华南农业大学植物园采集土样,利用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诱集,获得1个小杆类昆虫病原线虫种群(华农种群HN)。该线虫雌虫的形态符合Oscheius myriophila的原始描述,测量值中除虫体宽度(70~123 vs 57~70 μm)和口腔宽度(5~8 vs 4.5 μm)更宽、尾更长(138~188 vs 108~135 μm)外,其余特征值均在该种原始描述的范围内;用HN种群的18S和28S r DNA序列进行Blast搜寻和比对,结果表明该种群18S序列与GenBank中的O.myriophila(AY602176)的相似度高达99%(1512/1514=99%),28S序列与O.myriophila(U81588)的相似度达100%(609/609=100%)。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HN与Gen Bank中的多个O.myriophila种群以高置信度聚在相同的Insectivorus 支系。综合形态学和18S和28S rDNA序列特征,确定华农种群HN为Oscheius myriophil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