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利用3个籼稻温敏核雄性不育系与9个热带粳稻基因渗入恢复系组配27个杂交稻组合,对杂种优势和产量构成主要因素与亲本间的SSR和SSR-RAPD分子遗传距离的关系进行偏相关分析,筛选强优势杂交稻组合.研究结果表明,在籼稻与热带粳稻渗入系的杂种后代中,多数组合的每穗实粒数、总粒数和穗长呈现正竞争优势;杂种比对照的产量竞争优势主要是依靠每穗结实粒数的增加.在产量构成要素中,每穗实粒数与亲本间的SSR和SSR-RAPD分子遗传距离显著相关,而有效穗数和千粒重与之不显著相关,表明在籼稻与热带粳稻渗入系间的杂交稻组合中可以通过增加亲本间的遗传距离增加杂种的每穗粒数,提高杂种的产量优势.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获得的 "桂118S×T511"和"T1S×R138" 两个杂交水稻组合示范产量分别比对照特优63增16.3 %和6.7 %,其亲本间的SSR遗传距离分别为0.83和0.71,亲本间分子多态性分别达到51.4 %和42.8 %,表明适当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有助于选育强优势杂交水稻组合.  相似文献   
22.
一种快速提取野生稻总DNA的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常规CTAB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快速提取纯化野生稻总DNA的方法,这种快速提取法能在短时间内处理大批量的材料,具有简便、快速、经济、稳定等优点。用这种方法提取的DNA作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和用常规的CTAB法提取的DNA作为模板结果一致。因此,用这种方法提取的DNA质量完全可以满足植物分子标记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23.
以翻白草花梗为外植体,进行了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的研究,结果表明:用0.1%升汞消毒12 min效果最佳,萌动率为64.7%;丛生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1.0 mg/L+NAA0.15 mg/L;丛生芽的增殖和生长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0.3 mg/L+NAA0.15 mg/L,平均增殖倍数为7.2;生根壮苗最佳培养基为1/2MS+NAA0.3 mg/L+5%马铃薯,生根率达到90.0%,平均根长1.2 cm,苗粗壮。  相似文献   
24.
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分级与包装、生产档案等方面,制定灰毡毛忍冬生产技术规程,以期为灰毡毛忍冬的规范化种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荸荠试管苗壮苗方法和结球茎条件。【方法】以广西荸荠品种桂蹄1号试管苗为材料,分别进行不同蔗糖、PP333、温度等因素对荸荠试管苗壮苗及小球茎再生的影响。【结果】当6-BA偏低时(1.0 mg/L),在不同培养基中添加30.0~120.0 g/L蔗糖,均可不同程度诱导荸荠试管苗形成小球茎,其中以30.0 g/L蔗糖的效果最好;当蔗糖浓度过高时则抑制小球茎形成。当6-BA偏高时(2.5 mg/L),荸荠试管苗仅能诱导形成匍匐茎,而以添加80.0~100.0 g/L蔗糖的效果较好。在添加NAA和IBA条件下,不同蔗糖量均能诱导荸荠试管苗长出匍匐茎,但添加30.0~60.0 g/L蔗糖时可在匍匐茎顶端膨大形成小球茎,其中以30.0 g/L蔗糖的诱导效果最好。在含有NAA和IBA的培养基中添加适宜的PP333(0.3~1.0 mg/L)均能促进荸荠试管苗生根,并具有显著的壮苗效果,而对诱导荸荠试管结球茎数量影响不明显。在15~20℃条件下培养荸荠试管苗,添加蔗糖的培养基均未能诱导形成试管小球茎,而采用培养前20 d温度28~30℃、培养后40 d温度15~26℃条件,在培养基中添加生长素类或较低浓度6-BA时,含较低蔗糖量的培养基均能诱导较多的小球茎;当6-BA浓度较高时,仅能诱导荸荠试管苗长出匍匐茎。【结论】在MS+NAA 0.5 mg/L+IBA 0.5 mg/L+蔗糖30.0 g/L+琼脂粉3.5 g/L培养基中添加PP333 0.3~1.0 mg/L,均具有很好的壮苗效果。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添加适宜的6-BA或NAA和IBA或蔗糖(30.0 g/L)均能诱导荸荠试管苗形成小球茎。  相似文献   
26.
广西非香地方栽培稻与香稻的遗传多样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16对SSR引物,分析24份广西非香地方栽培稻资源和18份广西种植香稻的SSR等位变异、多态信息含量、基因多样性等。结果表明,在广西非香地方栽培稻资源中,每对引物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为2~7个,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4.38个,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和平均基因多样性(Hs)分别为0.53和0.60;而在广西种植香稻资源中,每对引物检测到等位基因数2~9个,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3.44个,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和平均基因多样性(Hs)为0.41和0.47。说明广西非香地方栽培稻资源比香稻资源具有更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结果表明,广西非香地方栽培稻和香稻资源各自聚为一类,说明二者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27.
和田地区沙尘暴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文中以和田地区8个气象观测站1960~2005年的沙尘暴天气资料为研究对象,应用CRESSMAN函数和数理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和田地区沙尘暴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和田地区属于沙尘暴的高发区,区域之间沙尘暴分布不均匀;2)和田地区全天都有沙尘暴发生,大多出现在17~22时;3)和田地区沙尘暴天气主要出现在3~9月,高发期在4~8月,最活跃的是5~6月,春夏多、秋冬少;4)年际变化呈现出波动减少的趋势,1988年后减势明显;5)沙尘暴的多发年代在20世纪60年代,进入90年代沙尘暴的发生明显减少,平均每10 a减少近4.4d;6)多数沙尘暴天气持续时间在4h以内,平均在1~3h之间,最长持续时间超过9h,民丰长达28.3h。  相似文献   
28.
香稻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78份外引香稻品种、18份在广西种植的香稻品种以及24份具有代表性的非香的广西地方栽培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检测到100条多态性片段,每个引物可检测到3~14个多态性片段,平均为6.25个。聚类结果表明:利用16个SSR标记可以明显地把香稻与非香稻品种聚类为2大类;在78份外引香稻种质中,在遗传距离分别为0.64和0.56处,43份和14份各自聚为一类,占73.1%,18份与广西种植的香稻品种聚类,占23.1%,3份与非香的栽培稻品种聚为一类,占3.8%。不同类组香稻的Nei’s遗传距离估算表明,传统的南亚香稻的遗传多样性显著大于改良的南亚香稻,改良的南亚香稻的多样性又显著大于广西当前种植的香稻种质和广西代表性的非香稻种质。  相似文献   
29.
为了解硒对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组培苗生长、SOD活性及多糖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以铁皮石斛组培苗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亚硒酸钠溶液对铁皮石斛组培苗长势、SOD活性及多糖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硒浓度为0.1 mg/L时,铁皮石斛组培苗成活率较高,硒含量在合理范围值内;硒浓度为1 mg/L时,SOD活性、多糖和叶绿素含量最高;硒浓度超过1 mg/L时,硒含量越高,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生长、SOD活性及多糖和叶绿素含量的抑制作用越明显。硒浓度小于1 mg/L时,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生长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30.
为了解药食同源植物赤苍藤的基因组大小、基本结构特征及确定适合该物种的基因组测序方案,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术,结合基于K-mer分析的全基因组调查和生物信息学,测定和分析赤苍藤基因组。结果表明,流式细胞术估算赤苍藤的基因组大小为2.0~2.2 Gb;Survey分析获得赤苍藤有效数据152 Gb,估计基因组大小约为2 103.11 Mb,杂合率为0.90%,重复序列比例为75.20%,基因组GC含量约为38.50%,推测赤苍藤基因组大小约为2.1 Gb,并初步判断其具有较高的重复序列和杂合率。本研究结果确定了赤苍藤基因组为复杂基因组,可为后续开展全基因测序时的策略选择提供重要参考,为下一步开展全基因组图谱绘制、挖掘重要功能基因提供了有效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