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5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5篇
  3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07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31.
平菇,被认为是栽培技术简单、管理粗放、最容易获得成功的一种食用菌类,它栽培原料来源广,农作物的下脚料,如秸秆、玉米芯、稻草等都可以作为栽培原料,而且生产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尤其是刚接触食用菌这项产业的老百姓常常把栽培平菇作为发家致富的一项重要产业。丹东地区近几年平菇栽培面积不断扩大,正在由小家小户季节性生产向规模化、产业化、  相似文献   
32.
研究测定了鲁烟白猪及鲁烟白猪与鲁育杜洛克、一般杜洛克杂交商品猪的生长肥育性能、胴体性能及肉品质。结果表明,生长肥育性能以鲁育杜洛克X鲁烟白猪组合最高,与一般杜洛克X鲁烟白猪和鲁烟白猪X鲁烟白猪组合相比,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3.80%(P〉0.05)、6.55%(P〈0.05),料重比分别降低0.35%(P〉0.05)、3.75%(P〉0.05)。3个组合的肥育猪胴体性能和肉质性状差异显著。其中,鲁育杜洛克×鲁烟白猪组合的瘦肉率最高、背膘最薄,与一般杜洛克×鲁烟白猪和鲁烟白猪×鲁烟白猪组合相比,瘦肉率分别提高1.87%(P〉0.05)、4.75%(P〈0.05),背膘厚分别降低5.32%(P〉0.05)和13.98%(P〈0.05);肉色评分以鲁育杜洛克×鲁烟白猪最高,但组合间差异不显著;大理石纹评分和肌内脂肪都以一般杜洛克×鲁烟白猪组合最高,分别比鲁育杜洛克×鲁烟白猪和鲁烟白猪×鲁烟白猪提高21.09%(P〈0.05)、24.67%(P〈0.05)和29.39%(19〉0.05)、69.54%(P〈0.05)。背最长肌17种氨基酸含量组合间差异显著。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也都以鲁育杜洛克×鲁烟白猪组合最高,分别比一般杜洛克×鲁烟白猪和鲁烟白猪X鲁烟白猪提高5.16%(P〈0.05)和5.11%(P〈0.05)、4.46%(P〈0.05)和4.68%(P〈0.05)、4.81%(P〈0.05)和4.66%(P〈0.05)。4种脂肪酸含量组合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3.
研究测定了鲁育大约克、杜洛克及长白猪生长肥育性能、胴体性能、肉质性状及背最长肌氨基酸、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大约克、杜洛克及长白猪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差异不显著,达100kg活体瘦肉率长白猪最高,为65.22%,比大约克、杜洛克分别提高2.31%(P〈0.01)和2.48%(P〈0.01)。3个猪种胴体性能差异不显著,肉质性状差异显著。杜洛克肉色和大理石纹评分最高,滴水损失最低,肌内脂肪含量最高,肉质良好。每100g背最长肌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都以大约克最高,但3个猪种差异不显著;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比例也以大约克最高,且与长白猪差异显著,比杜洛克和长白猪分别提高0.94%(P〉0.05)和1.00%(P〈0.05)。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3个猪种差异显著。棕榈酸和油酸含量都以大约克最高,分别比杜洛克和长白猪提高4.48%(P〉O.05)和16.73%(P〈0.05)、23.89%(P〈0.05)和56.19%(P〈0.01),杜洛克油酸含量比长白猪提高26.07%(P〈0.05);亚油酸含量长白猪最高,比大约克和杜洛克分别提高183.08%(P〈0.01)、63.94%(P〈0.01)。  相似文献   
34.
旨在研究莱芜猪和杜洛克猪间肌肉H-FABP基因mRNA表达差异,同时分析H-FABP基因mRNA表达量与肌内脂肪和脂肪酸含量的相关性,探索莱芜猪肌内脂肪沉积的分子机理.试验选择100 kg体重莱芜猪10头、杜洛克7头,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H-FABP基因mRNA表达丰度,并测定肌内脂肪和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莱芜猪背最长肌H-FABP基因mRNA的表达量比杜洛克猪高36.16%.莱芜猪和杜洛克猪肌肉H-FABP基因mRNA的表达量与肌内脂肪含量相关显著,H-FABP基因mRNA的表达量和肌内脂肪含量与饱和脂肪酸、饱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关显著,莱芜猪H-FABP基因mRNA的表达量和肌内脂肪含量与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关显著,与脂肪酸总量相关不显著,但是杜洛克猪则与此相反.莱芜猪和杜洛克猪肌肉H-FABP基因mRNA表达量与肌内脂肪和脂肪酸组成相关显著,该基因可作为莱芜猪肌内脂肪选育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35.
研究测定了莱州和肥城两地上市商品猪的宰前体尺性状、活膘及宰后胴体性能和肉品质。结果表明,肥城和莱州商品猪的屠宰体重、体长、体高、腹围、胴体直长、屠宰率、胴体瘦肉率、皮脂率和肉质性状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其中,肥城商品猪屠宰体重和胴体瘦肉率较高,分别比莱州商品猪高4.18%(P〈0.05)和3.52%(P〈0.01);莱州商品猪pH、肉色和大理石纹都较高,分别比肥城商品猪高4.29%(P〈0.01)、21.28%(P〈0.01)和86.76%(P〈0.01);失水率以莱州商品猪较低,比肥城商品猪低38.78%(P〈0.01)。  相似文献   
36.
本研究检测了2005年莱芜黑猪保种群促卵泡素β亚基基因(FSHβ)和雌激素受体基因(ESR)的基因和基因型分布,并将其与2000年的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2000年相比,保种群两个基因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变化很小,均差异不显著。其中FSHβ的有利基因和基因型的频率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37.
研究结果显示:瑞系长白猪生长速度较快、饲料报酬较高,其日增重和料重比分别为791 g和2.87:l.屠宰测定表明:瑞系长白猪眼肌面积较大、平均背膘薄,其测定值分别为42.85 cm2和1.64 cm;胴体瘦肉率高,为69.73%.对瑞系长白猪肉质分析结果表明:肉色评分较高,为3.17;大理石纹评分和肌内脂肪含量较低,分别为2.33和O.92%;肌苷酸含量较高,为2.57 rag/g;每100 g背最长肌中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22.64 g、17.79 g和9.11 g;鲜味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分别占总氨基酸的百分比为78.56%和40.22%.  相似文献   
38.
【目的】比较莱芜猪和杜洛克猪背最长肌肌球蛋白重链(MyHC)Ⅰ、Ⅱa、Ⅱx、Ⅱb的组成差异,探讨莱芜猪肉质优良的机理。【方法】选择体重100 kg的莱芜猪10头和杜洛克猪7头,测定肉质性状,并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背最长肌4种MyHC亚型mRNA的表达量,分析品种间差异。【结果】莱芜猪肌肉大理石纹评分和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杜洛克猪,肌肉失水率、剪切值和肌纤维直径显著低于杜洛克猪(P<0.01);莱芜猪背最长肌MyHCⅡa、Ⅱx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杜洛克猪,MyHCⅡb mRNA表达量则显著低于杜洛克猪,而MyHCⅠmRNA表达量无明显变化。【结论】莱芜猪背最长肌氧化型肌纤维比例高于杜洛克猪,酵解型肌纤维比例低于杜洛克猪。表明莱芜猪背最长肌利用脂肪转化为能量的能力较高,即莱芜猪背最长肌氧化代谢功能高于杜洛克猪,这可能与其肌内脂肪含量较高、肉质细嫩多汁相关,这一结果可为通过肌纤维类型的选育提高肉品质的研究工作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9.
辰溪县是“中国稻花鱼之乡”。为了实现该县稻田养鱼产业的转型升级,笔者与辰溪县农业农村局共同研创“稻—金背鲤—甲鱼”的复合稻田种养模式,并建立了10个示范点。经调查发现,该模式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剖析了该模式的综合效益,同时总结了该模式的技术流程,以期为其他地区的稻田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ZFY专门化品系猪主要选育性状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ZFY专门化品系猪的主要选育性状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体质量性状、体尺性状、100 kg体质量校正日龄和背膘厚3组性状间均存在较强相关性.体质量与体尺性状间、体质量性状与100 kg体质量校正日龄和背膘厚间的第一典型相关系数均达极显著相关水平(P<0.01),分别为0.828和0.85,占总相关的92.11%和97.80%;体尺性状与100 kg体质量校正日龄和背膘厚间的第一、二典型相关系数达显著相关(P<0.05),第一典型相关系数为0.607,占总相关的78.52%.分析表明,12项选育性状中6月龄体质量、胸围、腹围、100 kg体质量校正日龄和背膘厚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