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5篇
林业   2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31篇
  36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71.
作者对YN0 4型生物质燃气脱焦机所采用的干式 (间接换热冷却 )快速冷凝悬浮脱焦工艺技术及脱焦机的设计计算进行了介绍。该脱焦机经实地运行试验和测试 ,结果表明 :YN0 4型生物质燃气脱焦机正常运行的平均脱焦率达 91% ,常压固定床生物质气化机组所产燃气中焦油含量平均为12 4mg·m- 3,优于国内一搬常压固定床生物质气化机组净化装置的工作效率 ,且不带来水的二次污染。同时 ,该脱焦机还具有体积小 ,造价低 ,操作简单 ,工作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72.
沼液复合型杀虫剂的药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5种沼液复合型杀虫剂药效显著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沼液复合型杀虫剂的药效显著性最大的是BP02号,而BP04号、BPO1号、BP05号和BP03号沼液复合型杀虫剂的药效显著性依次减弱,但均高于原沼液.  相似文献   
73.
不同供水条件下田间冬小麦气栓塞发生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超声波技术,在田间灌水及干旱条件下对冬小麦品种9195叶片木质部气栓塞发生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AE)信号发生的基本特征为1d内一般有3个活跃期,第一活跃期以上午10:00~11:00出现频率最多,第二、三活跃期多分别出现在18:00左右和0:00前后,一般夜间0:00~2:00后信号终止。3个活跃期的AE信号发生强度可随生育进程、土壤水分及气候状况等条件变化。土壤干旱时,第三活跃期减弱或消失。灌水当日第二活跃期有增强的趋势。拔节初期,干旱小麦的AE信号发生量高于灌水小麦的。抽穗后土壤过度干旱时,AE信号量却常低于灌水小麦,笔者称其为“AE信号衰减现象”。灌水后土壤水分充足时,气栓塞也有相当程度的发生。气栓塞是伴随气孔开启、光照增强和温度升高而出现的植株水势快速下降的一种生理性反映。  相似文献   
74.
蘑菇栽培废料的厌氧发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对蘑菇栽培废料进行厌氧发酵的可行性。[方法]分别以厌氧发酵液和活性污泥为接种物,对香菇栽培废料进行厌氧发酵,研究蘑菇栽培废料的厌氧发酵特性。[结果]整个发酵过程中,蘑菇栽培废料没有出现结壳现象。以活性污泥为接种物的产气量比以发酵液为接种物的多,且整个发酵过程稳定。当活性污泥为接种物时,日产气量随原料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原料浓度为12%时,在反应第10天产气量开始骤减,溶液呈酸性。当浓度超过15%时,反应液严重酸化,可引起后继反应终止。蘑菇栽培废料作为厌氧发酵原料的最佳进料浓度为8%~10%。[结论]使用活性污泥作为接种物对蘑菇栽培废料的厌氧发酵过程的稳定性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5.
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是农业工程类的主干专业之一.以河南农业大学的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为例,分别从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模式、教学改革思路、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课程教材体系建设、教学改革体会等方面介绍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76.
培养解决实际生产和技术问题的农林高层次专门人才是当前农林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农业大学的时代使命。为此,河南农业大学近几年来高度重视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工作,出台"十二五"期间"卓越500计划"的发展规划,指导和保障农林人才培养的规范化、制度化和高质量化。通过构建农林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工程体系,重点实施"卓越500计划",建立10个"卓越500计划"培养基地,扎实推进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工作。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实践,学校完善了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系统、完整、具体、操作性强的人才培养的良好机制,培养了一大批卓越农林人才,取得了一批教学改革成果。  相似文献   
77.
玉米品种冀丰223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选育而成,具有高产、稳产、抗病、抗倒、适应性广等特点,现已在河北、天津大面积推广.介绍了冀丰223的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8.
通过喷施5种不同的化学药剂对诱导基础材料进行预先处理,且分别在化学药剂处理2 d和4 d后再对材料进行授粉,研究不同化学药剂以及授粉时间对高诱5号玉米诱导系诱导率的影响,旨在寻求一种经济、有效提高玉米单倍体诱导率的方法。结果表明:不同化学药剂和授粉时间均对诱导系的诱导率有一定影响,其中,喷施1%DMSO处理诱导率最高,化学药剂处理后2 d授粉得到的单倍体粒数最多且质量较好;但喷施1%DMSO后,对授粉时间的要求不是很严格,因此喷施1%DMSO 2 d或4 d后再授粉,均可获得较多且质量较好的单倍体籽粒。  相似文献   
79.
本文通过对河南农业大学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毕业生的调查,了解了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类型、学历层次、知识结构、专业方向等的需求现状,为构建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需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0.
光合细菌协同产气肠杆菌联合发酵制氢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暗-光联合生物制氢是提高底物利用率和产氢潜力的有益探索。该文以玉米秸秆酶解液为产氢底物,采用光合细菌(HAU-M1)与产气肠杆菌(AS1.489)混合培养工艺,进行了同步糖化暗-光联合生物制氢试验研究。以累积产氢量为主要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底物质量浓度、初始pH值、光照强度、发酵温度对HAU-M1与产气肠杆菌混合培养条件下联合产氢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产氢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各工艺参数对HAU-M1与产气肠杆菌联合产氢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发酵温度初始pH值底物质量浓度光照强度。发酵温度和初始pH值是影响HAU-M1与产气肠杆菌联合产氢的显著因素。HAU-M1与产气肠杆菌混合培养联合产氢的较佳工艺条件为:底物质量浓度35 g/L、初始pH值6.5、光照强度3 500 1x、发酵温度30℃,在此条件下,72 h的累积产氢量达到332.6 mL,单位产氢量为47.5 mL/g。该试验研究可为基于秸秆类生物质的暗-光细菌混合培养联合产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