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7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篇
  15篇
综合类   74篇
农作物   30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71.
饲料使用 所需饲料应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的NY5032-2001,严格按照标准的规定执行,保障饲料的安全性,把握饲料的品质就等于阻止了公害的源头。不应给肥育猪使用高铜、高锌日粮,禁止在饲料中添加兴奋剂、镇静剂、魏赤类、砷制刺;在商品猪出栏前,按有关准则执行休药期;不使用变质、霉败、生虫或被微生物污染的饲料,使用的饲料原料和饲料产品须来源于无疫病地区,无霉烂变质,未受农药或某些病原体感染;饲料原料、预混料、饲料添加剂、全价饲料必须定点供应,产品成分清楚;出栏前严格按休药期规定换喂不加药饲料;不应使用未经处理的泔水和其他畜禽副产品,使用自配料的应建立详细的饲料生产记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2.
天达-2116是一个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为了给其在生产上应用推广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天达-2116对冬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天达-2116对促进小麦分蘖、加快叶龄进程、促进根系发展、增加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降低MDA(丙二醛)含量、增穗粒数、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等均有不同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73.
硬粒小麦4286灌浆期间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的发育规律,按占籽粒干重含量计呈“V”型变化,按千粒中重量计呈“S”型变化。利用施N量和施N时期的不同,可对它们进行调控,即随施N量的提高和施N时期的后延可提高蛋白质及其各组分含量,但对各组分的调节作用不均等,依次为醇溶蛋白>球蛋白>谷蛋白和清蛋白.  相似文献   
174.
锌铁微肥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及其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锌铁微肥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及其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斗口试验站以西农805为试验材料进行田间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3种锌铁肥施肥量为主区,4种锌铁肥施肥比例为副区。结果表明,在施肥量15.0kg·hm~(-2)、施肥比例4Zn∶1Fe下,小麦的产量及成穗数最高,产量提高了19.6%,穗粒数显著增加;锌铁微肥的配施有利于籽粒对Zn的累积,提高籽粒中锌含量,在施肥量45.0kg·hm~(-2)、施肥比例1Zn∶4Fe下达到最大含量,较对照提高43.8%,但铁含量低于对照。获得最高产量的锌铁微肥施用量低于籽粒最高锌含量时的锌铁微肥施用量。  相似文献   
175.
为探明微喷补灌水肥一体化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于2019—2021年冬小麦生长季进行不同水肥管理模式试验。以山农29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设置畦灌(W1)、微喷补灌(W2)两个主区,设置拔节期随水追施均匀供氮(T1)和开沟条施局部供氮(T2)两个副区。结果表明,与W1处理相比, W2处理全生育期灌水量两年度分别减少53.3 mm和45.9 mm,节约用水35.5%和30.6%。同一灌溉模式下, T2处理施肥行在开花期0~80 cm土层和成熟期0~120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均显著高于T1处理。W1模式下,T1处理开花期和成熟期0~30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T2处理非施肥行相应土层,开花期和成熟期0~100cm土层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显著高于T2处理的施肥行和非施肥行,开花后0~20 cm土层根系活力、开花后氮素同化量和营养器官氮素向籽粒转运量、氮肥偏生产力、氮素利用效率、水分利用效率和籽粒产量与T2处理均无显著差异。W2模式下, T1处理开花期和成熟期0~6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T2处理非施肥行相应土层,开花期和成熟期0~100 cm土层根长...  相似文献   
176.
花后叶面喷施尿素对冬小麦氮素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开花后叶面喷施氮肥能延缓衰老、提高产量,但其对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鲜见报道。本研究以强筋冬小麦品种济麦229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2个叶面喷施尿素的时期,分别为开花后7 d (S)和21 d (T),设置4个尿素溶液浓度(0、2%、6%和10%),探索开花后叶面喷施尿素对冬小麦氮素吸收积累及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籽粒产量随喷施尿素溶液浓度的提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并在2%浓度水平下达到最高(比对照增产5.1%),这主要得益于千粒重的增加(比对照提高3.3%)。开花后不同时间喷施2%浓度尿素溶液均促进了开花前营养器官贮藏氮素向籽粒中的再分配,亦增加了开花后同化氮素输入籽粒量,平均增幅分别为8.8%和21.1%;单位面积籽粒氮积累量及氮素收获指数的增幅分别为10.9%和7.9%,进而显著提高了籽粒含氮量、蛋白质含量及氮素利用效率。采用2%的尿素溶液叶面喷施,将喷施时间由开花后7d推迟至开花后21d,籽粒氮素积累量、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增幅更大。综上所述,开花后叶面喷施2%的尿素溶液可促进强筋冬小麦花后氮素的吸收及营养器官临时贮存氮素向籽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