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12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浙西南山区旱地马铃薯不同覆盖方法的增产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对马铃薯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而马铃薯又是浙西南山区旱地种植的主要作物之一。在山区旱地土层浅薄,地力差,跑水跑肥严重的条件下,如何提高旱地生产能力,实现马铃薯高产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利用山区特有资源和生产条件,设计多种材料进行地面覆盖,如栏肥、青草、秸秆等,开展多年定点定位观察,研究和探讨覆盖物对马铃薯的增产效应和培肥效果,为制定山区旱地马铃薯高产栽培配套技术提供依据。1 材料和方法试验在缙云县胡源乡章村旱梯地进行,共设栏肥覆盖(3000kg/667m2)、青草覆盖(2500kg/6…  相似文献   
12.
甜味是菜用大豆食味品质的重要方面,是菜用大豆区别于普通粒用型大豆的显著特征之一。菜用大豆的甜味主要归因于可溶性糖含量,其中蔗糖含量约占可溶性总糖的71%,是决定菜用大豆甜度的关键因素,同时也与菜用大豆食味品质评分高度相关。理解蔗糖在菜用大豆籽粒中的遗传与调控机制,对于加速菜用大豆食味品质的遗传改良,提升我国菜用大豆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菜用大豆籽粒中蔗糖积累的遗传基础、蔗糖代谢过程中关键酶及同源基因的克隆与调控机制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展望了今后菜用大豆蔗糖含量遗传改良发展趋势,以期为菜用大豆食味品质的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山区旱坡地秸秆覆盖还田增产效应与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浙西南山区全年三熟间套作秸秆覆盖还田3年定位试验表明,秸秆覆盖还田比对照具有明显的增产能力,全年增幅达19.2%。秸秆覆盖还田不仅充分利用了秸秆资源,减少对大气和环境的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且有效地调节了土温和土壤含水量。在低温的生育时期能有效提高土壤温度,在高温的生育时期则能有效降低土温;在少雨的季节,能有效降低土壤水分的蒸发,土壤含水量比对照高1%~2%,改善了作物生存环境。秸秆覆盖还田能明显提高土壤肥力,起到保水、保肥、保土和抑制杂草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为提高春播玉米的种植效益,生产上多采用地膜覆盖的方式进行促早栽培,本试验就不同地膜覆盖对甜玉米早熟性和效益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期为甜玉米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试验结果表明,“中浙优1号”作单季晚稻种植,5月15日至6月4日播种均可正常成熟。在本试验条件下,以5月25日播种,即秧龄35d处理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密阳46转bar基因同型恢复系及组合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聚合回交法将纯系IR4的抗除草剂基因(bar)导入到恢复系密阳46中,育成转基因同型恢复系G29和改良系G8、G476。组配筛选的转基因组合Ⅱ优G29、Ⅱ优G8、Ⅱ优G476,不仅对除草剂(Basta)具有稳定抗性,而且农艺性状较汕优10号有所改进。  相似文献   
18.
3个不同熟期油桃品种果实生长发育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008-2009年对丽油3号、丽油5号、中油7号3个代表不同熟期油桃品种的果实纵、横径进行定期田间测定,绘制出3个品种果实纵、横径生长发育曲线以及3个品种果实纵、横径生长发育速度比较曲线。结果表明,不同熟期油桃品种果实大小在发育前期差异不大,果实形状在发育过程中均呈长圆形→圆形→扁圆形变化。单果大小随着生育期延长而增大,中晚熟品种﹥中熟品种﹥早熟品种。油桃在其果实发育过程中均出现两个发育高峰,第1个发育高峰均出现在定果后第1周;第2个发育高峰则因生育期差异较大,早熟品种出现在成熟前2周,中熟品种出现在成熟前3周,中晚熟品种出现在成熟前4周。  相似文献   
19.
摘要:以地方品种郑地青皮豆为材料,在浙西南低海拔地区2年不同播种期的试验表明,不同播种期对郑地青皮豆的产量、日产量、生育期、经济性状影响显著。郑地青皮豆适宜在浙西南低海拔地区种植,适宜播期为6月中下旬至7月上中旬,以6月下旬至7月上旬播种最佳。  相似文献   
20.
“丽秋2号”大豆2004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花紫色,茸毛灰色,荚熟时棕黄色。开花期长,结荚性强。鲜荚易剥壳,豆衣紧连豆肉,保鲜期长,豆肉味香酥软,营养丰富,没有豆腥味,适于鲜食和速冻。干豆籽粒扁圆形、黄色,光泽好,商品性佳,含油量20.4%,蛋白质含量37.9%,属高油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