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0篇
林业   4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60篇
  8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30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自1987年1月24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来,我国农村村委会民主选举工作逐步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轨道。该法实施至今,全国绝大部分省份普遍完成了6次村委会换届选举,不少地方已进行了7次换届选举。纵观20多年来的实践,村委会选举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逐步完善的过程。选举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42.
优质高产抗逆啤酒大麦新品种——云啤2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啤2号是云南省农科院生物所2003年以澳选3号为母本、S500为父本,采用国内领先的一年三代高效育种技术,经2年6代于2004年选育出的优质、高产、抗逆啤酒大麦新品种.2008年4月10日云南省同行专家现场鉴定认为,云啤2号"不仅产量高,且作为啤酒大麦综合指标均达优等,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和市场前景";2009年云啤2号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品种权号:CNA20050704.4,证书号:20092180).  相似文献   
143.
垦啤6号是甘肃省农垦农业研究院以98-003为母本,以垦啤91134为父本进行杂交,经过系谱法选育而来的高产、优质、抗逆啤酒大麦新品种.该品种已通过甘肃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甘认麦2010003),2009年申请了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公告号:CNA005816E).  相似文献   
144.
高产多抗优质裸大麦鄂大麦507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大麦507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合作选育的一个高产、优质、广适、食饲兼用裸大麦新品种.本文介绍了鄂大麦507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5.
扇形雾喷头雾化过程中雾滴运动特性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利用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测试了LU120—03型扇形雾喷头喷雾扇面内的雾滴运动速度,计算得出雾滴运动初速度即液膜破碎速度,确定了雾滴在喷雾扇面内的速度分布。结果表明:靠近喷头的区域,扇面边缘的最小雾滴速度小于中心位置的最小雾滴速度,更易飘失;远离喷头的区域,细小雾滴速度迅速衰减,极易受气流影响而产生飘失。  相似文献   
146.
大麦网斑病是大麦(Hordeum vulgare)主要病害之一,由网斑病菌(Pyrenophora teres)引起.近年来网斑病在我国大麦产区发生并流行,网斑病之所以在我国各大麦产区发生并流行,主要是由于生产中缺乏抗网斑病品种.为分析大麦种质材料遗传多样性,筛选与大麦抗网斑病性状相关联的SSR标记,本研究利用70对品种间表现多态性的SSR标记对89个大麦品种(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70个SSR标记共检测出302个等位变异,平均4.31个,变幅为2~8个;等位基因频率为0.141 2~0.916 7;基因多样性和遗传相似系数的变化范围分别是0.103 9~0.894 4和0.520~0.873;多态性信息含量(polymorphic informationcontent,PIC)为0.098 5~0.884 6,平均为0.537.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表明,供试大麦亲本材料可分为2个亚群,群体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635~0.895.品种美41/I和美43/I的遗传相似系数最高,为0.895.根据一般线性模型(general linear model,GLM)分析,发现5个与大麦抗网斑病相关的标记,解释率在7.2%~22.4%之间,标记Bmac29和Bmag0613关联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为分别为10.7%和22.4%.本研究为大麦网斑病抗病育种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7.
针对传统温室环境监测系统布线繁杂、成本较高、监测灵活性差及以往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能耗较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WSN的温室环境参数监测系统。利用CC2530无线传感网络芯片和外围接口搭建了系统硬件,使用Z-Stack协议栈编制了系统底层软件,基于VB软件平台开发了的温室环境监测系统上位机软件,并验证分析了CC2530芯片的传输特性。结果表明,节点在距地表1.5 m时的有效传输距离为60 m,单个节点使用2节5号电池能够持续进行温室环境参数数据采集工作45 d,能较为准确的对温室环境温湿度及作物土壤体积含水率进行监测,系统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8.
【目的】通过对Amy32b遗传多样性研究,发掘与α-淀粉酶活性相关的等位变异。【方法】设计能够覆盖Amy32b序列的特异引物,研究该基因在中国大麦的等位变异类型: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及插入(insert)、缺失(delete)等。利用RT-PCR获得Amy32b的全长cDNA序列,分别将携带等位变异的全长cDNA和截短cDNA连入表达载体pET-28a(+),并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活力测定及比较研究。【结果】根据对已公布的Amy32b(x05166)的扩增,发现在基因编码区有一多态性位点G/A(cSNP)和1个A碱基的插入/缺失突变。分别位于Amy32b的碱基序列2 269 bp和2 403 bp,其中,G/A转换导致第355位氨基酸由谷氨酸(E)替换为赖氨酸(K);A碱基插入导致终止密码的形成,引发了碱基片段缺失以及编码氨基酸序列和α-淀粉酶蛋白C端的提前终止。克隆出Amy32b全长和截短cDNA,长度分别为1 314 bp和1 266 bp。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两种全长重组酶(rAmy32b_A和rAmy32b_G)均具有正常且相同的淀粉酶活性,而截短的突变酶(rΔAmy32b)未能测出淀粉酶活性。【结论】Amy32b的碱基插入/缺失突变形成终止子,引发碱基片段缺失和编码α-淀粉酶C端截短,造成酶活性的丧失;而G/A转换造成的氨基酸替换则对该酶活性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9.
用猪带绦虫卵攻击免疫猪和空白对照猪,以观察虫卵的侵袭力,动物实验历时2a,设计使用8-12日龄仔猪102头,分3次实验,共22个组,我们用不同剂量、不同抗原成分的猪囊尾蚴细胞疫苗,以不同免疫次数,对使用对象动物(猪)进行免疫后,于不同免疫期,以不同量的猪带绦虫卵进行攻虫,尽管使用疫苗剂量的差别有100倍,免疫期相距有4倍,攻虫量相差至15倍,而虫卵的效力都很显著。这种不是采用最佳免疫剂量,最佳免疫期,最佳攻虫剂量,却是更为紧密地接近于猪实际所处的易受感染环境的免疫实验,才能检出疫苗的免疫力和实用性,剖检出的猪囊尾蚴虫体的数量和状态,表面上看是猪带绦虫卵的攻虫效力,实则是猪囊尾蚴细胞灭活油乳剂疫苗免疫力的体现,只有用不同数量的虫卵攻击不同成分疫苗免疫猪的不同免疫期这样复杂的情况,才能够获得猪带绦虫卵真实的攻击力,猪带绦虫卵的侵袭力是不稳定的,是受许多生物学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150.
大麦糯性相关基因Wx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大麦Wx是控制直连淀粉合成相关的糯性基因,研究大麦糯性相关基因Wx单核苷酸多态性,并分析其与籽粒直链淀粉含量的关系。【方法】以2个国外糯大麦品种为对照,对30份高、中、低直链淀粉含量的中国大麦进行Wx的克隆和测序,分析Wx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其与籽粒直链淀粉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在对32个大麦品种的核苷酸序列多态性鉴定中,共检测到了169个多态性位点,平均每26bp检测到一个多态性位点。在所有检测到的多态性位点中,包括143个SNP和26个InDel,二者的频率分别为1/310和1/169。Wx的内含子1、3、5、8区,外显子2、5和5′-UTR及3′-UTR区域为变异富集区,其它区域变异较小。外显子2和内含子1区域所承受的选择压力较小。单倍型分析表明,第1种单倍型中包括所有低直链淀粉含量的材料。【结论】大麦Wx的多态性与直链淀粉含量之间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