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1篇
农学   28篇
  93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揭示土著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与间作对紫色土-水界面各形态氮流失的削减效应,可为保护水环境、减缓紫色土坡耕地氮流失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提供理论依据。通过自然降雨条件下的径流模拟试验,设置不同种植模式(单作玉米、玉米/大豆间作、单作大豆)和不同菌根处理(抑菌、未抑菌),在雨季不同时间采集7次径流和侧渗水样,分析比较各不同处理下径流及侧渗各氮形态变化迁移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侧渗即壤中流为紫色土-水界面氮素流失的主要途径,硝态氮为紫色土-水界面氮素流失的主要形态。随取样时间后延,径流总氮、硝态氮浓度均呈现出波浪式上升的趋势,而铵态氮浓度整体表现出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侧渗总氮浓度趋势则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硝态氮浓度整体表现出下降后趋于平缓的趋势,铵态氮浓度则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并趋于平缓的趋势。所有复合处理中,未抑菌—间作处理的径流、侧渗及总流失量中总氮、铵态氮浓度均最低,且其径流、总流失量中硝态氮浓度也明显低于其他处理。在未抑菌处理下,与单作玉米、单作大豆处理相比,间作处理使径流和侧渗总氮浓度分别下降约13.4%、20.3%和56.5%、48.7%,总流失量中总氮浓度分别下降约50.1%和43.5%;使径流和总流失量中的硝态氮浓度分别降低约10.0%、16.7%和51.3%、42.9%;并使径流和总流失量中铵态氮浓度分别显著降低约10.5%、26.0%和21.7%、30.2%,侧渗铵态氮浓度也相应降低约29.6%和33.7%。可见土著菌根真菌与玉米/大豆间作体系对协同削减紫色土-水界面氮素的流失表现出了较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22.
昆明市云龙水库径流区氮磷非点源污染负荷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郝旭  张乃明  史静 《水土保持通报》2013,(6):274-278,284
云龙水库是昆明市最大的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源区农业非点源污染是影响水库水质的主要来源,因此分析水库径流区氮磷非点源污染负荷与来源构成,可为饮用水源区水质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输出系数模型法,对昆明市云龙水库径流区氮、磷负荷的产生量与入库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1)云龙水库径流区氮、磷非点源污染负荷产生量分别为2079.8和454.32t/a,入库量分别为207.98和24.73t/a。(2)从不同乡镇分析,撒营盘镇的氮、磷负荷产生量最高,云龙乡和茂山镇产出量较低,其余乡镇产生量相近。(3)从不同污染源类型分析,该区非点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为农村生活污染和畜禽粪便污染。  相似文献   
23.
 试验研究了沙金红、鸡蛋杏、猪皮水杏和金荷包等四个抗寒性不同的杏品种,揭示休眠期间花蕾细胞膜透性和脯氨酸含量变化与抗寒性的关系,经方差分析表明:①抗寒性强的品种沙金红脯氨酸含量高、增幅大,抗寒性弱的反之;②沙金红的电导率在4个品种中上升幅度最小,表现出对低温更强的耐受力,而其它3个品种相对耐受力小;③一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沙金红的回归系数b的绝对值及常数项a值相对较小,表明回归直线的倾斜度比较平缓,即温度的降低对电导率的升高影响较小,对低温有较强耐力。因此得出结论:四个供试杏品种花蕾的抗寒性大小依次为沙金红>鸡蛋杏>猪皮水杏>金荷包。  相似文献   
24.
对山西日光温室有机肥施用状况和土壤有机质累积特征进行了调查和取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山西日光温室土壤有机肥施用量较低;日光温室土壤有机质含量处于缺乏水平,变幅为6.69~37.23g/kg;日光温室土壤有机质累积出现“南高北低”的变化趋势;设施生产中的“土壤”有失去原有功能而变为“载体”的趋势。  相似文献   
25.
云南省夏秋塑料大棚栽培西芹,竹木结构塑料大棚,每公顷大棚骨架投资约11250元;镀锌薄壁钢管塑料大棚,每公顷大棚骨架投资约15万元。品种以圣地亚哥、高路华、文图拉较为适宜,2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4月中下旬幼苗4~5片真叶时定植。定植成活后保持棚内土壤湿润状态,15d后开始追肥,每公顷施入纯氮135㎏、纯钾105㎏,每隔10d施一次,分5次分别以15%、20%、30%、20%、15%追施,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6.
设施栽培增施二氧化碳对西芹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设施栽培中CO2普遍亏缺,对云南设施内变化监测表明,最高浓度可达414μL/L,最低为240μL/L,与外界差异显著。对西芹增施不同浓度的CO2后,在浓度为1200μL/L时,西芹的株高、茎粗、产量、效益分别比CK增加14.1%、12.9%、35.9%、35.4%,西芹的可溶性糖增加12.0%,粗纤维降低8.3%.CO2对西芹的相关性分析表明,CO2对西芹的单株重、产量影响最显著,其次是对效益、株高和茎粗的影响,相关系数R^2都达到了0.8以上.  相似文献   
27.
乡镇工业的环境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全面论述了农村工业浪潮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状况及形成原因,指出防治乡镇工业 污染应从提高全社会环境意识、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控制产业方向与产品结构,加强乡镇企业 环境综合整治、增加环保投入、加强乡镇企业环境管理、增强环保科技投入、严格执法等方面采 取对策.  相似文献   
28.
探究强还原土壤处理(RSD)对设施白菜连作土壤障碍因子的消减作用,为丰富绿色有效、环境友好的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设置土壤不作任何处理(CK1),土壤仅淹水并覆膜(CK2),添加沼液的RSD处理(向土壤中添加沼液至最大田间持水量并覆膜,BS),添加豆糠的RSD处理(向土壤中均匀添加20 t/hm2的豆糠后灌溉至最大田间持水量并覆膜,SS_RSD),生物炭修复(向土壤中均匀添加5 t/hm2生物炭后灌溉至最大田间持水量并覆膜,BC),棉隆熏蒸(向土壤中均匀添加0.5 t/hm2棉隆,灌溉至最大田间持水量的60%~70%并覆膜,DZ),并比较各处理对白菜根肿病发病率、产量、连作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变化。连续两茬试验结果表明,与CK1处理相比,CK2和DZ处理后,产量分别提高1.71%~2.71%和18.74%~25.51%,发病率分别降低15.32%~18.33%和53.33%~73.65%;BS和BC处理后,发病率分别下降21.32%~45.00%和35.00%~35.99%,产量分别增加13.19%~15.07%和14.26%~19.90%;SS_RSD对白菜根肿病防治效果达76.89%~79.31%,使白菜根肿病发病率显著降低60.00%~66.99%,产量显著增加24.25%~27.96%,且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含量和土壤脲酶、磷酸酶活性。因此,RSD是一种具有快速消减设施白菜连作障碍,实现设施土壤资源健康高效利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9.
云南8个玉米品种苗期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8个玉米品种(甜糯888、云糯6号、云瑞999、云瑞6号、云瑞47、云瑞88、云优105和云甜玉2号)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采用苗期反复干旱法,探讨反复干旱下玉米品种株高、地上部干质量、根冠比、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与抗旱性有关的13个表型性状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并运用标准差系数赋予权重法对其苗期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为玉米品种抗旱种质的筛选提供可借鉴的方法,同时为抗旱育种和栽培提供材料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玉米苗期,经过反复干旱处理后,不同玉米品种的存活率、叶面积、株高、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及地下部干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丙二醛(MDA)、根冠比、脯氨酸(Pro)和可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均不同程度增加,但品种间差异较大;不同品种抗旱性排序为云瑞47云甜玉2号云优105云糯6号甜糯888云瑞6号云瑞999云瑞88。云瑞47、云甜玉2号和云优105为抗旱性强的种质,可用于抗旱性育种和栽培。  相似文献   
30.
不同形态无机磷对两种磷效率小麦根际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磷高效型小麦小偃54和磷低效型小麦京411为材料的砂培试验,通过测定植株生物量及吸磷量、根系形态特征、根际pH、磷酸酶活性,研究不同形态无机磷WP(KH2PO4),Al-P(AlPO4)和Fe-P(FePO4)对两种磷效率小麦根际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WP处理下,两种磷效率小麦的地上部吸磷量、总吸磷量和磷吸收效率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而其根冠比和磷利用效率却低于其他处理.除了根部吸磷量,小偃54的生物量和吸磷量有高于京411的趋势.除了WP处理,其他处理的小偃54的根冠比和地下吸磷量均高于京411.所有处理的小偃54的根长和根体积均显著高于京411,且不施磷条件(PO)下更为明显,小偃54根系长度是京411的1.6倍;此外,小偃54根系磷酸酶活性均比京411弱.除Al-P外,小偃54的根际酸化能力较京411强.由此可见,磷胁迫条件下,磷高效小麦根系形态特征改变是根际磷活化的主要机理之一,且受磷水平、磷形态及其溶解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