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3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39篇
林业   56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29篇
  130篇
综合类   260篇
农作物   41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267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试验在用比较屠宰法实测25个棉籽粕样品净能(NE)值的基础上,旨在研究用傅里叶近红外( NIRS)和化学成分2种方法建立的NE预测模型的可行性,并比较2种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1)棉籽粕NE值的测定采用维持NE (NEm)+沉积NE(NEp)的方法.其中NEm用回归法测定,设自由采食及限饲20%、40%、60%和80%...  相似文献   
12.
基于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脆弱的生境及传统农业实践,通过合理利用天然草地资源、建植人工草地来发展养猪业是缓解石漠化恶性演替、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文中系统分析了喀斯特地区"以草养猪"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详细阐述了以草养猪存在的关键难题及推动以草养猪发展的具体解决措施,有助于实现林-粮-草-畜的高效和谐发展及区域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以期为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养猪业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并推动该区生态环境的改善与石漠化的综合治理,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优化。  相似文献   
13.
秸秆还田作为一种改善土壤结构及增加农作物产量的生态、经济、有效的农艺覆盖措施,被广泛地应用到农村地区的水土保持和农作物增产的工作中。喀斯特地区由于特殊脆弱的地质地貌自然背景,加上强烈的人为耕作活动,石漠化和水土流失问题十分严重,进而造成土地生产力下降,作物减产。坡耕地的水土流失占据了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极大的比例,秸秆还田农艺覆盖措施是水土保持工作中一种较为成熟的水土保持措施,它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善了土壤结构,减少了降雨对地表的冲刷,径流量及泥沙量,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数量,起到了保水保土的作用,并且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目前,对于喀斯特区秸秆还田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总结分析了秸秆还田的生态、经济效益,并从秸秆还田量、秸秆还田深度、秸秆还田方式、耕作方式、施肥方式5个方面阐述了影响秸秆还田效益的因素,提出了秸秆还田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及展望,并将其进一步运用推广到喀斯特地区的秸秆还田工作中,以期为喀斯特地区水土保持,土壤通用侵蚀方程的修订,秸秆还田利用方式的优化配置与农作物产量的提高等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利用连续3个世代鹅的产蛋记录和系谱数据,对鹅产蛋性状不同的选育方法进行了模拟研究。利用系谱数据,G1和G2世代产蛋数据,估计个体育种值,并依据表型和育种值数据,对G2群体按照个体表型、家系表型、个体育种值、家系育种值进行排序,各选择30%个体,寻找其在G3世代中的后代,计算不同选择方法所产生后代的表型和遗传进展,评估不同选择方法对鹅产蛋数选育的最优方法。结果表明:个体育种值选择家系育种值选择家系选择个体表型选择效果;对公鹅的选择效果对母鹅的选择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利用MALDI-TOF-MS技术对67只雪山鸡A-FABP基因编码区候选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进行扫描,进一步验证SNPs是否存在,并且与脂肪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A-FABP基因在外显子1中存在同义突变:即T/C突变,得到3种基因型,T、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239和0.761,并处于遗传平衡状态;TT型个体的腿肌中C16∶0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CT和CC型个体(P0.05)。初步认为A-FABP基因应是肌肉脂肪酸性状的候选标记。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国家石漠化综合治理草地畜牧业工程的需要,应用营养学、饲料学等学科理论,本文对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白酒糟资源的利用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包括其营养价值、饲用价值、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同时针对白酒糟饲料化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加工技术滞后、理论研究不足、地域条件限制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运用青贮法和微生物发酵等关键技术、强化基础理论研究、构建饲料加工中心等相应解决对策,并指出大力发展以白酒糟为原料的非常规饲料加工业是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发展生态畜牧业的重要举措,也是巩固石漠化治理成果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7.
细辛是马兜铃科细辛属植物的统称。人们一般只知道细辛属植物具有药用功效,很少将它用于盆栽观赏。实际上,细辛属中的一些植物(如花脸细辛、大叶细辛、祁阳细辛等),其叶表面具有白色、浅红色或粉红色的斑纹,且花大色艳,又常绿耐阴,是室内观叶观花的理想材料。为此,我们对细辛属植物进行了无土栽培,现将具体栽培管理方法介绍如下: 1.具体栽培方法用矿棉塞住花盆(盆径约15厘米)底部小  相似文献   
18.
多年生人工草地建植技术及其在石漠化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生牧草品种的混播对于人工草地建植及其可持续利用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分析了多年生人工草地的国内外发展及研究现状,探讨在石漠化地区进行人工草地建植的前景及应用策略。提出在石漠化治理中人工草地的建植应根据区域布局、水热条件、人工草地类型、人工草地与家畜饲养带耦合、草地与耕地功能置换等方面来进行,并以此提高石漠化地区人工草地的生产力并维持其持久力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参与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校园园林绿化规划设计的实践,分析了中学校园园林绿化规划设计的构思、原则、方法和表现形式,并对中学校园景观设计赋予师生的园林景观视觉,采用节点细化、整体粗放及韵律节奏与景观序列的表现手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银耳多糖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免疫功能及肉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考察银耳多糖(TP)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免疫功能及肉质的影响,并与抗生素的效果进行比较.本试验采用单项分类设计,将24头去势杜×长×大仔猪[(10.01±0.65) kg]按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抗生素组(恩拉霉素+硫酸抗敌素,ANT组)和银耳多糖组(TP组).结果显示:1)20 kg前TP组的平均日增重(ADG)略低于ANT组,此后显著高于ANT组(P<0.05);TP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各阶段的ADG,降低了全期料肉比(P<0.05).2)TP组血清IGF-Ⅰ浓度较ANT组不断提高,112 d达显著水平(P<0.05),且各阶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较之ANT,TP能显著提高各阶段淋巴细胞转化率(LTR)和血清白细胞介素-2浓度(P<0.01);与对照组相比,TP可不同程度地提高LTR以及血清IgG浓度(P<0.05).4)与ANT相比,TP能显著降低肌肉滴水损失和亮度L*值(P<0.05),提高肌内脂肪含量;较之对照组,TP可显著提高眼肌面积和pH,降低黄度b*值(P<0.05).结果表明,TP可以提高生长肥育猪各阶段的生产性能,其促生长效果优于抗生素,并且还具有提高免疫功能和改善肉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