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3篇
农学   19篇
  1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2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L202是美国1976年配制的籼粳杂交组合(DAW//CP231/SL017///7232278////L201)中选育的适合美国北部稻区种植的籼稻品种。该品种的推广种植使北部稻区的出  相似文献   
52.
 通过大田分期播种,对现有主要光敏核不育水稻在杭州自然条件下的育性表达及其转换作了观察鉴定。结果表明,在杭州自然条件下,光敏核不育水稻的光温反应因遗传背景不同而异,育性转换的时间也不一致。温度在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表达与转换中起重要作用,对于籼型材料甚至占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53.
 为筛选柱头高度外露的稻种资源用于培育柱头外露率高的新雄性不育系,提高杂交稻制种产量,我们在位于尼日利亚伊巴丹市的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对非洲稻种资源,包括二个栽培种、三个野生种及一个杂草类型,共2065份种质进行柱头外露性状的观察。结果表明。每穗柱头外露率高(≥%)的种质的百分数从高到低依次为:斑点野生稻(100%)>长药野生稻(85.7%)>非洲栽培稻(54.9%).>巴蒂野生稻(34.8%)>杂草型 stapfii(20%)>亚洲栽培稻(1%)。在1787份亚洲栽培稻中筛选出18个柱头高度外露的种质可考虑作为培育异交率高的水稻雄性不育系的亲本。本文还分析讨论了柱头外露种质的遗传及其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54.
东乡野生稻自然群体内的形态性状变异调查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东乡野生稻自然群体内植株的形态性状及生态进行调查,发现东乡野生稻完全是靠休眠芽(地下茎节或未枯死的地上茎节处)来进行无性繁殖,没有种子苗的出现,在生活史性状上也表现为多年生普通野生稻的特征,这表明东乡野生稻确为多年生类型的普通野生稻。然而其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却揭示出它处于多年生—一年生分化的初始阶段,这种分化可能与其生境中的水分变化有关。生境中的水分状况还与植株的生长习性和芒的颜色有密切关系,匍匐、倾斜类型及具红色长芒的野生稻倾向于生长在常年有一定积水的地方。另外,林场和水桃树下两个群落之间在一些性状上存在相当的差异。  相似文献   
55.
1987-1989年从国外新引进稻种资源510份中筛选出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87份,根据育性恢育能力可分为3种类型,有30个恢复系测交F1结实率在80%以上,已对恢复能力强和农艺性状较好的恢复系配制三系杂交稻组合,供深入研究与择优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