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3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小麦施用固氮菌肥的生理效应及增产效果黄磊,余荭,王炜,唐娴(新疆农科院微生物所,乌鲁木齐,830000)常玮,辛锐平(新疆农科院职工大学)(石河子农业科技开发中心)1987—1989年,我们从新疆各地小麦根系和土样中筛选出具有较高固氮酶活性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32.
新疆吐鲁番地区耐热真菌多样性及其功能酶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新疆吐鲁番地区耐热真菌多样性,并对其产酶活性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平板涂布法从12份土壤样品中分离耐热真菌,基于形态学和18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研究耐热真菌多样性;利用6种筛选培养基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产酶活性筛选.[结果]分离得到129株耐热真菌,形态学观察和18S rDNA序列分析表明,这些真菌归于11个属,其中曲霉属(Aspergillus)和裸胞壳属(Emericella)为优势菌群.产酶活性研究表明,13株产糖苷酶,13株产淀粉酶,11株产维素酶,16株产木聚糖酶,8株产蛋白酶,10株产脂肪酶,16株产木聚糖酶.[结论]新疆吐鲁番地区耐热真菌资源丰富,产酶种类多样,为开发利用这一类群真菌资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3.
玉米几种病害抗病性与单株粒重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2013-2014年对36个玉米自交系的农艺性状及几种病害抗病性进行调查,通过简单相关分析及灰色关联度分析对病害杭性与产量的相关性及密切程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株粒重与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等性状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大斑病杭性及弯抱叶斑病抗性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在所研究的几种病害中,大斑病杭性与单株拉重的关系最为密切,关联度为0.854,在玉米品种选育过程中可以优先考虑大斑病杭性。  相似文献   
34.
新疆甘草内生细菌的分离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组织分离法和研磨分离法从甘草的根、茎、叶中共分离到129株内生细菌,经鉴定属于13个属,分别为芽孢杆菌属、伯克霍尔德氏菌属、棒杆菌属、柠檬酸细菌属、肠杆菌属、库克菌属、微杆菌属、类芽孢杆菌、叶杆菌属、假单胞菌属、沙雷氏菌属、葡萄球菌属和寡养单胞菌属.同时运用纯培养法和基于16S rRNA 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对新疆胀果甘草中可培养内生细菌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5.
对87株以石蜡油封藏、4℃条件保藏了16年(其中6株为9年)的豆科植物根瘤菌进行了活化,并对存活的部分根瘤菌进行了回接结瘤试验及耐旱、耐盐、耐碱等抗逆性试验.结果表明,有44株根瘤菌存活,存活率为50.6;;4株结瘤试验的根瘤菌中,只有1株结瘤,耐盐、耐旱性降低,耐碱性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36.
株ZX1-3和ZX5-5具有一定的耐酸性,预示着菌株在乳制品发酵及饲料青贮中有潜在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37.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植物水解单宁对秦川肉牛血清生化指标、瘤胃消化指标、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取20头健康状况良好、体重为(280±20)kg的秦川肉牛,随机分为5组,每组4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3.22、6.44、9.66、12.88 g/kg DM植物水解单宁,分别为试验Ⅰ、Ⅱ、Ⅲ、...  相似文献   
38.
大豆EST-SSR标记开发及与Genomic-SSR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研究对458220条大豆EST序列进行SSR搜索,共检测出EST-SSR序列39989条, 经拼接得到无冗余EST-SSR序列8190条,包括357种重复基元。其中二、三核苷酸重复基元类型居多,分别占无冗余EST总数的11.13%和16%,统计得到二核苷酸重复类型12种,三核苷酸重复类型60种。以含有简单重复序列的无冗余EST序列设计200对引物,其中148对引物有清晰且单一条带扩增产物,以30份大豆品种资源进行引物筛选,获得多态性引物31对。以21份大豆不同基因型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选取30对显示多态性的大豆EST-SSR引物和30对大豆基因组SSR引物进行扩增,带型统计结果显示:大豆EST-SSR与基因组SSR在供试基因型间多态性指数均值分别为0.55 和0.44,二者揭示的多态性水平差异不大。从而说明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基于大豆EST开发SSR标记是切实可行的,大豆EST-SSR可以用于大豆遗传多样性分析,是大豆DNA分子标记体系的一个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39.
以甘蓝型油菜品种中双11为相互嫁接材料,利用正交试验和二次正交回归试验,解析保湿、遮光处理、光照时长、子叶去留、温度、相对空气湿度等环境因素对甘蓝型油菜苗期嫁接的影响;对3个不同时期的幼苗分别采用平接、斜接、插接、侧接和舌接法进行嫁接,综合评价各时期的最佳嫁接方法。结果表明,保湿处理对幼苗期嫁接成功率影响最显著,其次是遮光处理;光照时长和子叶去留影响较小。温度和湿度二次正交回归试验分析表明,缓冲期嫁接伤口愈合最适宜温度为24.4℃,相对空气湿度为88%左右;高空气湿度下,接穗在伤口愈合处极易生长不定根,适当降低空气湿度能抑制不定根的生长。10d的幼苗进行嫁接,5种嫁接方法成功率均达到85%以上;20d的幼苗用舌接法嫁接成功率达到93.3%,而平接和斜接法只有56.7%和46.7%;40d的幼苗在5种嫁接方法下成功率均显著下降,舌接、插接和侧接成功率分别为45%、35%和23.3%,而平接和斜接仅有13.3%和10%。 存、快速繁育,在提高果树和农作物产量、抗逆和抗 病能力以及改良作物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 值[1~4]。嫁接成功率是衡量嫁接效率的重要指标, 不仅受到接穗和砧木亲和力等自身因素影响,同时 也受环境因素和嫁接技术等外界因素控制。拟南芥 (Arabidopsisthaliana)嫁接研究中,Tsukaya等[5]利 用acl1(acaulis1)突变体与野生型进行花序嫁接,采 用了楔形嫁接法将花序作为接穗嫁接到砧木的茎 上。随后Rhee等[6]对Tsukaya的方法进行改进,在 最佳生长周期进行楔形嫁接成活率可达87%。拟 南芥根茎嫁接中,Turnbull等[8]发现“Y”型嫁接成 功率稍高于水平嫁接和楔形嫁接。Huang和Yu[9] 等利用针头固定嫁接技术,改善了拟南芥的嫁接环 境,大幅度提高了拟南芥的嫁接效率。Marsch- Martínez[10]从光照时间、子叶数目等方面系统地分 析了外界因素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发现短日照有 利于嫁接植株伤口的愈合,去除子叶更有利于嫁接 体存活;西瓜(Citrulluslanatus)嫁接中也发现了相 似的结果[11]。可乐果(Colaacuminata)嫁接中发 现,相同时期的接穗嫁接到不同苗龄期砧木上,低苗 龄砧木成功率高于高苗龄砧木[12]。 油菜嫁接研究中,Filek等[13]用插接法把未春 化的接穗嫁接到春化的砧木上,电流刺激试验记录 开花百分比,结果发现极性电流能促进短日照下的 开花。官春云等[14]用插接法对不同油菜品种进行 嫁接,嫁接成功率达到50%以上。Ostendorp等[15] 用平接法对生长6d的甘蓝型油菜幼苗嫁接发现,除 去子叶的幼苗在长日照下有更高的成功率。耿建明 等[16]对不同品种甘蓝型油菜幼苗嫁接发现,在空气 湿度为90%的保湿遮光处理下,嫁接苗具有较高的 成活率。在不同甘蓝型油菜基因型硼效率差异机制 研究中,郭丽丽对传统的插接法进行改进,发现改进 后的嫁接方法在幼苗期嫁接成功率明显提高[17]。 总结前人研究发现,环境因素和嫁接方法对嫁 接  相似文献   
40.
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农业部《农产品产地证明管理规定》(下称《规定》)的精神,《农产品产地证明》作为广泛联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相对人的形式被确定下来,这样彻底改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被动状态,改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领域以往忽视行政许可规范管理的局面,改善了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相对人联系的方式方法,扩大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的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从而进入崭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