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2篇
农学   66篇
  4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9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对大豆疫霉根腐病菌胁迫下抗感不同野生大豆品种根、茎、叶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接种疫霉根腐病菌1号生理小种后,抗病野生大豆根和攀中的PAL活性在病程的大部分阶段比相应对照增加,并且变化的幅度较大,而感病品种相反.抗感野生大豆叶中PAL活性与对照相比变化幅度均较小.  相似文献   
122.
引种是育种工作中把优良品种迅速用于生产或研究需要的一种好方法。我国一些油料作物如甘兰型油菜、油用向日葵、油用红花等主要是靠引进资源发展起来的。近些年来,我国引入的油料作物品种不断增加。1971—1980年十年期间,通过各种渠道,共引入各种油料作物品种1037份,其中大豆413份,油菜279份,花生116份,向日葵163份,芝麻54份,油用红花12份。这些国外引进的油料作物品种在我国油料生产和科学研究中起了一定作用,有的已在生产上推广,有的在育种中成为重要亲本,育成了一些新品种。现把几种油料作物的引种利用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23.
124.
对在黑龙江省建三江农场、佳木斯、黑河、鸡西、双鸭山、宾县、双城、阿城、巴彦、宁安、海伦、绥化、宝清、延寿采集的具有典型病症的262份病株,用病组织法共分离出60个菌株,鉴定出1号、3号、15号、17号4个生理小种,病原菌可以划分为16个毒性类型,其中有12种毒力型为中间类型,表明分离到病原菌菌株具有十分复杂的毒性类型。60%的菌株为1号生理小种,证明1号小种为黑龙江省的流行优势生理小种,15号生理小种在中国首次被报道。  相似文献   
125.
大豆疫霉根腐病子叶接种法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子叶接种法鉴定了来自黑龙江、内蒙古、湖北、以及四川的65个大豆品种对疫霉根腐病1号生理小种的抗感情况.其中抗病品种11个,中间类型5个,感病品种49个.其鉴定结果与下胚轴接种法比较相同的有51个品种.经过DPS v7.05分析下胚轴接种法与子叶接种法之间的相关呈极显著,经r×c独立性测验得到X2=1.46<X0 05,22=5.99,2种方法差异不显著.证明了子叶接种法进行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鉴定同样准确可行.此外还可以解决遗传分析上需要保存感病植株后代的问题,为遗传分析时鉴定疫霉根腐病抗感情况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6.
大豆抗胞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新品系SSR标记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培育抗病品种是大豆胞囊线虫(Soybean Cyst Nematode, SCN)病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利用130个SSR标记对26份抗SCN 4号生理小种(SCN 4)新品系和15份感病品系进行基因型分析, 旨在明确抗病品系与SCN 4抗性相关联的SSR标记, 提出抗性基因分子标记鉴定方法, 以提高抗病品系在育种中的利用效率。研究表明, Hartwig与晋品系亲本具有不同的SCN 4抗病基因, 其遗传相似系数为0.362。与抗性显著关联的22个SSR位点分布在11个连锁群(LG), 推测LG D1b上分布的SSR标记附近存在1个新的SCN 4抗病基因; 而Satt684、Sat_230、Sat_222、Satt615和Satt231位点, 来自亲本Hartwig等位基因与抗病相关联, 而来自晋品系的等位基因与感病相关联, 在Sat_400、Satt329和Satt557等其他17个SSR位点, 来自Hartwig等位基因与感病相关联, 来自晋品系亲本的等位基因与抗病相关联。利用非连锁不平衡SSR标记Satt684和Sat_400可对供试品系进行有效的抗性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127.
利用RAPD技术分析野生大豆×栽培大豆后代品系遗传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通过对育成品系及亲本 DNA组成位点的分析 ,探讨亲本遗传物质在后代中所占的比例 ,为大豆育种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所用的三个优良品系 870 2 -2-4、870 2 -2 -8、8650 -1 -4是从种间杂交组合 { (固新野生大豆 (P1) (承豆 1号(P2 ) (通交 81 -1 543 (P3) }选育出的。前 2个姊妹系是在组合 (P1× P2 )的 F2 代用P3进行回交选育成的 ,8650 -1 -4是在组合 (P1× P2 )的 F1代用 P3回交选育成的。用 79个引物进行 RAPD分析亲本及后代品系细胞核 DNA,其中 1 5个引物在亲本间具有多态性 ,这 1 5个引物总扩增位点 1 2 1个 ,P1、P2 、P3的特异位点数分别是 1 9、4、9个 ,表明野生大豆的遗传基础丰富。 870 2 -2 -4具有 P1、P2 、P3的特异位点数分别是 2、2、5个。 870 2 -2 -8具有 P1、P2 、P3的特异位点数分别为 1、2、8个 ,农艺性状表现更象 P3,如荚熟色、褐斑率。8650 -1 -4具有 P1、P2 、P3的特异位点数分别为 1 1、1、2个 ,在农艺性状上更多的继承了野生大豆的遗传特点 ,如多荚、多分枝。证明RAPD技术对于研究亲本和后代遗传关系是有效的。另外 ,亲本的一些特异位点在后代中加强 ,可能与杂种优势有关 ,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8.
基因表达系列分析技术在植物基因表达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莉  常汝镇  邱丽娟 《中国农业科学》2003,36(11):1233-1240
 基因表达系列分析技术 (SAGE)是一种以测序为基础 ,采用数字化分析手段 ,在转录物水平上研究细胞或组织基因表达模式的有效工具。该技术不仅能够全面地分析特定组织或细胞表达的基因 ,获得这些基因表达丰度的数量信息 ,还可比较不同组织、不同时空条件下基因表达的差异 ,从而发现新基因。SAGE技术在植物方面的应用相对较少 ,但进展很快。本文着重介绍了SAGE在植物基因表达分析中的应用 ,分析SAGE所存在的问题、改进方法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9.
我从事大豆研究近50年,同许多前辈、同辈及后辈都有交往,有的是良师益友,有的是知心朋友;有的传授给我许多知识,有的给我很多帮助。长辈中如马育华教授、张子金先生、卜慕华先生等已经故去,他们都曾给我不少的教导,受益良多;同辈人如我一样多已退休,不过还有人仍然活跃在大豆科技前沿,如刘忠堂研究员、孙寰研究员,尤其盖钧镒院士为发展中国大豆产业,仍在积极呼吁和推动,也为大豆研究培养了大批人才;后辈人如邱丽娟研究员、韩天富研究员、年海教授、喻德跃教授等一批优秀的大豆科技人才,成为大豆科研战线的主力军,他们知识新,勇于创新和研究,又赶上了科研的黄金时代,正是大有作为、一展身手的大好年华。我很想把有关大豆专家、同行的点滴回忆记述下来,提供给从事大豆研究的年轻人参考。在2010年9月份举办的北大荒大豆节期间,与《大豆科技》常务副主编杨秋萍谈话中说到此事,她鼓励我写下来,在《大豆科技》上做介绍。这事说起来比较容易,但要形成文字发表就难了,故迟迟不能动笔。最近秋萍又来电邮催促,正遇上我的老师王金陵教授九十五岁生日,赶忙写一篇短文,回忆王老师对我的教导,以兹祝寿。  相似文献   
130.
4.抗逆性鉴定(1) 耐寒和耐霜:一般认为大豆授精和荚形成所需要的最低温度是15℃,Hume等(1981)进行低温下结荚的研究,测定00到Ⅲ组若干品系荚形成的临界温度。试验在室内控制条件下进行,Woodworth、Harcor、Dawn、Salutl、SalutA和Hodgson白天/夜间温度低于15/15℃不能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