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52篇 |
免费 | 57篇 |
国内免费 | 194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68篇 |
农学 | 216篇 |
基础科学 | 140篇 |
159篇 | |
综合类 | 1646篇 |
农作物 | 172篇 |
水产渔业 | 256篇 |
畜牧兽医 | 975篇 |
园艺 | 387篇 |
植物保护 | 8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篇 |
2023年 | 80篇 |
2022年 | 99篇 |
2021年 | 139篇 |
2020年 | 99篇 |
2019年 | 151篇 |
2018年 | 147篇 |
2017年 | 86篇 |
2016年 | 110篇 |
2015年 | 127篇 |
2014年 | 223篇 |
2013年 | 172篇 |
2012年 | 207篇 |
2011年 | 241篇 |
2010年 | 242篇 |
2009年 | 207篇 |
2008年 | 202篇 |
2007年 | 190篇 |
2006年 | 191篇 |
2005年 | 120篇 |
2004年 | 123篇 |
2003年 | 128篇 |
2002年 | 114篇 |
2001年 | 97篇 |
2000年 | 77篇 |
1999年 | 73篇 |
1998年 | 87篇 |
1997年 | 69篇 |
1996年 | 61篇 |
1995年 | 68篇 |
1994年 | 59篇 |
1993年 | 61篇 |
1992年 | 61篇 |
1991年 | 37篇 |
1990年 | 38篇 |
1989年 | 32篇 |
1988年 | 25篇 |
1987年 | 21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17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18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4篇 |
1976年 | 4篇 |
1963年 | 3篇 |
1958年 | 3篇 |
1957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93.
结球甘蓝属半耐寒性蔬菜 ,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 ,在淮河及其以南地区可进行露地越冬栽培 ,但在华北地区因冬季温度过低 ,无法进行自然露地越冬栽培。近年来 ,笔者选用不同品种在不同播期进行栽培试验 ,旨在确定露地越冬栽培甘蓝的适宜品种及播期 ,并总结出相应的栽培技术。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 冬冠 1号、8398种子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提供 ,京丰 1号、8132种子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提供。1.2 试验方法 本试验在山东农业大学实习农场进行。于 2 0 0 0年 7月 15日、7月 2 5日、8月 5日分期播种育苗 ,分别于 8月 30日… 相似文献
94.
【目的】比较部分鸢尾属观赏植物对夏季及冬季不同浓度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能力。【方法】通过温室静态水培实验和人工湿地动态流水实验研究了花菖蒲(Iris ensata var.hortensis)、黄菖蒲(I.pseudacorus)、路易斯安那鸢尾(Louisiana iris)、红籽鸢尾(I.foetidissima)、鸢尾(I.tectorum)和蝴蝶花(I.japonica)6种鸢尾属观赏植物对夏季不同浓度富营养化水体以及路易斯安那鸢尾(Louisiana iris)、红籽鸢尾(I.foetidissima)、德国鸢尾(I.germanica)和蝴蝶花(I.japonica)4种常绿鸢尾属植物对冬季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黄菖蒲、花菖蒲和路易斯安那鸢尾对夏季富营养化水体TN、TP的去除量与不同浓度富营养化水体TN、TP含量呈正相关,显著降低了水体TN、TP含量,另外,对降低水体COD含量也基本上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其中,供试植物中黄菖蒲对水体的净化效果最好,在高浓度富营养化水体中其对TN、TP的去除率分别高达95.5%和93.1%,因此最适合作为夏季水体净化材料;其次为花菖蒲和路易斯安那鸢尾;红籽鸢尾、鸢尾和蝴蝶花因在夏季富营养化水体中生长不良均不适宜于作为夏季富营养化水体净化。冬季供试鸢尾属植物中对水体TN、TP净化效果最佳的为路易斯安那鸢尾,其对TN净化效果显著(P0.05),种植20 d后水体TN含量为0.925 mg/L,去除率为92.1%,达国家Ⅲ类水质标准(TN≤1 mg/L),水体TP去除率达91.6%;红籽鸢尾、德国鸢尾和蝴蝶花对水体净化效果相对较弱。冬季人工湿地动态流水净化模拟试验研究也表明:路易斯安那鸢尾净化效果最好,其TN去除率为46.0%~67.8%,TP去除率为54.3%~67.9%;红籽鸢尾TN去除率为39.5%~55.9%,TP去除率为28.6%~52.5%。【结论】供试植物中黄菖蒲对夏季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最好,路易斯安那鸢尾对冬季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5.
本试验在水温17±1℃的条件下,采用半静态式生物毒性试验方法,探讨了氟离子(F-)对西伯利亚鲟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00~600 mg/L氟暴露会导致胚胎孵化延迟,氟暴露组半数孵化时间(MHT)比对照组推迟9~22 h。氟暴露同时导致胚胎死亡率显著增加(P<0.05),出膜仔鱼活力减弱、存活时间缩短、畸形率显著升高(P<0.05),出现卵黄囊畸形、脊椎畸形、眼部充血等畸形症状。试验得出F-致西伯利亚鲟胚胎144 h半致死浓度(LC50)为447.61 mg/L,孵化安全浓度(SC)为4.48 mg/L,导致仔鱼畸形的半数效应浓度(EC50)为536 mg/L。氟对西伯利亚鲟胚胎的安全质量浓度低于我国部分高氟地区地下水、地表水及人为氟污染水域中氟含量,提示天然水体中氟可能会对鱼类胚胎产生负面影响,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6.
随着水产品养殖密度的不断提高,单独使用传统的叶轮式或水车式增氧机已经不能满足养殖池塘的立体增氧要求。而底充式管道增氧技术的出现,恰恰能满足池塘立体增氧的需求。它还能有效改善养殖环境、提高养殖对象成活率、降低发病率、降低能耗和饲料成本,显著增加产量和经济效益,被认为是一项节能、高效、生态型的实用技术。它有以下4个显著优点。 相似文献
98.
施氏鲟幼鱼摄食和生长的最适水温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实验用施氏鲟(AcipenserschrenckiiBrandt)幼鱼为黑龙江捕获的野生亲本经人工繁殖、培育所得,8月龄,体长(32 63±1 80)cm,实验周期35d。实验设计了4个水温处理组,实验水温分别为17℃、20℃、23℃和26℃,实验观察到,生活在不同水温环境中的幼鱼表现出不同的生长特性,养殖在23℃温度环境中的施氏鲟幼鱼的生长速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幼鱼,水温对施氏鲟的特定生长率(SGR)、日增重(DWG)、食物转化率(FCR)和摄食率(FR)有着显著的影响。这些参数与水温(T)之间的相关关系可用二次回归曲线来描述,生长率与水温的回归方程式为:SGR=-12 933+1 418T+(-0 033)T2,摄食率与水温的关系式为:FR=-5 324+0 719T+(-0 016)T2。根据回归方程,求得施氏鲟幼鱼的最适生长水温为21 53℃,最大摄食率的水温为22 33℃。结论认为,施氏鲟在水温17~26℃都可摄食生长,但在20℃时最适宜;同时证实,施氏鲟最适生长温度要低于其最适摄食温度。 相似文献
99.
贝毒素的研究现状及产生源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中有毒藻类的爆发性增殖或通过在鱼、虾、贝类等海洋生物体内的蓄积会产生一些有毒的活性高分子化合物即海洋生物毒素(marine toxins),其中,目前危害较大的是贝毒素。贝毒危害具有突发性和广泛性,由于其毒性大、反应快、无适宜解毒剂,给防治带来了许多困难,因此,开展贝毒研究对确保水产品及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