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8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26篇
园艺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冀张薯13号’是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以‘3号’为母本,‘丰收白’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2013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薯2013001号。该品种为中晚熟加工型品种,2010~2011年参加河北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 678 kg/667 m2,比对照‘夏坡蒂’平均增产29.24%。该品种适于河北省张家口和承德等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42.
不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冀张薯8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冀张薯8号为材料,采用相同行距、不同株距种植,研究不同密度(37500、52500、67500、82500株/hm2)对马铃薯株高、SPAD值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处理的马铃薯株高在盛花期前的增长量基本一致,但在终花期后,52500株/hm2密度下的马铃薯株高增长量最小;在盛花期前,随着密度增加叶片SPAD值逐渐升高,达峰值后呈下降趋势,在成熟期,52500株/hm2密度下的SPAD值最低;收获后测产,52 500株/hm2密度下马铃薯结薯数和大薯数均最多,且商品率最高,与其他种植密度相比可提高马铃薯的总产量和商品薯率,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3.
不同生物激活素对马铃薯结薯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生物激活素对马铃薯增产提质方面的应用效果,选用爱诺森、科力富两种生物激活素,采用基施和现蕾期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了对马铃薯冀张薯8号结薯情况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爱诺森对马铃薯的增产效果优于科力富,而高浓度爱诺森的增产效果优于低浓度。商品薯率与之相反,高浓度爱诺森的商品薯率低于低浓度。基施对马铃薯单株结薯的影响优于现蕾期喷施,其中爱诺森施用效果优于科力富。  相似文献   
44.
马铃薯新品种——冀张薯8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恢  尹江  张希近 《中国马铃薯》2007,21(3):192-192
<正>1选育过程1990年由河北省高寒作物研究所从国际马铃薯中心引进杂交组合720087×X4.4的实生种子,当年进行实生苗培育,编号坝90-2-10,1991~1992年入选种圃,1993~1995年进行鉴定圃试验,1996年进行品种预备试验,1997~1998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04~2005年参加国家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2005年进行国家马铃薯品种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45.
马铃薯抗病毒育种的病毒累积再侵染动态评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植物病毒流行学和植物免疫学的原理出发, 以病毒累积再侵染速度均值和病情指数增长百分率均值的乘积作为可动性水平抗性指标, 经济性状递变百分率的代数和为参考值, 对76 5 224 等4 份材料进行系统的病毒累积再侵染动态跟踪评判, 为今后抗病毒育种早期优质素材系统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6.
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综合分析了1989~1991年全国裸燕麦(Avena unda.L)旱地品种区域联合试验9份供试材料。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以667m^2产量、丰产素质为主,包括抗病性、抗旱性在内的综合性状优于对照冀张莜一号的材料有品6号、五燕6号,综合评价达到优良或较好标准,其综合指标值分别比对照品种增加29.28%和23.42%。其余材料与对照缃当或者略差于对照。  相似文献   
47.
在适宜的病毒侵染条件下 ,对将PLRV抗性引入高度抗PVX、PVY的CIP家系群体 ,经 1998~ 2 0 0 0年大田暴露试验 ,在我国首次进行了PLRV抗性分离、薯块形成评价和单株筛选鉴定 ;同时通过亲本在PLRV抗性、产量构成因素方面的方差分析和一般配合力测定 ,表明后代对PL RV的抗性主要来源于母本 ,产量构成因素则决定于双亲  相似文献   
48.
冀西北高寒半干旱地区美国椒样薄荷越冬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9.
高寒半干旱区美国椒样薄荷越冬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0.
滇池流域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骏  阚丹妤  沙敏  尹江  杨志勇  王飞  杨云丽  宋升治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782-11783,11807
选用云南松、华山松、云南油杉、旱冬瓜、川滇桤木、滇青冈、麻栎、冬樱花、球花石楠、黄连木、三角枫、藏柏、墨西哥柏、滇合欢、刺槐、清香木、火棘、车桑子、马桑、苦刺、金银花、野蔷薇、地石榴23种乔、灌、藤树种,2年苗龄容器苗,按照乔-灌-藤点状不规则混交模式,并采取大穴深栽、适当密植、客土、滴灌、树盘覆盖等技术提高造林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