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94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71.
5种生长方程在2种藤林生长模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广西大青山单叶省藤和黄藤人工林多年固定样地调查和采收资料,选择Richards、Korf、Logistic、Gompertz和Mitscherlich等5种理论生长方程,分别建立藤林母茎长、萌茎长和萌蘖数与年龄的相关关系,并对拟合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除Mitscherlich方程拟合单叶省藤萌茎长时相关指数小于0.90外,其它方程拟合的相关指数均高于0.92;Korf和Rich-ards方程的拟合最高,Gompertz方程次之,而Logistic和Mitscherlich方程的拟合效果最差;与Richards方程相比,Korf方程更能准确描述单叶省藤和黄藤林分的生长特性,更适合于建立单叶省藤和黄藤人工林的生长模型。  相似文献   
72.
海南岛棕榈藤生产消费系统个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岛是我国原藤的主要来源.本文通过对农户、采购商、制造商和政府官员的半结构化访问以及实地观察和收集资料等方式收集海南岛棕榈藤业的信息,得到如下结果:1)海南岛天然棕榈藤可采资源储量超过25×10^6 公斤,但实际每年产量仅2×10^6公斤;2)海南2000-2005年人工种植的棕榈藤资源达1万公顷,主要以黄藤为主,其次是白藤和单叶省藤,但目前还未投产;3)海南省藤加工业利用的本地棕榈藤种类主要是黄藤、白藤、大白藤和单叶省藤,国外原藤种类有杜尔智、巴丹和沙藤,虽然国外藤种用量有所上升,但仍以本地藤种为主.4)在海南,大宗原藤视同木材,必须办理运输证,同时必须缴纳育林基金;5)构建出海南棕榈藤业的生产消费系统流程.根据上述结果,作者最后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73.
藤类人工林经济效益评价*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析了白藤、单叶省藤和红藤人工林的投入与产出。利用经济效益动态评价方法,采用净现值、净现值率、内部收益率三个动态指标及收益成本比、投资回收期两个静态指标进行藤林的经济效益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在25年的经营期内,三种藤林的净现值及内部收益率分别达到3 494.63、4 657.72、16 785.12元/ha和25.95%、21.20%、28.71%;收益成本比和投资回收期分别为1.71、2.13、4.77和5.5、10.3、10.2年。经济效益高低依次为:红藤林>单叶省藤林>白藤林。经营这三种藤林在财务上不仅是可行的,而且还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74.
藤茎嫩梢的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75.
黄藤生态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热带山地雨林、热带常绿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黄藤天然分布的主要植被类型,在热带山地雨林和季雨林的不同林型中,黄藤分布密度变化大,10-1700株/hm^2;黄藤为强萌蘖丛生植物,1-3年生幼藤生长缓慢,3年生植株生长加快,茎长生长量大于1.0m/a,4-5a开花结果;藤丛由茎长不一的异龄植株所组成,不同长度级的株数分配及其茎长占藤丛总株数的比例具有一定规律:各长度级的藤株数量随长度级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76.
藤文化浅析     
自古以来,藤以其广泛的实用价值和独有的魅力深受人们的喜爱,并在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画卷中绘上了浓墨重彩。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拓展藤产业和贸易,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文中概述了藤类的地理分布、植物分类、材料特性,力求循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详尽介绍我国各民族的藤类利用水平,分析我国藤产业与商品贸易的沿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77.
海南尖峰岭油楠树脂油的主要理化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海南尖峰岭油楠为研究对象,通过树干基部钻孔每个月定期收集树脂油,测定6份不同油样的16项理化指标,综合评价油楠树脂油不同样品间理化特性的变异及其关联。结果表明:树脂油的凝点、闭口闪点、馏程、总热值、净热值、碘值、硫含量和铜片腐蚀等理化指标比较稳定,受产油单株影响较弱,除铜片腐蚀为Ia外,其他7个指标变化范围分别为-27~-36℃,114~124℃,248~345℃,42~43MJ·kg-1,40~41MJ·kg-1,118~131gI2·(100g)-1,0.0005%~0.0093%;树脂油密度、运动黏度、冷滤点、水分、灰分、机械杂质、酸值、10%蒸余物残炭和十六烷指数在不同样品间产生显著变异,并与产油单株紧密关联,其变化幅度为812~957kg·m-3,24~48mm2·s-1,12~28℃,0.03%~2.74%,0.008%~0.055%,0~0.060%,0.35~2.23mgKOH·g-1,0.42%~5.46%和25~64;10%蒸余物残炭与闪点存在显著负相关,与碘值、灰分和冷滤点存在显著正相关,密度与运动粘度和机械杂质呈显著正相关、与十六烷指数呈显著负相关,这表明10%蒸余物残炭和密度是树脂...  相似文献   
78.
蛇皮果高空压条繁殖技术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压条日期、母株年龄和ABT1号生根粉浓度对压条生根的影响,以确定不同压条日期或母株年龄蛇皮果高空压条适宜的ABT1号生根粉浓度,从而进一步优化蛇皮果高空压条繁殖技术体系.分别于4月、8月和12月在3 ~17年生蛇皮果林地涂施不同浓度的ABT1号生根粉溶液压条,4个月后统计压条生根情况.结果表明:4月中旬压条生根效果显著优于8月中旬和12月中旬压条.3年生蛇皮果生根效果较差,且开花率不到50%,不适宜压条,蛇皮果高空压条应选择4年生以上母株.压条生根效果随ABT1号生根粉浓度基本上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蛇皮果高空压条最适宜的ABT1号生根粉浓度为750 mg/L.压条最佳ABT1号生根粉浓度很少受压条日期和母株年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79.
为了解从化市石门国家森林公园不同海拔或坡向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以为森林公园景观改造、生态系统承载力提高、生态修复提供理论知识,对分散于森林公园的海拔或坡向不同的30块样地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海拔林地生物多样性较高,低海拔和高海拔林地生物多样性均较低,尤其是乔木层和下木层Ⅰ,其生物多样性分别在960 m和900 m达到峰值;坡向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表现为:阴坡>半阳坡>阳坡;公园内生物多样性受到人为干扰,总体上人为干扰随海拔上升而下降,但由于旅游开发和观光,海拔900 m以下林区受到人为干扰程度与海拔关系不大;森林郁闭度、人为干扰程度随海拔变化的趋势相似,石门森林公园森林郁闭度可以作为评价人为干扰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80.
研究了插穗来源、留叶方式、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种类与质量浓度、基质和叶面施肥等5个因素对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插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1年生幼苗茎干与大树萌条均适宜作为米老排插穗的材料,幼苗插穗生根率为81.7%,萌条插穗生根率为81.3%。枝条不适宜作为扦插材料,5年生幼树1年生枝条生根率为5.0%。留叶方式以留1片叶生根效果最好,其生根率为78.0%。留1/2叶处理为66.0%,而不留叶对照生根率为0。2 000 mg·L-1的ABT1号10 s速蘸处理为最佳处理方式。蛭石、红土中插穗生根率最高,达84.0%;泥炭中最长不定根长度最大,为(9.9 ± 1.0) cm;砂中不定根数量最多,为(22.3 ± 2.7)条。叶面施肥处理生根率为78.0%,对照为52.0%。综上所述,选用1年生幼苗茎干和大树萌条为插穗,插穗保留1片叶,用2 000 mg·L-1的ABT1号速蘸10 s,以蛭石或红土为基质,每日喷施质量分数为1%的普罗丹复合肥,可获得80.0%以上的生根率。表8参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